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加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136601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30 19:57
一种自动加液装置,涉及加液装置,解决现有装置适用范围狭窄的问题,本装置包含:储液系统,设有储液腔,一端为出液口,另一端为进气口,近进气口设有加液口,腔内设有数个变径口;加热系统,由安装在储液腔外壁上的数个电加热带组成;动力系统,其结构:一根耐压管,一端通过进气阀门与惰性气体或压缩空气源连接,另一端通过过滤器连接出气阀门的,出气阀门的另一端连接储液腔的进气口,进入腔内的气体将腔内流体或液体压向出液口;喷淋系统,设有喷洒头,喷洒头通过金属软管与储液系统的出液口连接。本装置可进行连续性和间歇性加液;储液腔带电加热,可适用于高粘度液体或流体的罐装;装置便于组装、携带及维修,扩大了装置的适用场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加液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液装置,尤其是指一种可实现连续性和间隙性加液的自动加液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自动加液器有很多,有恒位式的,旋转式的,容积式的等等,但这些自动加液器有一个共同缺点:适用范围狭窄,使用条件苛刻且不能盛装高粘度的液体或流体。如,中国专利“恒位自动加液器”(CN1101727A),此种无辅助力加液器,只有和所需加液的设备相连通后才能实现自动加液,对于某些设备只需某个非接触环节加注润滑油或冷却剂的场合就不适用;中国专利“可旋转自动加液器”(CN202903812U),仅适用于模拟微重力效应试验的场合,且是封闭的,不易检修;中国专利“容积式自动加液器”(CN02224623.1),其是依靠流体动力来实现自动化加液,对于高粘度流体,就不适用了;又如中国专利“自动加液器”(CN201963528U)及中国专利“自动加液器”(CN2120108U),其对安装环境有特殊要求,且装置各组成部件比较精密,造价高,对注入其内的液体或流体的选择性比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自动加液装置适用范围狭窄,使用条件苛刻且不能盛装高粘度液体或流体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自动加液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加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储液系统(1),设有一个储液腔(1‑1),其一端为出液口,另一端为进气口,在近进气口的储液腔(1‑1)上设有加液口(1‑3),加液口(1‑3)与储液腔(1‑1)之间设有一个加液阀门(1‑4),所述储液腔(1‑1)内设有数个变径口;加热系统(2),由安装在储液腔(1‑1)腔外壁上的数个电加热带(2‑2)组成,数个电加热带(2‑2)通过信号线(2‑3)连接一个与电源相连的变压器(2‑4),对储液腔(1‑1)进行加热;动力系统(3),是提供干燥、洁净和具有流速的气体的系统,其结构:一根耐压管(3‑1),一端通过进气阀门(3‑5)与惰性气体或压缩空气源连接,另一端通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加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储液系统(1),设有一个储液腔(1-1),其一端为出液口,另一端为进气口,在近进气口的储液腔(1-1)上设有加液口(1-3),加液口(1-3)与储液腔(1-1)之间设有一个加液阀门(1-4),所述储液腔(1-1)内设有数个变径口;加热系统(2),由安装在储液腔(1-1)腔外壁上的数个电加热带(2-2)组成,数个电加热带(2-2)通过信号线(2-3)连接一个与电源相连的变压器(2-4),对储液腔(1-1)进行加热;动力系统(3),是提供干燥、洁净和具有流速的气体的系统,其结构:一根耐压管(3-1),一端通过进气阀门(3-5)与惰性气体或压缩空气源连接,另一端通过过滤器(3-4)连接出气阀门(3-6)的一端,出气阀门(3-6)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储液腔(1-1)的进气口,进入腔内的气体将腔内流体压向出液口,耐压管(3-1)上设有一个转子流量计(3-3)及一个干燥管(3-2);喷淋系统(4),设有喷洒头(4-1),喷洒头(4-1)通过金属软管(4-2)与储液系统(1)的出液口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加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腔(1-1)是一端为尖端另一端为平端,中间突出个半球体状的圆柱形腔,其中尖端为出液口,平端为进气口。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天祥单长春彭友山张秀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宝钢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