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药包装用PVC硬片,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PVC基材,所述PVC基材上依次设有耐高温层、抗老化层、抗静电层和抗紫外线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医药包装用PVC硬片的抗紫外线、抗老化性、抗静电和耐高温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PVC硬片,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医药包装用PVC硬片。
技术介绍
现有的医药包装用PVC硬片普遍选用PVC材料,聚氯乙烯,英文简称PVC(Polyvinylchloride),是氯乙稀单体在过氧化物、偶氮化合物等引发剂或光、热作用下按自由基聚合反应机理聚合而成的聚合物。聚氯乙烯对光、热的稳定性较差,软化点为80°C,于130°C开始分解。在不加热稳定剂的情况下,聚氯乙烯100°C时即开始分解,130°C以上分解更快。受热分解出放出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气体是有毒气体)使其变色,由白色一浅黄色—红色一褐色一黑色。阳光中的紫外线和氧会使聚氯乙烯发生光氧化分解,因而使聚氯乙烯的柔性下降,最后发脆。从这里不难理解,为什么一些PVC塑料时间久了就会变黄、变脆的原因。其次,现有的医药包装用PVC硬片的抗老化性较差,导致其使用寿命较短;并且抗静电性较差,导致医药包装用PVC硬片上积聚尘埃等颗粒物,使得药物受到污染。再者,耐高温性差,导致使用该医药包装用PVC硬片包装的药物受到高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抗紫外线、抗老化性、抗静电和耐高温的医药包装用PVC硬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药包装用PVC硬片,包括PVC基材,所述PVC基材上依次设有耐高温层、抗老化层、抗静电层和抗紫外线层。较佳的,所述耐高温层为阻燃性丙烯酸酯类聚合物涂层。较佳的,所述抗老化层为聚氨酯涂层。较佳的,所述抗老化层与抗静电层之间设有复合金属层。较佳的,所述复合金属层由铜层和铝层层叠构成。较佳的,所述抗紫外线层包括聚酯薄膜层、第一油墨层、第二油墨层、第一聚氨酯胶黏剂层、聚酰胺薄膜层、第二聚氨酯胶黏剂层与聚乙烯薄膜层。较佳的,所述PVC基材相对耐高温层的另一面设有高分子膜层。本技术具有下述优点:本技术医药包装用PVC硬片的PVC基材上依次设有耐高温层、抗老化层、抗静电层和抗紫外线层,使得该医药包装用PVC硬片具有抗紫外线、抗老化性、抗静电和耐高温的效果。并且各层之间的设置顺序带来的效果是,抗紫外线层设置在最外侧,没有其他层的阻挡,所以能够直接消除紫外线的影响;因为主要是在医药包装用PVC硬片的外侧需要具有抗静电性,所以抗静电层设置在靠近抗紫外线层的一侧,这样设置能够提高其抗静电的效果。耐高温层设置在抗老化层内侧,所以抗老化层能够对耐高温层形成保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医药包装用PVC硬片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高分子膜层;2、PVC基材;3、耐高温层;4、抗老化层;5、复合金属层;51、铜层;52、铝层;6、抗静电层;7、抗紫外线层;71、聚乙烯薄膜层;72、第二聚氨酯胶黏剂层;73、聚酰胺薄膜层;74、第一聚氨酯胶黏剂层;75、第二油墨层;76、第一油墨层;77、聚酯薄膜层。【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所示,对本技术医药包装用PVC硬片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种医药包装用PVC硬片,包括PVC基材2,PVC基材2上依次设有耐高温层3、抗老化层4、抗静电层6和抗紫外线层7,PVC基材2相对耐高温层3的另一面设有高分子膜层I。以上设置使得该医药包装用PVC硬片具有抗紫外线、抗老化性、抗静电和耐高温的效果。并且各层之间的设置顺序带来的效果是,抗紫外线层7设置在最外侧,没有其他层的阻挡,所以能够直接消除紫外线的影响;因为主要是在医药包装用PVC硬片的外侧需要具有抗静电性,所以抗静电层6设置在靠近抗紫外线层7的一侧,这样设置能够提高其抗静电的效果。耐高温层3设置在抗老化层4内侧,所以抗老化层4能够对耐高温层3形成保护。其中,耐高温层3为阻燃性丙烯酸酯类聚合物涂层,这种阻燃性丙烯酸酯类聚合物涂层具有优良的阻燃性和耐高温性。