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灯串自动扭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079937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8 15: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扭线装置,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生产灯串只能通过人工生产,工人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不利于批量化生产的缺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灯串自动扭线装置,包括有减速电机Ⅰ、旋转机构、卷线机构、丝杠、夹具Ⅰ、螺母、夹具Ⅱ、联轴器Ⅱ、减速电机Ⅱ、控制系统、减速电机Ⅲ、联轴器Ⅰ、联轴器Ⅲ和毛刷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旋转机构通过设置连接件Ⅰ和弹簧触片,并保持弹簧触片和导体环的接触,实现了减速电机Ⅲ在旋转过程中,始终能保持通电状态而不会是接进来的电线因为旋转而打结缠绕;(2)通过灯串自动扭线装置,实现了自动扭线,大幅缩短了生产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使得工人劳动强度低,适合批量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扭线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灯串自动扭线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用彩灯来装饰街道和城市建筑物,或者作为节日营造气氛的装饰物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彩灯设置在彩灯装饰线上,彩灯装饰线俗称灯串,是通过将一根光滑电线与一根小灯泡等间距分布的电线缠绕在一起组成的,由于其丰富的灯光色彩,低廉的造价以及控制简单等特点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有技术中,生产彩灯装饰线(灯串)是通过人工手动完成,操作步骤为取线、打结,然后挂在电机钩上,电机启动,进行扭线工作;当完成扭线后,工人手工折起,捆绑彩灯装饰线。由于采用人工方式进行灯串的操作作业,工人的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不利于批量化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 I)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生产灯串只能通过人工生产,工人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不利于批量化生产的缺点,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灯串自动扭线装置,以达到灯串自动扭线,大幅缩短生产时间,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的目的。(2)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灯串自动扭线装置,包括有减速电机1、旋转机构、卷线机构、丝杠、夹具1、螺母、夹具I1、联轴器I1、减速电机I1、控制系统、减速电机II1、联轴器1、联轴器III和毛刷圈;所述减速电机I通过联轴器I与旋转机构连接,所述旋转机构上安装有减速电机III和夹具I,卷线机构通过联轴器III与减速电机III连接;旋转机构的下方设置有丝杠,丝杠上安装有螺母,螺母上设置有夹具II ;丝杠通过联轴器II与减速电机II连接,减速电机II上方设置有毛刷圈;减速电机1、减速电机I1、减速电机II1、夹具I和夹具II与控制系统连接;所述卷线机构包括有主心内架、横杆、外架、吊钩、钩子、弹簧和把手;主心内架竖直设置,主心内架通过横杆与2个外架连接,外架与主心内架之间不平行;外架上设有钩子和把手;弹簧、吊钩的一端与外架连接,弹簧、吊钩的另一端与主心内架连接;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有连接件1、连接件I1、支架和连接件III;所述支架为“门”字形,包括有直杆1、直杆II和横向架;连接件I设置在直杆I上,直杆I上设置有固定连接孔,联轴器I固定连接在直杆I上的固定连接孔;横向架上设有电机安装块,所述减速电机III倒立安装在电机安装块上,电机安装块下方设置有连接件II ;直杆II上设有通孔I,连接件III通过通孔I与直杆II连接;所述连接件III上设置有夹具I ;所述连接件I为中空环形,外表面套有绝缘材料,绝缘材料外表面套接有导体环,连接件I上方设置有接电源装置,接电源装置下方设置有弹簧触片,弹簧触片与导体环接触,导体环通过弹簧触片与接电源装置连接;所述支架上布置有导线,导体环通过导线与减速电机III连接。优选地,所述外架与主心内架之间的夹角为5° -10°,有利于卷线过程中灯串不易从卷线机构中脱出,影响卷线效果。优选地,所述2个外架之间的距离为灯串两相邻灯泡之间距离的0.9-1倍。优选地,所述减速电机1、减速电机II和减速电机III为步进电机或者伺服电机。本技术的有益优选地,所述把手为“L”形,便于取下卷好的灯串线。