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路况检测车信息采集设备安装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31779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28 00: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路况检测车信息采集设备安装架,包括设置在检测车车体顶部的车顶支架,车顶支架包括两根沿车体长度方向设置的行李架,两根行李架的相向内侧均贴设有一块纵板,两块纵板之间设置有相互平行的前横架、中横架和后横架,前横架的上方设置有摄像机,中横架和后横架的中部上方均设置有竖架,两根竖架的顶部支撑有纵架,纵架自车体中部向后延伸至车体外侧,纵架的末端设置有相机位置调整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可牢固固定信息采集设备,保证测试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路况检测车,尤其涉及一种路况检测车信息采集设备安装架
技术介绍
目前的路况快速检测车主要有针对路网级检测和针对项目级检测两种定位,但由于其设备成本和使用成本较高,且需要后台较为复杂的数据处理软件及评价决策软件甚至专业团队作为支撑,很难在短期内应用于日常养护中病害的检测与诊断。市、县级公路路面病害的检测与诊断具有如下特点:1)路段长度较短,2)检测费用预算有限,3)每年多次检测,4)不定期检测,5)实时性要求高。在实践中,主要以人工方式进行检测与诊断,进而指导施工和验收施工数量和质量,很少使用多功能路况检测车来进行检测,普遍存在标准不统一、计量不准确、管理不到位等问题。路况检测车需在车辆正常行驶状态下,自动完成道路路面图像、路面形状、道路设施立体图像、平整度及道路几何参数等数据采集、分析、分类与存储,路况检测车数据采集功能的实现离不开相机、摄像机等信息采集设备,为了避免拍摄图像受光线忽明忽暗的影响,现有的路况检测车往往将信息采集设备至于车体底部,并利用车体底部的机构装置实现信息采集设备的定位,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汽车行进时卷起的灰尘、水雾等容易污染镜头,导致图像拍摄效果受限,需要不定时的清理镜头,大大降低了检测效率。此外,路况检测车上相机的安装结构大多无法满足根据实时路况对相机的安装高度进行灵活调整的需求,从而降低了信息采集的准确性。由此可见,现有技术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可牢固固定信息采集设备以保证测试准确性的路况检测车信息采集设备安装架。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路况检测车信息采集设备安装架,包括设置在检测车车体顶部的车顶支架,车顶支架包括两根沿车体长度方向设置的行李架,两根行李架的相向内侧均贴设有一块纵板,两块纵板之间设置有相互平行的前横架、中横架和后横架,前横架的上方设置有摄像机,中横架和后横架的中部上方均设置有竖架,两根竖架的顶部支撑有纵架,纵架自车体中部向后延伸至车体外侧,纵架的末端设置有相机位置调整结构,相机位置调整结构包括相机罩和定位块,相机罩内设置有相机,纵架的末端固设有支撑板,定位块安装在支撑板上且可沿支撑板上下移动,相机罩设置在定位块的前端面上且相机罩在定位块上的安装位置可调。所述安装架还包括导线槽,导线槽依次经前横架底部、其中一块纵板的根部、后横架的底部后穿过车顶到达车内。所述前横架的中部顶端安装有前基座及与前基座相连的前支架,所述摄像机安装在前支架上。所述前基座包括基座底板以及两块分别与基座底板固连的基座耳板,前支架包括摄像机定位板以及两块分别与摄像机定位板固连的支架耳板;各基座耳板的下部的相对位置处均开设有第一转轴孔,各支架耳板的上部的相对位置处均开设有第二转轴孔,前支架的下部与前基座的下部通过一根横穿第一、第二转轴孔的转轴相连;各基座耳板的上部的相对位置处均开设有圆弧槽,各支架耳板的上部的相对位置处均开设有两个并排设置的螺栓孔,前基座的上部与前支架的上部通过两根横穿螺栓孔和圆弧槽的紧固螺栓相连。所述竖架的顶部开设有用于安装纵架的安置槽,纵架的截面呈管状,且纵架上端的截面积大于其下端的截面积。所述定位块包括中心柱、底板和顶板,中心柱的底端与底板固连、顶端与顶板固连,所述中心柱的周圈设置有围板,围板与中心柱之间留有间隙,围板的底端与底板固连、顶端与顶板固连,围板的前端面上开设有第一竖向滑槽,围板的外侧面上开设有第二竖向滑槽。所述相机罩通过第一螺栓安装在定位块上,第一螺栓的螺栓头位于围板与中心柱之间的间隙内,第一螺栓的螺柱穿过第一竖向滑槽后通过紧固螺母紧固在相机罩上。所述定位块通过第二螺栓与支撑板相连,第二螺栓的螺栓头位于围板与中心柱之间的间隙内,第二螺栓的螺柱穿过第二竖向滑槽后通过紧固螺母紧固在支撑板上。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弧形孔,第二螺栓穿过弧形孔。所述定位块有两块。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结构简单,可将信息采集设备牢固的安装在车体顶部,保证了测试的准确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轴测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前基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前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前基座与前支架的装配图。