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登机机场旅客专用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2658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带自动客梯的机场旅客登机专用汽车,含有牵引动力汽车、客梯,客梯为自动客梯。自动客梯的后部与牵引动力汽车的底盘活动连接,自动客梯的前部与牵引动力汽车的底盘之间有一个升降装置,升降装置为两个同步作业的液压油缸,在自动客梯的底面的下底面部分安装了活动支撑脚,在自动客梯的下工作台面活动安装了用于连接自动客梯与地面的小型踏步梯。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后,旅客上、下飞机速度快捷,节省时间,使用安全,性能可靠,通用性好,方便老、弱、病、残、孕旅客上、下飞机,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机场,适用于旅客在机场上、下飞机时观光,特别适宜为迎接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重要贵宾而举行欢迎仪式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场旅客服务专用汽车,特别是机场旅客登机专用汽车。
技术介绍
目前,旅客在机场都是从带踏步客梯的机场旅客登机专用汽车上、下飞机,这种带踏步客梯的机场旅客登机专用汽车含有牵引动力汽车、踏步客梯,踏步客梯固定在牵引动力汽车底盘车架上,由于踏步客梯是固定安装,所以,其高度是一定的,旅客在机场从带踏步客梯的机场旅客登机专用汽车上、下飞机,只能适用于上、下飞机高度变化范围很小的场合,对于不同型号的飞机,一般需要配备不同型号的带踏步客梯的机场旅客登机专用汽车,因此,机场必须配备多台不同高度的带踏步客梯的机场旅客登机专用汽车,投资利用率很低。同时,上、下机的速度也很慢,以波音777飞机(满载人数为586人)为例,要在34-40分钟的时间内才可完成全机人员依次上、下飞机的工作。而且上下没有什么特殊安全保障措施,给老、弱、病、残、孕旅客上、下飞机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另外,这种带踏步客梯的机场旅客登机专用汽车对驾驶员的操作技能要求很高,可靠性和安全性能比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下飞机安全、省力、快捷的自动登机机场旅客专用汽车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为含有牵引动力汽车、客梯,客梯与牵引动力汽车的底盘活动连接,客梯为自动客梯。自动客梯的底面的斜面部分与牵引动力汽车的底盘的后部活动连接,在自动客梯的底面的上底面部分与牵引动力汽车的底盘的前部之间由一个升降装置连接。升降装置为两个同步作业的液压油缸。在自动客梯的底面的下底面部分安装了活动支撑脚。在自动客梯的下工作台面活动安装了用于连接自动客梯与地面的小型踏步梯。采用本专利技术后,旅客上、下机速度快捷,节省时间,自动客梯以0.5M/S速度上、下运转,每小时可输送9000人左右。以波音777飞机为例,在3.2-5分钟内即可完成全机人员上、下飞机。使用安全,性能可靠,通用性好,方便老、弱、病、残、孕旅客上、下飞机,适用于大、中、小型各种类型的机场,适用于旅客在机场上、下飞机时观光使用,特别适宜为迎接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重要贵宾而举行欢迎仪式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在非工作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在工作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俯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液压控制原理图。图中1--上底面;2--上行走平台;3--铰链;4--活塞杆;5--缸体;5.1--缸体;6--自动客梯;7--斜面部分;8--铰链;9--下底面部分;10--下行走平台;11--小型踏步梯;12--铰链;13--活塞杆;14--缸体;15--铰链;16--活动支撑脚;17--活塞杆;18--缸体;19--铰链;20--后桥;21--底盘;22--取力箱;23--铰链;24--前桥;25--牵引动力汽车;26--活动支架;27--铰链;28--轴;29--定量双旋油压马达;30--液压油泵。