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大伟专利>正文

一种救生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2120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救生伞,含伞体和吊包,其特征在于:救生伞上设有充气装置,伞体上设有若干充气软管,充气软管与充气装置连通。(*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降落伞,特别是适用于运动、训练或救生的一种救生伞
技术介绍
目前的降落伞都是利用伞在降落过程中产生的气流打开降落伞。要利用气流打开降落伞,要求降落伞在打开前要有较高的降落速度;在高楼发生火灾等事故时,在高楼降落高度不足的情况下,降落速度不快是无法打开降落伞的,求救者往往无法及时逃生;空降练习者在练习使用降落伞时,往往是在陆地上练习动作,然后直接到高空进行跳伞训练,在陆地和高空之间没有进行一定高度的带伞训练,往往无法达到预期的训练效果,且具有较大的危险性,给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在降落高度不足(即低空)的情况下也能迅速打开的一种救生伞。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救生伞,含伞体和吊包,其特征在于救生伞上设有充气装置,伞体上设有若干充气软管,充气软管与充气装置连通。本技术优先采用的充气装置是设有充气开关的高压气瓶;充气软管经连通接头与充气装置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充气装置快速对充气软管进行充气,使得救生伞在跳伞时就能迅速打开,确保使用者的生命安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二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图中1.伞体;2.吊包,3.高压气瓶;4.充气开关;5.充气软管;6.连通接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救生伞,含伞体1和吊包2,救生伞上设有充气装置,伞体1上设有若干充气软管5,充气软管5与充气装置连通;充气装置是设有充气开关的高压气瓶3,充气软管经连通接头6与充气装置连接;充气软管5密闭的一端与伞体1和吊包2固接,软管的开口端经连通接头6与高压气瓶3连接,充气软管5不充气时可折叠;高压气瓶3上设有气压仪,使用时,在确保高压气瓶3中有足够的气体时,打开高压气瓶3的充气开关4,使高压气瓶3经连通接头6对充气软管5进行快速充气,充气软管5在气体压力的作用下向各自方向伸展开,救生伞在充气软管5的作用下打开,使用者就可在跳伞时迅速打开救生伞,使得使用者能安全跳伞降落,不用时通过连通接头6放出充气软管5的气体,把救生伞折叠放入吊包2。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伞体上所设的充气软管5与实施例一不同,伞体1上一充气软管5沿伞体环绕并固定于伞体1上,该软管开口端经连通接头6与高压气瓶3连接,其他充气软管5密闭的一端与伞体1固接,开口端经连通接头6与高压气瓶3连接。其他实施方式同实施例一。权利要求1.一种救生伞,含伞体和吊包,其特征在于救生伞上设有充气装置,伞体上设有若干充气软管,充气软管与充气装置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救生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气装置是设有充气开关的高压气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救生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气软管经连通接头与充气装置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救生伞,含伞体和吊包,其特征在于救生伞上设有充气装置,伞体上设有若干充气软管,充气软管与充气装置连通。充气装置是设有充气开关的高压气瓶;充气软管经连通接头与充气装置连接。本技术通过充气装置快速对充气软管进行充气,使得使用者在跳伞时就能迅速打开救生伞,确保使用者的生命安全。文档编号B64D17/00GK2633746SQ0326894公开日2004年8月18日 申请日期2003年7月7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7日专利技术者黄大伟 申请人:黄大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大伟
申请(专利权)人:黄大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