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塞式喷管及具有其的飞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34643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30 15: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塞式喷管及具有其的飞行器。所述塞式喷管包括本体,第一锥体其固定设置在本体的内部;第一转子以及第二转子;本体、第一转子、第二转子、第一锥体以及锥尾部之间形成一空间,第一转子、第二转子分别与本体之间形成喉道,且喉道的面积能够根据第一转子及第二转子的形状而变化;滑块,其设置在空间内,用于接收外接气源提供的高压气体,并通过高压气体的推动从而带动第一转子以及第二转子转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塞式喷管,第一转子以及第二转子转动时,喉道的面积能够根据第一转子及第二转子的形状而变化。采用这种结构,能够通过改变喉道面积的方式进而使得飞机在上升过程中的推力可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飞行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塞式喷管及具有其的飞行器
技术介绍
名词解释: 加力,发动机在短时间内推力超过最大工作状态的过程。发动机加力可缩短飞机 起飞滑跑距离。军用机在作战时可借以增大飞行速度、爬升率和机动性。发动机靠增大排 气流量和排气速度来实现加力。 飞机的发展导致发动机的工作包线范围非常宽广,喷管工作的落压比能达到几十 甚至上百,并且在上升过程中需要开加力,由于在上升过程中需要开加力,从而需要喷管喉 道面积可调,以使发动机给予飞机的的推力通过调节喉道的面积的方式来调节。 塞式喷管具有外膨胀作用,能满足宽广的落压比范围内喷管气动性能良好,并且 能遮挡发动机高温部件,具有红外隐身作用,但是,在现有技术中,航空发动机的塞式喷管 结构固定,无法满足发动机在状态变化时需要喉道面积可调的要求。 因此,希望有一种技术方案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塞式喷管修补方法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中 的至少一个上述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塞式喷管,所述塞式喷管包括:本体,所述本体 的一端呈箱型,并与发动机管道连通,用于接收发动机所产生的压力气体,所述本体自该端 向另一端方向渐缩,形成锥尾部,所述压力气体自所述本体的箱型的一端向所述锥尾部运 动,并自所述锥尾部与本体呈箱型的一端之间的空隙排出;第一锥体,所述第一锥体固定 设置在所述本体的箱型的一端内部,将所述压力气体分流;第一转子以及第二转子,所述 第一转子与所述第二转子设置在所述第一锥体与所述锥尾部之间,并分别与所述本体枢转 连接,所述第一转子与所述第二转子相对设置,且所述本体、第一转子、第二转子、第一锥体 以及锥尾部之间形成一空间,所述第一转子、第二转子分别与所述本体之间形成用于使所 述发动机所产生的压力气体通过的喉道,且所述第一转子以及第二转子转动时,所述喉道 的面积能够根据所述第一转子及所述第二转子的形状而变化;滑块,所述滑块设置在所述 空间内,所述滑块分别与所述第一转子以及所述第二转子传动连接,用于带动所述第一转 子和第二转子转动,所述滑块与所述锥尾部连接,且能够相对于所述锥尾部滑动,所述滑块 (6)上设置有气体管道,用于与外接气源连通;其中,所述滑块用于接收所述外接气源所提 供的高压气体,并通过该高压气体的推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一转子以及第二转子转动。 优选地,所述本体的箱型的一端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以及第四侧 板,其中,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三侧板与所述第四侧板相对设 置,所述第一侧板相对于所述第二侧板的一侧上设置有第一壁板、所述第二侧板相对于所 述第一侧板的一侧上设置有第二壁板;其中,所述第一壁板与所述第二壁板用于与所述发 动机管道连通。 优选地,所述第三侧板以及所述第四侧板之间设置有第一转轴以及第二转轴,且 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自所述第三侧板向所述第四侧板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其 中,所述第一转轴穿过所述第一转子,使所述第一转子能够绕所述第一转轴旋转;所述第二 转轴穿过所述第二转子,使所述第二转子能够绕所述第二转轴旋转。 优选地,所述滑块近所述第一转子的一侧设置有滑块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转子上 设置有第一转子连杆,所述滑块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一转子连杆相互枢转连接;所述滑块近 所述第二转子的一侧设置有滑块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转子上设置有第二转子连杆,所述滑 块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二转子连杆相互枢转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锥体具有第一锥体第一端以及第一锥体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一 锥体第一端近所述本体与排气口连通的一侧,所述第一锥体第二端远离该侧;所述锥尾部 具有锥尾第一端以及锥尾第二端,所述锥尾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锥体第二端相对。 