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描述含有牵引动力汽车25,选用总载荷为16T的前置后驱动(6×4)日本ISUZU的FVZ34N进口二类汽车底盘为牵引动力汽车25的底盘21,其发动机达到欧III排放标准,发动机功率为191KW/2500r,最大扭矩为745/1500N.M/RPM。并装有一轴独立输出的取力箱22,后桥20为采用双担板簧的双桥驱动。轴荷分配前桥24为6.5T,后桥20为10.5T。还含有一个自动客梯6,自动客梯6的上部和下部分别为上行走平台2和下行走平台10,自动客梯6与飞机舱门的接触部位安装了空心硬橡胶管,适用于空中客车320型以下的飞机的自动客梯6的提升高度在1.3-1.6米之间,适用于空中客车320型以上的飞机的自动客梯6的提升高度在3.2-3.6米之间,自动客梯6的底面的斜面部分7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的可调整范围为27°-35°,自动客梯6的运行速度为0.5米/秒,自动客梯6由定量双旋油压马达提供驱动动力,液压动力站中的液压油泵30输出额定压力为20Mpa-25Mpa的液压油,来驱动自动客梯6的定量双旋油压马达29运转,把液力能转化成为机械能来驱动自动客梯6转动。自动客梯6中的控制电源由直流发电机和蓄电池来共同提供,其中通过额定功率为500W的车载逆变电源,将24V直流电压直接转换成220V交流电压,以使自动客梯6的电控元件正常工作。采用自动客梯6后,保证了旅客在上、下飞机的速度快捷,节省时间,而且,有效地杜绝了旅客在上、下飞机时因不小心而造成的意外跌伤,方便、安全,极度大地老、弱、病、残、孕旅客,还适用于旅客在机场上、下飞机时观光使用,特别适宜为迎接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重要贵宾而举行欢迎仪式使用。自动客梯6的底面的斜面部分7与牵引动力汽车25的底盘21的后部由铰链8活动连接,在自动客梯6的底面的上底面部分1与牵引动力汽车25的底盘21的前部之间由一个升降装置连接,升降装置为两个同步作业的液压油缸,液压油缸的缸体5的下端与牵引动力汽车25的底盘21的前部由铰链23活动连接,液压油缸的缸体5与活塞杆4活动配合,活塞杆4的上端与自动客梯6的底面的上底面部分1由铰链3活动连接。自动客梯6与牵引动力汽车25的底盘21活动连接,可保证自动客梯6的上行走平台2根据各种不同型号的飞机舱门的高低不同而相应地调整其高度,以适应乘座各种不同型号飞机的乘客方便地上、下飞机。在自动客梯6的底面的下底面部分9安装了三个活动支撑脚16,三个活动支撑脚16分别与自动客梯6的底面的下底面部分9由铰链27活动连接,液压油缸的缸体18的一端与自动客梯6的底面的斜面部分7由铰链19活动连接,液压油缸的缸体18与活塞杆17的一端活动配合,活塞杆17的另一端与活动支架26活动连接,三个活动支撑脚16由活动支架26活动连接,三个活动支撑脚16的收放由液压油缸控制同步联动。在自动客梯6的下行走平台10顶端安装了有4级台阶的小型踏步梯11,用于自动客梯6的下行走平台10与地面之间的连接,小型踏步梯11的上部与自动客梯6的下行走平台10由轴28活动连接,小型踏步梯11的收放由两个液压油缸控制,在小型踏步梯11的两边分别安装了液压油缸,两个液压油缸的缸体14的一端与自动客梯6的下行走平台10的两侧边分别由铰链15活动连接,两上液压油缸的缸体14分别与两个活塞杆13的一端活动配合,两个活塞杆13的另一端与小型踏步梯11的两侧边分别由铰链12活动连接。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由ECU程控单片机控制,自动客梯6的升降高度、控制活动支撑脚16收放的液压油缸的驱动、控制小型踏步梯11收放的液压油缸的驱动、工作时间和工作顺序,自动客梯6的无载荷自动停机和故障自动停机报警信号的传输等,经ECU主板处理后发送给各执行元件,使各执行元件按设定的工况,准确完成各项执行功能和动作。它有很好的机动性能。在飞机停稳后,自动登机机场旅客专用汽车开到已停稳飞机的舱门处,使自动客梯6升起到与飞机舱门高度相等,自动客梯6的上行走平台2与飞机舱门对接之后,由服务人员开动自动客梯6的电控液力驱动系统开关,自动客梯6以0.5米/秒速度做上升或下降运动,完成旅客登下飞机的功能。当完成一次登机作业后,控制自动客梯6升降的液压油缸下降、控制自动客梯6下部两个活动支撑脚16的液压油缸回收,使两个活动支撑脚16收回到水平位置,控制两个小型踏步梯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带自动客梯的机场旅客登机专用汽车,含有牵引动力汽车、客梯,其特征在于客梯与牵引动力汽车的底盘活动连接,客梯为自动客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连国
申请(专利权)人:中大工业集团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