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饭煲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08622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24 0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饭煲,其包括煲体及放入煲体内的内锅,所述煲体包括底座、固定于底座上的中板、和可盖合于中板上以将内锅封闭在煲体内的上盖,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内锅的开口上缘设有向外的凸缘,所述凸缘放置于所述中板上,中板搁置内锅凸缘的边缘处设置有一控制加热装置工作的开关模块,当内锅放入煲体内时,所述凸缘下压驱动开关模块,使开关模块导通,当内锅取出时,开关模块断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内锅自重下压开关模块,使其导通来控制加热装置加热;当内锅取出时,开关模块断开,加热装置停止加热,解决了无锅干烧的问题,使用更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特别是一种电饭煲
技术介绍
现有市场上陶瓷电饭煲,当内锅胆取出后或无锅时还是可以加热的,易将器具损坏,不利于电器安全及节能。专利号为2009201169223公开了一种无锅保护的温控器,其是安装在发热盘的中间的,即是设置在内锅的底部,其原理是通过内锅的重力将感温器压下来达到轻触开关断开和接通热敏电阻,从而把温度信号传送给芯片来实现是否加热。但是此种结构存在着缺点,比如在陶瓷电饭煲使用时,由于陶瓷材料升温慢的特点,热敏电阻的感温效应不是很好,很容易造成陶瓷锅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止无锅干烧、节能的电饭煲。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饭煲,其包括煲体及放入煲体内的内锅,所述煲体包括底座、固定于底座上的中板、和可盖合于中板上以将内锅封闭在煲体内的上盖,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锅的开口上缘设有向外的凸缘,所述凸缘放置于所述中板上,中板搁置内锅凸缘的边缘处设置有一控制加热装置工作的开关模块,当内锅放入煲体内时,所述凸缘下压驱动开关模块,使开关模块导通,当内锅取出时,开关模块断开。本技术通过内锅自重下压开关模块,使其导通来控制加热装置加热;当内锅取出时,开关模块断开,加热装置停止加热,解决了无锅干烧的问题,使用更安全。而且由于内锅在使用过程中温度会非常的高,容易造成开关模块损坏,因此将开关模块安装在中板上,使其与内锅有一定的距离,不会因为内锅的温度高而损坏失效。进一步,所述开关模块包括可被内锅的凸缘向下压的压板、及可被压板驱动的微动开关,所述压板被压下时,向下压微动开关使其导通。进一步,所述压板上设置有复位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支撑于压板上,其另一端支撑于中板上,当内锅放入煲体内时,内锅的重力使压板克服弹性件的弹力向下移动,直至压板下压微动开关,当内锅取出时,弹性件的弹力推动压板复位,压板离开微动开关,微动开关断开。进一步,所述压板在远离内锅的一侧设有向下延伸的顶柱,所述中板设有与顶柱配合的通孔,所述微动开关的按键设置在顶柱下,并可被顶柱向下按压实现微动开关的切换。进一步,所述压板通过螺钉连接在中板上,所述弹性件套设于螺钉的螺杆上,且压板可沿螺钉的螺杆上下移动。螺钉不仅起到压板与中板的连接作用,还在压板上下移动时起到导向作用。进一步,所述中板设有向上凸起的塔部,塔部设有向下凹的收容槽,所述压板的下端收容于所述收容槽内。进一步,所述收容槽的底部设有环形凹槽,所述压缩弹簧的下端收容于环形凹槽内。进一步,所述弹性件与螺钉设置于顶柱与内锅之间的位置。弹性件作为开关模块的主要作用部件,将其设置在顶柱与内锅之间,使其能更好的感应内锅施加给开关模块的力。进一步,所述弹性件为上下方向设置的压缩弹簧。进一步,所述内锅是一陶瓷内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防止无锅干烧、节能,使用更安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内锅取出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开关模块的放大图。图3是图1中A处的开关模块在中板处的安装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使用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内锅与开关模块的配合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但并不将本技术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认识到,本技术涵盖了权利要求书范围内所可能包括的所有备选方案、改进方案和等效方案。