优选地,所述第一转子设置在所述第一锥体第二端与所述锥尾第一端之间,且所 述第一转子近所述第一锥体第二端的一侧与所述第一锥体第二端贴合,所述第一转子近所 述锥尾第一端的一侧与所述锥尾第一端贴合;所述第二转子设置在所述第一锥体第二端与 所述锥尾第一端之间,且所述第二转子近所述第一锥体第二端的一侧与所述第一锥体第二 端贴合,所述第二转子近所述锥尾第一端的一侧与所述锥尾第一端贴合。 优选地,所述锥尾部向所述第一锥体方向延伸,形成连接部,所述滑块与所述锥尾 部相对的一侧向所述锥尾部方向延伸,形成容纳部,所述容纳部中空,所述容纳部能够容纳 所述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容纳部相互配合,使所述滑块能够相对于所述锥尾部滑动。 优选地,所述容纳部上设置有沿所述容纳部轴向延伸的通槽,所述连接部上设置 有销轴,所述销轴穿过所述通槽,使所述容纳部与所述连接部连接,并使所述容纳部与所述 连接部能够相对滑动。 优选地,所述第三侧板以及第四侧板中空,用于容置冷却管道;所述第一转子、第 二转子以及第一锥体内部中空;其中,所述冷却管道的一端连接外接冷气源,另一端分别 伸入至第一转子、第二转子以及第一锥体的中空内部,用于将外接冷气源所提供的冷气传 输给所述第一转子、第二转子以及第一锥体,用以冷却所述第一转子、第二转子以及第一锥 体。 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飞行器,所述飞行器具有如上所述的发动机排气系统。 在本专利技术的塞式喷管中,第一转子以及第二转子分别与本体形成用于使发动机所 产生的压力气体通过的喉道,且第一转子以及第二转子转动时,喉道的面积能够根据第一 转子及第二转子的形状而变化;滑块用于带动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转动,滑块用于接收外 接气源所提供的高压气体,并通过该高压气体的推动,从而相对锥尾部滑动,通过滑块的滑 动带动第一转子以及第二转子转动。采用这种结构,能够通过改变喉道面积的方式进而使 得飞机在上升过程中的推力可调。【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塞式喷管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塞式喷管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 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 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 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 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 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下 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 "右"、"竖直"、"水平"、"顶"、"底" "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 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 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 限制。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塞式喷管包括本体、第一锥体、第一转子、第二转子以及滑块,其中, 本体的一端呈箱型,并与发动机管道连通,用于接收发动机所产生的压力气体,本体自该端 向另一端方向渐缩,形成锥尾部,压力气体自本体的箱型的一端向锥尾部运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塞式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塞式喷管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的一端呈箱型,并与发动机管道连通,用于接收发动机所产生的压力气体,所述本体(1)自该端向另一端方向渐缩,形成锥尾部(3),所述压力气体自所述本体(1)的箱型的一端向所述锥尾部(3)运动,并自所述锥尾部(3)与本体(1)呈箱型的一端之间的空隙排出;第一锥体(2),所述第一锥体(2)固定设置在所述本体(1)的箱型的一端内部,将所述压力气体分流;第一转子(4)以及第二转子(5),所述第一转子(4)与所述第二转子(5)设置在所述第一锥体(2)与所述锥尾部(3)之间,并分别与所述本体(1)枢转连接,所述第一转子(4)与所述第二转子(5)相对设置,且所述本体(1)、第一转子(4)、第二转子(5)、第一锥体(2)以及锥尾部(3)之间形成一空间,所述第一转子(4)、第二转子(5)分别与所述本体(1)之间形成用于使所述发动机所产生的压力气体通过的喉道(7),且所述第一转子(4)以及第二转子(5)转动时,所述喉道(7)的面积能够根据所述第一转子(4)及所述第二转子(5)的形状而变化;滑块(6),所述滑块(6)设置在所述空间内,所述滑块(6)分别与所述第一转子(4)以及所述第二转子(5)传动连接,用于带动所述第一转子(4)和第二转子(5)转动,所述滑块(6)与所述锥尾部(3)连接,且能够相对于所述锥尾部(3)滑动,所述滑块(6)上设置有气体管道(61),用于与外接气源连通;其中,所述滑块(6)用于接收所述外接气源所提供的高压气体,并通过该高压气体的推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一转子(4)以及第二转子(5)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少丽赵春生周吉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