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鱼赤皮病发酵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092768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23 1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鱼赤皮病发酵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它由苦参10-17份、樟脑10-15份、板蓝根10-15份、穿心莲10-15份、牡丹皮10-15份、大黄10-15份、白芨11-20份和黄柏8-13份组成。该发酵中药组合物可以制备成发酵提取液,其制备方法是:(1)将各中药粉碎过60目筛,按处方量称取混合5-10min;(2)按每50-100g中药混合物加入1000mlPDA液体培养基的比例配备发酵培养基,121℃灭菌20分钟后加入10-20%(w/w)酵母菌发酵,在34-36℃培养24-48小时。其中,所述的PDA液体培养基指的是: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水1000ml;(3)将中药发酵物按照1:1的比例加水稀释,充分搅拌,过滤;(4)浓缩滤液至含生药0.4-0.6g/ml,制得发酵提取液;(5)包装即得成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兽药制剂领域,尤其是。
技术介绍
赤皮病又称出血性腐败病,是由荧光极毛杆菌引起。此病是草、青鱼种和成鱼阶段的主要鱼病之一。病鱼体表局部或大部分出血发炎,鳞片脱落,特别是鱼体两侧及腹部最明显,鳍的基部充血,鳍条末端腐烂似一把破扇子。有时病鱼的肠道也充血发炎。此病流行广泛,而且终年可见,常与烂鳃、肠炎病并发。每当鱼种放养、牵捕或搬运时,由于鱼体受伤,病菌乘机侵入感染而发病。在寒冬季节,鱼体皮肤也可能因冻伤而感染此病。鱼赤皮病已成为危害养鱼业的主要疾病之一,给养鱼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治疗细菌性鱼赤皮病多采用消毒剂联合抗生素治疗。但抗生素和化学药物的长期应用会引起病原菌耐药性和养殖水体中微生态环境失衡等问题,并在水产养殖业中日益凸显。随着绿色养殖模式的推广,抗生素和化学药物的使用在水产养殖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我国中药资源丰富,中药材中不乏具有清热解毒燥湿作用的药物,再利用酵母菌发酵,可改变其中某些中药的毒性、提高药效、加速吸收、改善口味等,可进一步提高药用价值,扩大药物的应用范围。并且中药具有绿色环保、无副作用、安全有效的优势,符合绿色生态养殖理念,因此开发可治疗鱼赤皮病发酵中药组合物是解决此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疗效显著、无药残、安全可靠的治疗鱼赤皮病发酵中药组合物。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发酵中药组合物的配方。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发酵中药的制备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鱼赤皮病的发酵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苦参10-17份、樟脑10-15份、板蓝根10-15份、穿心莲10-15份、牡丹皮10-15份、大黄10-15份、白芨11-20份、黄柏8-13份组成。进一步地,该发酵中药组合物的最佳原料的质量份数如下:苦参15份、樟脑15份、板蓝根10份、穿心莲10份、牡丹皮10份、大黄10份、白芨20份、黄柏10份组成。进一步地,该发酵中药组合物制剂形式可以是发酵提取液。进一步地,该组合物的发酵提取液的制备方法是:(I)将各中药粉碎过60目筛,按处方量称取混合5-10min ; (2)按每50_100g中药混合物加入100mlPDA液体培养基的比例配备发酵培养基,121°C灭菌20分钟后加入10-20% (w/w)酵母菌发酵,在34_36°C培养24-48小时。其中,所述的PDA液体培养基指的是: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水100ml ; (3)将中药发酵物按照1:1的比例加水稀释,充分搅拌,过滤;(4)浓缩滤液至含生药0.4-0.6g/ml,制得发酵提取液;(5)包装即得成品。本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I)本组方依据中药理论,科学配伍,保留了中药方剂辨证论治的组合效应。具有清热解毒、燥湿、凉血消肿、收敛止血的功效。经临床验证治疗鱼赤皮病疗效确切。(2)本专利技术含有的中药成分经过益生菌转化,有利于机体吸收,能提高药效,发酵过程分解毒性,同时也避免了化学药物的致残致畸缺陷,是一种无公害无药残的绿色兽药。(3)本专利技术各中药原料的药理是:苦参:清热燥湿,杀虫;樟脑:除湿杀虫,温散止痛,开窍辟秽;板蓝根:清热解毒;穿心莲:清热解毒,凉血,燥湿;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祛瘀;大黄: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白芨:收敛止血,消肿生肌;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按照中医理论观点,鱼赤皮病是由于鱼体内热毒过盛造成,热湿相遇而迫血妄行,宜选用清热燥湿解毒之中药。配方之中,苦参大苦大寒,清热燥湿,可治湿热出血。樟脑辛热燥烈,可治湿疮溃烂。板蓝根苦寒,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之功效。穿心莲既能清热解毒,又能凉血消痈,可用于治疗火热毒邪诸症。牡丹皮善能清营分、血分实热,因而具有清热凉血止血之功效,可治温病热入营血,迫血妄行所致发斑。大黄苦降,能使上炎之火下泄,又具有清热泻火,凉血止血之功。另外,大黄还具有泻下通便,而导湿热外出之功,可治湿热蕴结之症。白芨质粘味涩,为收敛止血之要药,可用治体内外诸出血证。另外白芨寒凉苦泄,能消散血热之痈肿,还能敛疮生肌。黄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上述八味药配伍使用,具有清热解毒、燥湿、凉血消肿、收敛止血之功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一种治疗鱼赤皮病的中药发酵提取液,各原料的重量份数如下:苦参15份、樟脑15份、板蓝根10份、穿心莲10份、牡丹皮10份、大黄10份、白芨20份、黄柏10份制备而成。其制备方法是:(I)将各中药粉碎过60目筛,按处方量称取混合5min ; (2)按每10g中药混合物加入100mlPDA液体培养基的比例配备发酵培养基,121°C灭菌20分钟后加入20% (w/w)酵母菌发酵,在36°C培养24小时。其中,所述的PDA液体培养基指的是: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水100ml ; (3)将中药发酵物按照1:1的比例加水稀释,充分搅拌,过滤;(4)浓缩滤液至含生药0.5g/ml,制得发酵提取液;(5)包装即得成品。实施例2一种治疗鱼赤皮病的中药发酵提取液,各原料的重量份数如下:苦参10份、樟脑12份、板蓝根15份、穿心莲12份、牡丹皮15份、大黄12份、白芨11份、黄柏13份制备而成。其制备方法是:(I)将各中药粉碎过60目筛,按处方量称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鱼赤皮病发酵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苦参10‑17份、樟脑10‑15份、板蓝根10‑15份、穿心莲10‑15份、牡丹皮10‑15份、大黄10‑15份、白芨10‑15份、黄柏10‑15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荟芬何志霞贾庆红王郁刘强赵光伟刘毅斌
申请(专利权)人:天农大天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