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露天采场工作面布置
具体设及一种多品级矿石共存的露天 采场工作面布置方法。 技术背景 矿产资源的开发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我国矿产资源总量相对较大,但矿石品质 不高,且同一区域矿石品级分布差别较大。国内外大部分矿山采用露天开采,基于对矿产资 源充分利用的原则,露天矿山对矿石资源利用率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矿石品级种类多、矿 石分布复杂的中大型露天矿山,露天采场中部分低品级矿石不能直接满足生产需求,该部 分矿石一般通过配矿提高其品位进而投入生产。由于常规的工作面布置的推进方式较为简 单,且没有考虑不同品级矿石的搭配问题,在开采低品级矿石时,其他配矿需求的矿石并不 能及时供给,无法快速完成配矿。考虑到短期的经济效益,现有的企业对该部分矿石选择暂 不开采或将其堆积起来,该部分矿石长期堆积于采场内部,十分不利于低品级矿石资源的 充分利用及露天采场的有序推进,同时影响露天采场的作业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克服常规工作面布置的缺陷,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矿石资源的利用 率、促进采场有序推进和提高矿山生产效率的多品级矿石共存的露天采场工作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品级矿石共存的露天采场工作面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面布置方法的具体步骤是:步骤一、制定配矿方案选择采场内配矿的配矿方式,根据露天采场内矿石的品位分布特点,采用线性规划法建立配矿模型,制定低品级矿石的配矿方案;步骤二、布置开段沟和分开段沟根据露天采场内不同品级矿石的分布位置,纵向布置工作线,工作线推进方向垂直于矿体走向;沿矿体走向掘进开段沟(2),开段沟(2)的长度为矿体走向长度的0.9~1倍,开段沟(2)靠近第一低品级矿石分布区域(6);在距离开段沟(2)较远的第二低品级矿石分布区域(11)掘进分开段沟(8),分开段沟(8)垂直于开段沟(2);步骤三、布置工作面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艳章,潘世华,陈小强,柯丽华,叶义成,邹晓甜,张群,张炳涛,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