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
,特别涉及一种蓝靛果提取物及其在制备肝脏细胞氧化 损伤抑制剂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丙烯酰胺(Acrylamide,AA)俗称丙毒,是一种具有神经毒性和潜在致癌性的化学 物质,它可作为化工原料,而富含淀粉的食品在热加工过程中也会产生丙烯酰胺。研宄表 明,丙烯酰胺具有神经毒性、遗传毒性以及致癌性,国际癌症研宄机构(IARC) 1994年对其 致癌性进行了评价,将丙烯酰胺列为2类致癌物(2A)即人类可能致癌物。周继等(周继, 黄红焰,李玉白,刘劭钢,丙烯酰胺毒性与氧化损伤的实验研宄.实用预防医学,2008, 15(2) :537-539)以0. 5,1. 0,1. 5 μ g/kg 3个剂量对SD大鼠每天腹腔注射丙烯酰胺染毒1 次,每周6d,连续3个月,发现高剂量组动物肝脏脏器系数明显增大(p〈0. 05),血清中丙氨 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明显增加(p〈0. 05);另外,与空白对照组和 溶剂对照组比较,肝、肾中ROS含量未见明显差别(p均>0.05);中、高剂量组丙二醛(MDA) 含量明显升高(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蓝靛果提取物,其特征在于,提取步骤如下:蓝靛果鲜果依次经胃蛋白酶、胰蛋白酶酶解后,酶解液经分离得到上清液,所述上清液经过滤后截留分子量大于5kDa的成分,滤出液再经真空冷冻干燥,得到所述的蓝靛果提取物;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蓝靛果提取物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卫,鲍涛,张凌霞,郑晓冬,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