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蚕蛹筛选装置,所述筛选装置包括支架、连接在所述支架上的轴承座、配合连接所述轴承座的两根轴、固定在所述轴上的皮带轮、皮带,所述两根轴平行并排安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轴通过所述轴承座固定所述两根轴,所述皮带轮固定在所述轴上,所述皮带连接所述两根轴上的皮带轮,所述轴之间的皮带形成琴弦状,两根皮带的间距逐渐增大。该装置能自动批量的分选蚕蛹雌雄,效率高,能节省大量的人工;装置使用的材料都是一些市场上常见的材料,又便宜,造价便宜,成本低,推广容易;装置简单实用,维护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蚕蛹筛选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蚕蛹筛选装置。
技术介绍
在蚕茧制种过程中,要先把蚕蛹分选出雌雄,分开来,待蚕蛹基本上都变成蚕蛾后,再集中把雌蚕蛾和雄蚕蛾放一起进行交配,交配完,取走雄蚕蛾,留下雌蚕蛾下蚕蛋。在上述的的工序中,有一个关键工序就是把雌雄蚕蛹区分开来。目前蚕种场都是用人工进行鉴蛹,需要工作人员一个个拿起蚕蛹,放到光线较强的地方,仔细查看蚕蛹尾部,如果蚕蛹尾部有一个类似“X”图形就为雌蚕蛹,没有类似“X”图形就为雄蚕蛹。这种人工分选的方式每人每次只能分选一颗蚕蛹,而蚕茧制种是一个时间短、量大的工作,蚕种场在这个时间段往往需要雇请大量的临时工来分选蚕蛹。而在城镇人口大量流入城市务工的今天,很难雇请到那么多的临时工,且费用也高。所以用人工进行分选蚕蛹,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成本高。茧丝绸行业是我国的传统产业,在国家经济建设、增加农民收入和劳动就业、扩大出口创汇、丰富国内市场、增加财政收入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市场对蚕茧的需求也越来越多,进而对蚕种配种的工作效率、品质提出了高要求。迫切需要研发一种简单实用、便宜和能自动批量分选蚕蛹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蚕蛹筛选装置,取代人工分选蚕蛹,实现自动批量分选蚕蛹。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蚕蛹筛选装置,所述筛选装置包括支架、连接在所述支架上的轴承座、配合连接所述轴承座的两根轴、固定在所述轴上的皮带轮、皮带,所述两根轴平行并排安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轴通过所述轴承座固定所述两根轴,所述皮带轮固定在所述轴上,所述皮带连接所述两根轴上的皮带轮,所述轴之间的皮带形成琴弦状,两根皮带的间距逐渐增大。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蚕蛹筛选装置还包括蚕蛹拨正装置,所述蚕蛹拨正装置包括垂直架设在所述皮带上方的横梁和连接所述横梁的羽毛,所述羽毛位于皮带的正上方并不接触所述皮带。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筛选装置还包括进料口,所述进料口设置在所述皮带间距较小一端。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筛选装置还包括多个下蛹斗,所述下蛹斗的个数可根据对蚕蛹选择的不同设置不同的个数,所述下蛹斗设置在所述皮带下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筛选装置还包括出蛹斗,所述出蛹斗设置在所述皮带间距较大一端的下方。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能自动批量的分选蚕蛹雌雄,效率高,能节省大量的人工;装置使用的材料都是一些市场上常见的材料,又便宜,造价便宜,成本低,推广容易;装置简单实用,维护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蚕蛹筛选装置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搭建一个长1.2米、宽0.4米、高0.8米的长方形框架支架1。在长方形框架的横梁上安装4个轴承座4,所述轴承座4对称安装。所述轴承座4上安装2条轴,2条轴之间的间距是0.9米。每条轴上安装10个皮带轮,皮带轮之间的间距分别为6mm和10mm。对称的皮带轮之间装上皮带6,共10条皮带6。