参照图1-5,一种电饭煲,其包括煲体7及放入煲体7内的内锅4,所述煲体7包括底座8、固定于底座8上的中板6、和可盖合于中板6上以将内锅4封闭在煲体7内的上盖5,所述底座8上设置有加热装置9,所述内锅4的开口上缘设有向外的凸缘41,所述凸缘41放置于所述中板6上,中板6搁置内锅4凸缘41的边缘处设置有一控制加热装置9工作的开关模块10,当内锅4放入煲体7内时,所述凸缘41下压驱动开关模块10,使开关模块10导通,当内锅4取出时,开关模块10断开。本技术通过内锅4自重下压开关模块10,使其导通来控制加热装置9加热;当内锅4取出时,开关模块10断开,加热装置9停止加热,解决了无锅干烧的问题,使用更安全。而且由于内锅4在使用过程中温度会非常的高,容易造成开关模块10损坏,因此将开关模块10安装在中板6上,使其与内锅4有一定的距离,不会因为内锅4的温度高而损坏失效。本技术所述开关模块10包括可被内锅4的凸缘41向下压的压板1、及可被压板I驱动的微动开关2,所述压板I被压下时,向下压微动开关2使其导通。本技术所述压板I上设置有复位弹性件3,所述弹性件3的一端支撑于压板I上,其另一端支撑于中板6上,当内锅4放入煲体7内时,内锅4的重力使压板I克服弹性件3的弹力向下移动,直至压板I下压微动开关2,当内锅4取出时,弹性件3的弹力推动压板I复位,压板I离开微动开关2,微动开关2断开。本技术所述压板I在远离内锅4的一侧设有向下延伸的顶柱11,所述中板6设有与顶柱11配合的通孔,所述微动开关2的按键设置在顶柱11下,并可被顶柱11向下按压实现微动开关2的切换。本技术所述压板I通过螺钉12连接在中板6上,所述弹性件3套设于螺钉12的螺杆上,且压板I可沿螺钉12的螺杆上下移动。螺钉12不仅起到压板I与中板6的连接作用,还在压板I上下移动时起到导向作用。本技术所述中板6设有向上凸起的塔部61,塔部61设有向下凹的收容槽62,所述压板I的下端收容于所述收容槽62内。本技术所述收容槽62的底部设有环形凹槽,所述弹性件3的下端收容于环形凹槽内。本技术所述弹性件3与螺钉12设置于顶柱11与内锅4之间的位置。弹性件3作为开关模块10的主要作用部件,将其设置在顶柱11与内锅4之间,使其能更好的感应内锅4施加给开关模块10的力。本技术所述弹性件3为上下方向设置的压缩弹簧。本技术所述内锅4是一陶瓷内锅。本技术使用时,将内锅4放入煲体7内,内锅4的凸缘41下压压板1,压板I的顶柱11下压微动开关2的按键,使得微动开关2导通,加热装置9可以加热,此时弹性件3受压压缩;内锅4取出时,压板I在弹性件3的弹力驱动下向上移动,压板I的顶柱11离开微动开关2的按键,微动开关2就断开,加热装置9就停止加热。【主权项】1.一种电饭煲,其包括煲体及放入煲体内的内锅,所述煲体包括底座、固定于底座上的中板、和可盖合于中板上以将内锅封闭在煲体内的上盖,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锅的开口上缘设有向外的凸缘,所述凸缘放置于所述中板上,中板搁置内锅凸缘的边缘处设置有一控制加热装置工作的开关模块,当内锅放入煲体内时,所述凸缘下压驱动开关模块,使开关模块导通,当内锅取出时,开关模块断开。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模块包括可被内锅的凸缘向下压的压板、及可被压板驱动的微动开关,所述压板被压下时,向下压微动开关使其导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上设置有复位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支撑于压板上,其另一端支撑于中板上,当内锅放入煲体内时,内锅的重力使压板克服弹性件的弹力向下移动,直至压板下压微动开关,当内锅取出时,弹性件的弹力推动压板复位,压板离开微动开关,微动开关断开。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饭煲,其特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饭煲,其包括煲体及放入煲体内的内锅,所述煲体包括底座、固定于底座上的中板、和可盖合于中板上以将内锅封闭在煲体内的上盖,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锅的开口上缘设有向外的凸缘,所述凸缘放置于所述中板上,中板搁置内锅凸缘的边缘处设置有一控制加热装置工作的开关模块,当内锅放入煲体内时,所述凸缘下压驱动开关模块,使开关模块导通,当内锅取出时,开关模块断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群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