抗老化层4为聚氨酯涂层,增加了这种抗老化层4后,使得到的医药包装用PVC硬片具有良好的抗老化性能,在使用过程中发生老化的速度大大下降,延长了医药包装用PVC硬片的使用寿命。所述抗老化层4与抗静电层6之间设有复合金属层5,复合金属层5由铜层51和铝层52层叠构成。这样,有利于形成阶梯的温度梯度,从而维持热传导的推动力,有利于热量稳定快速的传递;再者,复合金属层5上表面涂覆的抗静电层6,大大降低了吸附灰尘和杂质的几率,从而有效避免了静电对药物的损害。其中,该抗静电层6在申请号为201410410271.4的中国专利“抗静电耐刮涂层以及涂层方法”中已有公开,在此不做赘述。抗紫外线层7包括聚酯薄膜层77、第一油墨层76、第二油墨层75、第一聚氨酯胶黏剂层74、聚酰胺薄膜层73、第二聚氨酯胶黏剂层72与聚乙烯薄膜层71。在聚乙烯薄膜层71的上表面设有第二聚氨酯胶黏剂层72,在第二聚氨酯胶黏剂层72的上表面设有聚酰胺薄膜层73,在聚酰胺薄膜层73的上表面设有第一聚氨酯胶黏剂层74,在第一聚氨酯胶黏剂层74的上表面设有第二油墨层75,在第二油墨层75的上表面设有第一油墨层76,在第一油墨层76的上表面设有聚酯薄膜层77。这种抗紫外线层7的抗紫外线效果优越,进而使得该医药包装用PVC硬片的抗紫外线效果提高。由于PVC材料的水蒸气和氧气透过率强,致使药品贮存期内吸潮和氧化变质,不能有效的保护药品,且PVC片材遇热容易析出添加剂,如塑化剂等。为了解决上述两个问题,在PVC基材2相对耐高温层3的另一面设有高分子膜层1,该膜具有高阻隔性、低溶出性,有效的保护了药品。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医药包装用PVC硬片,包括PVC基材,其特征在于:所述PVC基材上依次设有耐高温层、抗老化层、抗静电层和抗紫外线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药包装用PVC硬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高温层为阻燃性丙烯酸酯类聚合物涂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药包装用PVC硬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老化层为聚氨酯涂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药包装用PVC硬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老化层与抗静电层之间设有复合金属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药包装用PVC硬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金属层由铜层和铝层层叠构成。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药包装用PVC硬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紫外线层包括聚酯薄膜层、第一油墨层、第二油墨层、第一聚氨酯胶黏剂层、聚酰胺薄膜层、第二聚氨酯胶黏剂层与聚乙烯薄膜层。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药包装用PVC硬片,其特征在于:所述PVC基材相对耐高温层的另一面设有高分子膜层。【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医药包装用PVC硬片,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PVC基材,所述PVC基材上依次设有耐高温层、抗老化层、抗静电层和抗紫外线层。本技术解决了现有医药包装用PVC硬片的抗紫外线、抗老化性、抗静电和耐高温性差的问题。【IPC分类】B32B33/00, B32B15/095, B32B27/08, B32B15/20【公开号】CN204659125【申请号】CN20152035067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医药包装用PVC硬片,包括PVC基材,其特征在于:所述PVC基材上依次设有耐高温层、抗老化层、抗静电层和抗紫外线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瞿忠忠,瞿增甫,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天成医药包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