优选地,所述旋转机构和卷线机构的材料为铝。优选地,所述控制系统为PLC控制系统。工作原理:初始时,将光滑电线与小灯泡等间距分布的电线打结,穿过毛刷圈、夹具1、夹具II和连接件III,悬挂在卷线机构的钩子上,螺母初始时停放在靠近减速电机II的丝杠上。夹具I松开,夹具II夹紧,控制系统控制减速电机II反向慢速旋转,使得两条电线处于拉紧状态为止。然后,减速电机I开始旋转,将光滑电线与小灯泡等间距分布的电线经过旋转而扭结在一起,当扭接好后,减速电机I停止,减速电机II和减速电机III开始转动,减速电机II带动丝杠转动,使得螺母向卷线机构方向移动,减速电机III转动带动卷线机构转动,使得扭好的线卷起来。当螺母运行到靠近卷线机构(左极限位置)时,减速电机II和减速电机III停止转动,夹具I夹紧灯串线,夹具II松开,减速电机II开始反转,使夹具II返回靠近减速电机II(右极限位置)时,夹具II夹紧,依次循环直到灯串线全部被卷起,当灯串线卷好了以后,通过握住把手,就可以把卷好的灯串线取下来。(3)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I)在旋转机构中,通过设置连接件I和弹簧触片,并保持弹簧触片和导体环的接触,实现了减速电机III在旋转过程中,始终能保持通电状态而不会是接进来的电线因为旋转而打结缠绕。(2)本技术采用毛刷圈,既保护了灯串上的灯泡不易损坏,又在送线时对灯串线起了重要的支撑拉紧作用。(3)在本技术中,外架与主心内架之间形成的夹角,有利于卷线过程中灯串线不易从卷线机构中脱出,影响卷线效果,提高卷线的效率。(4)本技术通过灯串自动扭线装置,实现了自动扭线,大幅缩短了生产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使得工人劳动强度低,适合批量化生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卷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旋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为:1_减速电机I,2-旋转机构,3-卷线机构,4-丝杠,5-夹具I,6-螺母,7-夹具II,8-联轴器II,9-减速电机II,10-控制系统,11-减速电机III,12-联轴器I,13-联轴器III,14-毛刷圈,21-连接件I,211-导体环,212-弹簧触片,213-接电源装置,214-固定连接孔,22-直杆I,23-连接件II,24-电机安装块,25-支架,26-横向架,27-连接件III,28-直杆II,29-通孔I,30-主心内架,31-外架,32-吊钩,33-钩子,34-弹簧,35-把手,36-横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一种灯串自动扭线装置,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有减速电机I 1、旋转机构2、卷线机构3、丝杠4、夹具I 5、螺母6、夹具II 7、联轴器II 8、减速电机II 9、控制系统10、减速电机III 11、联轴器I 12、联轴器III 13和毛刷圈14 ;所述减速电机I I通过联轴器I 12与旋转机构2连接,所述旋转机构2上安装有减速电机III 11和夹具I 5,卷线机构3通过联轴器III 13与减速电机III 11连接;旋转机构2的下方设置有丝杠4,丝杠4上安装有螺母6,螺母6上设置有夹具II 7 ;丝杠4通过联轴器II 8与减速电机II 9连接,减速电机II 9上方设置有毛刷圈14 ;减速电机I 1、减速电机II 9、减速电机III 11、夹具I 5和夹具II 7与控制系统10连接。所述卷线机构3包括有主心内架30、横杆36、外架31、吊钩32、钩子33、弹簧34和把手35 ;主心内架30竖直设置,主心内架30通过横杆36与2个外架31连接,2个外架31之间的距离为灯串两相邻灯泡之间距离的0.9倍;外架31与主心内架30之间不平行,外架31与主心内架30之间的夹角为5° ;外架31上设有钩子33和把手35 ;弹簧34、吊钩32的一端与外架31连接,弹簧34、吊钩32的另一端与主心内架30连接。所述旋转机构2包括有连接件I 21、连接件II 23、支架25和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灯串自动扭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减速电机Ⅰ(1)、旋转机构(2)、卷线机构(3)、丝杠(4)、夹具Ⅰ(5)、螺母(6)、夹具Ⅱ(7)、联轴器Ⅱ(8)、减速电机Ⅱ(9)、控制系统(10)、减速电机Ⅲ(11)、联轴器Ⅰ(12)、联轴器Ⅲ(13)和毛刷圈(14);所述减速电机Ⅰ(1)通过联轴器Ⅰ(12)与旋转机构(2)连接,所述旋转机构(2)上安装有减速电机Ⅲ(11)和夹具Ⅰ(5),卷线机构(3)通过联轴器Ⅲ(13)与减速电机Ⅲ(11)连接;旋转机构(2)的下方设置有丝杠(4),丝杠(4)上安装有螺母(6),螺母(6)上设置有夹具Ⅱ(7);丝杠(4)通过联轴器Ⅱ(8)与减速电机Ⅱ(9)连接,减速电机Ⅱ(9)上方设置有毛刷圈(14);减速电机Ⅰ(1)、减速电机Ⅱ(9)、减速电机Ⅲ(11)、夹具Ⅰ(5)和夹具Ⅱ(7)与控制系统(10)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丽荣程铁栋郭伟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理工大学杨丽荣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