形成10条皮带6开口装铺开,皮带6间距为6mm相对窄的一端为进蛹区,皮带6间距从6mm到10mm,是逐步增大的,该区域为分选区,电机驱动皮带6,皮带6从进蛹区往分选区行驶。蚕蛹从料斗掉下,落在进蛹区上的皮带6上,皮带6拖着蚕蛹进入分选区,拖着蚕蛹的皮带6间距慢慢增大,蚕蛹从间距小的一端走到间距大的一端,体型小的雄性蚕蛹将在分选区的前端从皮带6上掉下,掉进雄性分选箱里,体型大的雌性蚕蛹继续往前行驶,走到分选区后端从皮带6上掉下,掉进雌性分选箱里,到达分选蚕蛹雌雄的目的。蚕蛹外形宽度在6mm到10mm之间,而长度几乎都在10mm以上,如果蚕蛹是横着摆在上述皮带6上,将造成由于蚕蛹的长度大于皮带6间距,无法正确分选出蚕蛹的雌雄。为解决这个问题,本专利提出一个拨正装置5的解决方案。上述的拨正装置5为:在进蛹区与分选区的分界线上两边的横梁上安装2个支架,带动支架固定着一块夹板,夹板跨在10条皮带6上面,夹板夹着10支羽毛,一支羽毛对应一条皮带6,置于皮带6的正上方,羽毛尾部与皮带6有一段小距离,不触碰皮带6,不影响皮带6的转动。该装置的作用在于,当蚕蛹从进蛹区进到分选区的时候,由于羽毛的阻挡作用,使那些横着的蚕蛹被羽毛拨正,横着的蚕蛹被拨正为与皮带6同方向,从而保证进入分选区的每颗蚕蛹都是与皮带6同方向,避免了因为蚕蛹横向造成的误差,确保了分选的精度。形框架1的横梁上安装4个轴承座4,轴承座对称安装。轴承座上安装2条轴承,2条轴承之间的间距是0.9米。每条轴承上安装10个皮带轮,皮带轮之间的间距分别为6mm和10mm。对称的皮带轮之间装上皮带6,共10条皮带6。在皮带6上方安装拨正装置5,拨正装置5前方为进蛹区3,进蛹区3上方安装一个进料斗2,拨正装置5前后方为分选区。第一下蛹斗7、第二下蛹斗8、第三下蛹斗9和第四下蛹斗10用于接住从皮带6上掉下的蚕蛹。工作流程为:电机驱动皮带6转动,人工往进料斗2倒蚕蛹,蚕蛹从进料斗2滑入进蛹区3,经过拨正装置5,横着的蚕蛹被拨正,一颗颗蚕蛹与皮带6同向进入分选区。体型比较小的雄性蚕蛹首先从皮带6上掉下,落入第一下蛹斗7,这部分蚕蛹几乎都是雄性蚕蛹;一部分蚕蛹在皮带6中间部分掉下,落入第二下蛹斗8,这部分蚕蛹有雄性蚕蛹,也有雌性蚕蛹,需要人工二次分选;剩余蚕蛹在皮带6的后部及尾部掉下,落入第三下蛹斗9和第四下蛹斗10,这部分蚕蛹几乎都是雌性蚕蛹。实验得出:该装置能分选出35%左右的雄性蚕蛹和35%左右的雌性蚕蛹,大约有30%的蚕蛹无法分选出。可以得出该装置的分选率为70%的值。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蚕蛹筛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筛选装置包括支架、连接在所述支架上的轴承座、配合连接所述轴承座的两根轴、固定在所述轴上的皮带轮、皮带,所述两根轴平行并排安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轴通过所述轴承座固定所述两根轴,所述皮带轮固定在所述轴上,所述皮带连接所述两根轴上的皮带轮,所述轴之间的皮带形成琴弦状,两根皮带的间距逐渐增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蚕蛹筛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搭建一个长1.2米、宽0.4米、高0.8米的长方形框架支架;在长方形框架的横梁上安装4个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对称安装;所述轴承座上安装2条轴,2条轴之间的间距是0.9米;每条轴上安装10个皮带轮,皮带轮之间的间距分别为6mm和10mm;对称的皮带轮之间装上皮带,共10条皮带;形成10条皮带开口状铺开,皮带间距为6mm相对窄的一端为进蛹区,皮带间距从6mm到10mm,是逐步增大的,该区域为分选区,电机驱动皮带,皮带从进蛹区往分选区行驶;蚕蛹从料斗掉下,落在进蛹区上的皮带上,皮带拖着蚕蛹进入分选区,拖着蚕蛹的皮带间距慢慢增大,蚕蛹从间距小的一端走到间距大的一端,体型小的雄性蚕蛹将在分选区的前端从皮带上掉下,掉进雄性分选箱里,体型大的雌性蚕蛹继续往前行驶,走到分选区后端从皮带上掉下,掉进雌性分选箱里,到达分选蚕蛹雌雄的目的;拨正装置为:在进蛹区与分选区的分界线上两边的横梁上安装2个支架,2个支架固定着一块夹板,夹板跨在10条皮带上面,夹板夹着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承孝,覃耀冠,吴铁驹,李冬艳,龙华敏,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市自动化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