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健专利>正文

前缘半封闭式保压安全型动力滑翔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1071 阅读:2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前缘半封闭式保压安全型动力滑翔伞,该装置有伞体、底板、进气口组成,在伞体中心的前缘两侧顺序正向安装8个以上S型进气道,由小进气口向前组成半封闭式前缘,小进气口向前可进气,在伞体真压力中心线的两侧顺序反向安装8个以上S型进气道,由大进气口向下组成强制的辅助进气口,大进气口向下亦可进气,伞体底板与伞体通过翼梁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使用了S型短进气道的辅助进气口进行保压和自动充气,正常飞行时,辅助进气口自动关闭,不参与工作;如失压严重而产生倾斜,则自动的在倾斜的翼尖处由辅助进气口充气,可快速进气并保持压力和翼型,使之安全飞行,另外,在起飞的时候,起伞的时间很短,效率高。(*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体育运动器材装置,尤指一种具有前缘半封闭式保压安全型的动力滑翔伞。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普通动力伞的根本结构是单一气室连接而成,这样的结构是前开口,中间以翼粱连接和贯通以保持压力平衡,空气从前方的单一开口进来,在充满空气后支撑起整体的空气动力外型,在飞行中,如果没有意外的风压,全部的气室压力和外型是一致的,在进气口处相对迎面气流产生部分涡流,这部分涡流对动力伞是宝贵的,他可以提高升力;在意外情况下,动力伞的两翼尖容易失压,亦即被风打扁了,在这样情况下,容易发生意外。本技术保留了原有的结构,并开发出保压进气的进气口和在发生意外时可以迅速自动充气的辅助进气口,以达到使用高效的安全动力伞。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装置有伞体、底板、进气口,其特征在于在伞体中心的前缘两侧顺序正向安装8个以上S型进气道,由小进气口向前组成半封闭式前缘,小进气口向前可进气;在伞体真压力中心线的两侧顺序反向安装8个以上S型进气道,由大进气口向下组成强制的辅助进气口,大进气口向下亦可进气;伞体底板与伞体通过翼梁相连。所述的前缘半封闭式保压安全型动力滑翔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型进气道由小进气口、大进气口及过度气道组成,小进气口位于过度气道的一侧,大进气口位于过度气道的另一侧,过度气道呈S型。所述的前缘半封闭式保压安全型动力滑翔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进气口安装在伞体底板上,位置处于伞翼整体压力中心点,大进气口对外。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使用了S型短进气道的辅助进气口进行保压和自动充气,做到了进气快,保持压力,有普通伞的前涡流。正常飞行时,辅助进气口自动关闭,不参与工作;如失压严重而产生倾斜,则自动的在倾斜的翼尖处由辅助进气口充气,可快速进气并保持压力和翼型,使之安全飞行,另外,在起飞的时候,起伞的时间很短,效率高。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附图说明图1是常见的直接进气的普通伞头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技术S型进气道的主视图;附图4是本技术S型进气道的侧视图;附图5是本技术S型进气道的俯视图;附图6是本技术S型进气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7是本技术的安装示意图;附图中标号说明1—底板; 4—S型进气道;2—进气口; 401—小进气口;3—真压力中心线; 402—过度气道;5—伞体中心; 403—大进气口;6—伞体底板; 所述的前缘半封闭式保压安全型动力滑翔伞的S型进气道4由小进气口401、大进气口403及过度气道402组成,小进气口401位于过度气道402的一侧,大进气口403位于过度气道402的另一侧,过度气道402呈S型。所述的前缘半封闭式保压安全型动力滑翔伞的辅助进气口安装在伞体底板6上,位置处于伞翼整体压力中心点,大进气口403对外。本技术首次使用了S型短进气道4的辅助进气口进行保压和自动充气,与传统的技术相比较,我们做到了进气快,只允许空气进入,保持压力,有普通伞的前涡流。在正常飞行时,辅助进气口自动关闭,不参与工作;在发生意外的时候,本技术做到了气室保压,可自动关闭前进气道,如果遇到强风,失压严重而产生倾斜,则自动的在倾斜的翼尖处由辅助进气口充气,可快速进气并保持压力和翼型,使之安全飞行。另外,伞头在起飞的时候,由于有辅助的进气口,起伞的时间很短,效率高,伞的损耗就底了。权利要求1.一种前缘半封闭式保压安全型动力滑翔伞,该装置有伞体、底板、进气口,其特征在于在伞体中心的前缘两侧顺序正向安装8个以上S型进气道,由小进气口向前组成半封闭式前缘,小进气口向前可进气,在伞体真压力中心线的两侧顺序反向安装8个以上S型进气道,由大进气口向下组成强制的辅助进气口,大进气口向下亦可进气,伞体底板与伞体通过翼梁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缘半封闭式保压安全型动力滑翔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型进气道由小进气口、大进气口及过度气道组成,小进气口位于过度气道的一侧,大进气口位于过度气道的另一侧,过度气道呈S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缘半封闭式保压安全型动力滑翔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进气口安装在伞体底板上,位置处于伞翼整体压力中心点,大进气口对外。专利摘要一种前缘半封闭式保压安全型动力滑翔伞,该装置有伞体、底板、进气口组成,在伞体中心的前缘两侧顺序正向安装8个以上S型进气道,由小进气口向前组成半封闭式前缘,小进气口向前可进气,在伞体真压力中心线的两侧顺序反向安装8个以上S型进气道,由大进气口向下组成强制的辅助进气口,大进气口向下亦可进气,伞体底板与伞体通过翼梁相连。本技术的优点使用了S型短进气道的辅助进气口进行保压和自动充气,正常飞行时,辅助进气口自动关闭,不参与工作;如失压严重而产生倾斜,则自动的在倾斜的翼尖处由辅助进气口充气,可快速进气并保持压力和翼型,使之安全飞行,另外,在起飞的时候,起伞的时间很短,效率高。文档编号B64C31/024GK2540352SQ02216669公开日2003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02年4月9日 优先权日2002年4月9日专利技术者张健 申请人:张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前缘半封闭式保压安全型动力滑翔伞,该装置有伞体、底板、进气口,其特征在于:在伞体中心的前缘两侧顺序正向安装8个以上S型进气道,由小进气口向前组成半封闭式前缘,小进气口向前可进气,在伞体真压力中心线的两侧顺序反向安装8个以上S型进气道,由大进气口向下组成强制的辅助进气口,大进气口向下亦可进气,伞体底板与伞体通过翼梁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健
申请(专利权)人:张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