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温卫国专利>正文

鞋内底和鞋大底外周缘的垂向限位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21557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25 0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鞋内底和鞋大底外周缘的垂向限位连接结构,包括主要由独立设置的鞋内底和鞋大底构成的鞋底,鞋内底和鞋大底的外周缘上分别形成有水平延伸的第一凸边和第二凸边,第一、二凸边在鞋底周长方向相间设置,第一凸边位于第二凸边的下方,第一、二凸边在垂向方向相距有间隔而在第一、二凸边之间形成容置槽,容置槽环绕于鞋底外周缘,容置槽内具有第一宽度,以及位于第一宽度的内侧、且较第一宽度大的第二宽度,还包括有设置于鞋底外周缘的鞋边扣带,鞋边扣带上具有与第二宽度相适配的卡接部,鞋边扣带通过卡接部卡止在容置槽中从而锁定鞋内底和鞋大底的相对垂向位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鞋内底与鞋大底的组装方便,连接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组合鞋,具体来说是鞋内底和鞋大底外周缘的垂向限位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鞋子由鞋底、鞋帮等组件构成,鞋底一般包括鞋内底和鞋大底,现有市面上,消费者购买的鞋子一般都为成品鞋,成品鞋的鞋底不可随意拆装组合,而不同的消费者对鞋底的材质、舒适性、耐磨性等要求会有所不用,这就限制了消费者的选择性,消费者只能购买由生产厂家选定鞋底的成品鞋,而无法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鞋内底和鞋大底。为此,目前已经出现有组合鞋,将鞋内底和鞋大底独立设置,然后根据消费者选购的鞋内底和鞋大底进行组合连接,组合连接中,鞋内底和鞋大底之间的相对受力主要集中在垂向(鞋高方向),然而现有设计中,并没有一种较好的连接结构,以便对鞋内底和鞋大底特别是外周缘进行垂向限位,使得鞋内底和鞋大底更好的连接为一体,并且方便用户自行拆装组合,这阻碍了组合鞋的市场推广。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鞋底结构进行改进和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鞋内底和鞋大底外周缘的垂向限位连接结构,结构简单,鞋内底与鞋大底的组装方便,连接可靠。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鞋内底和鞋大底外周缘的垂向限位连接结构,包括主要由独立设置的鞋内底和鞋大底构成的鞋底,所述鞋内底和鞋大底的外周缘上分别形成有水平延伸的第一凸边和第二凸边,第一、二凸边在鞋底周长方向相间设置,所述第一凸边位于第二凸边的下方,第一、二凸边在垂向方向相距有间隔而在第一、二凸边之间形成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环绕于鞋底外周缘,容置槽内具有第一宽度,以及位于第一宽度的内侧、且较第一宽度大的第二宽度,还包括有设置于鞋底外周缘的鞋边扣带,所述鞋边扣带上具有与所述第二宽度相适配的卡接部,鞋边扣带通过卡接部卡止在所述容置槽中从而锁定鞋内底和鞋大底的相对垂向位移。优选的,所述鞋内底上在两相邻第二凸边之间形成有第三凸边,所述第三凸边位于鞋边扣带的上方,所述鞋大底上在两相邻第一凸边之间形成有第四凸边,所述第四凸边位于鞋边扣带的下方,所述第三、四凸边与第一、二凸边共同构成所述容置槽的槽壁。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卡接部为弹性变形部;或者所述卡接部包括位于鞋边扣带两侧的调整扣和固定扣,所述调整扣上具有贯穿鞋边扣带的连接轴与固定扣连接,所述固定扣具有大于第一宽度的长端和小于第一宽度的短端,固定扣短端卡入容置槽后转动调整扣,带动固定扣转动使得固定扣长端与容置槽卡接;或者所述鞋边扣带上具有伸入到容置槽中的悬臂,所述卡接部为设置于悬臂端部的倒扣。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鞋边扣带上设置有便于施力将鞋边扣带拖离容置槽的脱离扣;所述鞋边扣带的弹性变形部为截面呈圆环的空心管形。进一步,所述鞋边扣带还包括有受力部,所述受力部置入所述容置槽中且与容置槽的槽壁紧贴。进一步,所述鞋边扣带上具有斜勾,鞋内底或鞋大底上具有斜勾孔,所述鞋边扣带置入容置槽后,所述斜勾插入到所述斜勾孔中。进一步,所述鞋内底或鞋大底上设置有定位扣,所述定位扣上具有斜面端,定位扣连接在复位弹簧上,鞋边扣带置入容置槽时推动斜面端,使得定位扣带动复位弹簧压缩,鞋边扣带置入容置槽后,复位弹簧复位使得定位扣扣住鞋边扣带的外壁。进一步,所述鞋内底或鞋大底上具有悬臂倒钩,所述鞋边扣带置入容置槽时推动倒钩斜面端,使悬臂倒钩变形让开位置使鞋边扣带置入到容置槽后,悬臂倒钩勾住鞋边扣带的外壁。进一步,所述鞋内底和鞋大底之间具有相互配合、用于限定鞋内底和鞋大底相对水平位移的定位装置。优选的,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鞋内底和鞋大底上的定位块,鞋内底和鞋大底上的定位块相互贴合;或者所述定位装置包括设置在鞋内底或鞋大底上的定位轴,以及设置在鞋大底或鞋内底上的、与所述定位轴相配合的定位槽。