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荠苧挥发油的提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101514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23 19: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石荠苧挥发油的提取方法。其处理步骤包括:将石荠苧切成1~2cm的小段,加入相当于原料1~2%的复合酶,置于发酵桶中,加入0.5~1倍的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溶液,密封,于40~50℃发酵5~7天,将发酵后的材料加入到超临界CO2萃取仪的萃取釜中进行萃取,然后从分离釜中得到石荠苧挥发油。该法较传统方法具有操作简单、产品外观色泽好、得率高等诸多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天然产物有效成分提取分离

技术介绍
挥发油类又称精油,是存在于植物中的一类具有芳香气味、可随水蒸气蒸馏出来又与水不相混溶的挥发性油状成分的总称。挥发油为一混合物,其组分较为复杂,主要通过水蒸气蒸馏法和压榨法制取精油。挥发油成分中以萜类成分多见,另外,尚含有小分子脂肪族化合物,多具芳香气。石荠苧是唇形科石荠苧属植物,又名蜻蜓花、野棉花、荆苏麻。民间全草入药,可治疗感冒、中暑、发高烧、痱子、皮肤瘙痒、疟疾、便秘、内痔、便血、湿脚气、外伤出血、跌打损伤、疮毒和慢性支气管炎等,其药效与石荠苧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与含量有关。石荠苧全草含丰富的挥发油,其挥发油含香荆芥酚、1,8-桉叶油素、百里香酚等活性防腐成分,还含有侧柏酮、石竹烯等平喘止咳的有效成分。水蒸气蒸馏法是挥发油提取最常用的方法,它具备设备要求简单、操作简便等优点,在植物挥发油的提取中对湿热不稳定和易氧化的化学成分发生分解,存在时间长、能耗高、产品中带有少量水分残留等缺点。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本专利技术采用酶发酵法处理原料,再结合超临界CO2提取石荠苧挥发油,具有工艺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得率高、成本低的优点,适于工业化生产。此法现未见相关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酶发酵结合超临界CO2提取石荠苧挥发油的方法,以获得高品质的石荠苧挥发油。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步骤: a.将石荠苧切成l~2cm的小段,加入相当于原料1~2%的复合酶,置于发酵桶中,搅拌,喷洒0.5~1倍的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溶液,密封,于40~50°C发酵5~7天; b.将发酵好的材料加入到超临界CO2萃取仪的萃取釜中,设置萃取压力20~30MPa,萃取温度35~45°C,萃取剂CO2流速15~25kg/h,萃取2~3h,从分离釜中得黄色具有香味的石荠芋挥发油; c.将所得的石荠苧挥发油用乙醚进行纯化,脱去残留的水得到纯石荠苧挥发油。步骤a中所述的复合酶为质量比2:1的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步骤b中所述的分离釜的分离温度为20~30°C,压力为10~15 MPa。步骤c中所述的纯化为乙醚与水按体积比2:1进行萃取3次,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浓缩回收乙醚。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工艺简单,利用复合酶发酵法结合超临界CO2提取石荠苧挥发油,有效地提高了石荠苧挥发油的溶出率,其得率高、产品品质好。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但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下列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将石荠苧切成Icm的小段,加入相当于原料1%的复合酶(纤维素酶与半纤维素酶的质量比为2:1 ),置于发酵桶中,搅拌,喷洒0.5倍的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溶液,密封,于40°C发酵5天;将发酵好的材料加入到超临界CO2萃取仪的萃取釜中,设置萃取压力20MPa,萃取温度35°C,萃取剂CO2流速15kg/h,萃取2h,分离釜的分离温度为20°C,压力为10 MPa,从分离釜中得黄色具有香味的石荠苧挥发油;将所得的石荠苧挥发油乙醚与水按体积比2:1进行萃取3次,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浓缩回收乙醚,得到纯石荠苧挥发油,其得率为1.08%。实施例2: 将石荠苧切成1.5cm的小段,加入相当于原料2%的复合酶(纤维素酶与半纤维素酶的质量比为2:1 ),置于发酵桶中,搅拌,喷洒I倍的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溶液,密封,于45°C发酵7天;将发酵好的材料加入到超临界CO2萃取仪的萃取釜中,设置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40°C,萃取剂CO2流速25kg/h,萃取2.5h,分离釜的分离温度为25°C,压力为13MPa,从分离釜中得黄色具有香味的石荠苧挥发油;将所得的石荠苧挥发油乙醚与水按体积比2:1进行萃取3次,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浓缩回收乙醚,得到纯石荠苧挥发油,其得率为1.25%o实施例3: 将石荠苧切成2cm的小段,加入相当于原料1.5%的复合酶(纤维素酶与半纤维素酶的质量比为2:1),置于发酵桶中,搅拌,喷洒0.8倍的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溶液,密封,于50°C发酵6天;将发酵好的材料加入到超临界CO2萃取仪的萃取釜中,设置萃取压力25MPa,萃取温度45°C,萃取剂CO2流速20kg/h,萃取3h,分离釜的分离温度为30°C,压力为15MPa,从分离釜中得黄色具有香味的石荠苧挥发油;将所得的石荠苧挥发油乙醚与水按体积比2:1进行萃取3次,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浓缩回收乙醚,得到纯石荠苧挥发油,其得率为1.18%ο【主权项】1.,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将石荠苧切成l~2cm的小段,加入相当于原料1~2%的复合酶,置于发酵桶中,搅拌,喷洒0.5~1倍的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溶液,密封,于40~50°C发酵5~7天; b.将发酵好的材料加入到超临界CO2萃取仪的萃取釜中,设置萃取压力20~30MPa,萃取温度35~45°C,萃取剂CO2流速15~25kg/h,萃取2~3h,从分离釜中得黄色具有香味的石荠芋挥发油; c.将所得的石荠苧挥发油用乙醚进行纯化,脱去残留的水得到纯石荠苧挥发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的复合酶为质量比2:1的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的分离釜的分离温度为20~30°C,压力为10~15 MPa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所述的纯化为乙醚与水按体积比2:1进行萃取3次,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浓缩回收乙醚。【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其处理步骤包括:将石荠苧切成1~2cm的小段,加入相当于原料1~2%的复合酶,置于发酵桶中,加入0.5~1倍的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溶液,密封,于40~50℃发酵5~7天,将发酵后的材料加入到超临界CO2萃取仪的萃取釜中进行萃取,然后从分离釜中得到石荠苧挥发油。该法较传统方法具有操作简单、产品外观色泽好、得率高等诸多优点。【IPC分类】A61K36/53, C11B9/02【公开号】CN104928038【申请号】CN201510270104【专利技术人】刘东锋, 杨成东 【申请人】南京泽朗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9月23日【申请日】2015年5月26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石荠苧挥发油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将石荠苧切成1~2cm的小段,加入相当于原料1~2%的复合酶,置于发酵桶中,搅拌,喷洒0.5~1倍的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溶液,密封,于40~50℃发酵5~7天;b.将发酵好的材料加入到超临界CO2萃取仪的萃取釜中,设置萃取压力20~30MPa,萃取温度35~45℃,萃取剂CO2流速15~25kg/h,萃取2~3h,从分离釜中得黄色具有香味的石荠苧挥发油;c.将所得的石荠苧挥发油用乙醚进行纯化,脱去残留的水得到纯石荠苧挥发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东锋杨成东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泽朗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