图6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图7为本技术中相机位置调整结构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中定位块去除顶板后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中定位块去除顶板后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中定位块去除顶板后的另外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行李架 2、纵板 3、前横架 4、中横架 5、后横架 6、摄像机 7、竖架8、纵架 9、相机位置调整结构 91、相机罩 92、车载机架 93、支撑板 94、第二螺栓 95、弧形孔 96、底板 97、第一竖向滑槽 98、第二竖向滑槽 99、顶板 910、中心柱 911、围板 912、L型板 10、导线槽 11、前基座 111、基座底板 112、基座耳板 113、第一转轴孔 114、圆弧槽 12、前支架 121、摄像机定位板 122、支架耳板 123、第二转轴孔 124、螺栓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路况检测车信息采集设备安装架,包括设置在检测车车体顶部的车顶支架,车顶支架包括两根沿车体长度方向设置的行李架1,两根行李架1的相向内侧均贴设有一块纵板2,两块纵板2之间设置有相互平行的前横架3、中横架4和后横架5,前横架3的上方设置有摄像机6,中横架4和后横架5的中部上方均设置有竖架7,竖架7的顶部开设安置槽,安置槽内放置有纵架8,纵架8的末端设置有相机位置调整结构9,纵架8的截面呈管状,且纵架8上端的截面积大于其下端的截面积,具体来说,纵架8的上端至后横架5上方的竖架处的各部分的截面相等,纵架8从后横架5上方的竖架处至纵架8末端处的截面积逐渐减小,相机位置调整结构9包括相机罩91和定位块,相机罩91内设置有相机,纵架8的前端固设有支撑板93,定位块安装在支撑板93上且可沿支撑板93上下移动,相机罩91设置在定位块的前端面上且相机罩91在定位块上的安装位置可调;所述安装架还包括导线槽10,导线槽10依次经前横架3底部、其中一块纵板的根部、后横架5的底部后穿过车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路况检测车信息采集设备安装架,包括设置在检测车车体顶部的车顶支架,车顶支架包括两根沿车体长度方向设置的行李架,其特征在于:两根行李架的相向内侧均贴设有一块纵板,两块纵板之间设置有相互平行的前横架、中横架和后横架,前横架的上方设置有摄像机,中横架和后横架的中部上方均设置有竖架,两根竖架的顶部支撑有纵架,纵架自车体中部向后延伸至车体外侧,纵架的末端设置有相机位置调整结构,相机位置调整结构包括相机罩和定位块,相机罩内设置有相机,纵架的末端固设有支撑板,定位块安装在支撑板上且可沿支撑板上下移动,相机罩设置在定位块的前端面上且相机罩在定位块上的安装位置可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路况检测车信息采集设备安装架,包括设置在检测车车体顶部的车顶支架,车顶
支架包括两根沿车体长度方向设置的行李架,其特征在于:两根行李架的相向内侧均贴设有
一块纵板,两块纵板之间设置有相互平行的前横架、中横架和后横架,前横架的上方设置有
摄像机,中横架和后横架的中部上方均设置有竖架,两根竖架的顶部支撑有纵架,纵架自车
体中部向后延伸至车体外侧,纵架的末端设置有相机位置调整结构,相机位置调整结构包括
相机罩和定位块,相机罩内设置有相机,纵架的末端固设有支撑板,定位块安装在支撑板上
且可沿支撑板上下移动,相机罩设置在定位块的前端面上且相机罩在定位块上的安装位置可
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况检测车信息采集设备安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
架还包括导线槽,导线槽依次经前横架底部、其中一块纵板的根部、后横架的底部后穿过车
顶到达车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况检测车信息采集设备安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横
架的中部顶端安装有前基座及与前基座相连的前支架,所述摄像机安装在前支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路况检测车信息采集设备安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基
座包括基座底板以及两块分别与基座底板固连的基座耳板,前支架包括摄像机定位板以及两
块分别与摄像机定位板固连的支架耳板;各基座耳板的下部的相对位置处均开设有第一转轴
孔,各支架耳板的上部的相对位置处均开设有第二转轴孔,前支架的下部与前基座的下部通
过一根横穿第一、第二转轴孔的转轴相连;各基座耳板的上部的相对位置处均开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云峰李德月蒋向军赵新涛白振华徐好美胡培芳刘京津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公路桥梁检测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