进一步,所述鞋内底和鞋大底上相互贴合的定位块之间设置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环绕设置在鞋底外周缘的内部,定位块配合密封条在鞋底内形成密封腔。另一种鞋内底和鞋大底外周缘的垂向限位连接结构,包括主要由独立设置的鞋内底和鞋大底构成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内底和鞋大底上分别设置有垂向延伸且相互贴合的第一垂壁和第二垂壁,所述第一垂壁上设置有第一穿孔,所述第二垂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穿孔位置对应的第二穿孔,所述鞋内底、鞋大底以及第一、二垂壁之间构成有与第一、二穿孔连通的容置槽;还包括有设置于鞋底外周缘的鞋边扣带,所述鞋边扣带上具有穿过第一、二插孔后伸入到容置槽中的卡接部,容置槽中具有与所述卡接部相适配以防止鞋边扣带脱离鞋底的卡止部,鞋边扣带通过卡接部与第一、二插孔的配合从而锁定鞋内底和鞋大底的相对垂向位移。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结构的本技术,通过在鞋内底和鞋大底的外周缘上分别形成有水平延伸的第一凸边和第二凸边,第一、二凸边在鞋底周长方向相间设置,第一凸边位于第二凸边的下方,第一、二凸边在垂向方向相距有间隔而在第一、二凸边之间形成绕于鞋底外周缘的容置槽,容置槽具有第一宽度,以及位于第一宽度的内侧、且较第一宽度大的第二宽度,鞋边扣带利用卡接部固定在容置槽内,达到利用鞋边扣带与容置槽的配合来限定鞋内底和鞋大底在垂直方向相对位移之目的,结构简单,拆装方便,连接可靠,这就有利于消费者在选购鞋子时,可以选购半成品,再自行组装即可,即消费者可以根据自身对鞋大底耐磨性、颜色,以及鞋内底材质、舒适性、透气性等需求选择鞋内底和鞋大底,然后再通过鞋边扣带将鞋内底和鞋大底组装起来即可,大大的拓展了消费者的可选择性,满足了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实施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3中截面A-A’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中第一凸边与第二凸边错位设置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鞋边扣带具有受力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图6是本技术中弹性变形部呈不同形状时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中具有单排弹性变形部的鞋边扣带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的俯视图;图9是本技术中具有双排弹性变形部的鞋边扣带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9的左视图;图11是本技术实施例2中鞋边扣带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图11中截面B-B’的剖视图;图13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剖视图(图14中截面C-C’的剖视图);图14是图11的另一状态图;图15~17分别是本技术中实施例3~5的结构示意图;图18和图19是本技术中卡接部为倒扣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0~22是本技术另一种垂向限位连接结构的三种优选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参照图1~图19,本技术的鞋内底和鞋大底外周缘的垂向限位连接结构,包括主要由独立设置的鞋内底I和鞋大底2构成的鞋底,所述鞋内底I和鞋大底2的外周缘上分别形成有水平延伸的第一凸边11和第二凸边21,第一、二凸边11、21在鞋底周长方向相间设置,所述第一凸边11位于第二凸边21的下方,第一、二凸边11、当前第1页1 2 3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鞋内底和鞋大底外周缘的垂向限位连接结构,包括主要由独立设置的鞋内底和鞋大底构成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内底和鞋大底的外周缘上分别形成有水平延伸的第一凸边和第二凸边,第一、二凸边在鞋底周长方向相间设置,所述第一凸边位于第二凸边的下方,第一、二凸边在垂向方向相距有间隔而在第一、二凸边之间形成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环绕于鞋底外周缘,容置槽内具有第一宽度,以及位于第一宽度的内侧、且较第一宽度大的第二宽度,还包括有设置于鞋底外周缘的鞋边扣带,所述鞋边扣带上具有与所述第二宽度相适配的卡接部,鞋边扣带通过卡接部卡止在所述容置槽中从而锁定鞋内底和鞋大底的相对垂向位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卫国
申请(专利权)人:温卫国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