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大巷降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078924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8 14: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运输大巷降尘装置,属于井下运输降尘技术领域,包括总水管,巷道顶部间隔布置若干拱形的第一支管、第二支管,第一支管及第二支管上间隔布置有喷雾头,第一支管均与第一分水管相连,第二支管均与第二分水管相连,第一支管及第二支管连接至总水管,第一支管上安装第一电磁阀,第二支管上安装第二电磁阀,第二支管顶部水平段为金属管,竖向段为软管,第二支管通过支架上的滚珠沿巷道侧壁滚动,支架下方连接推杆,推杆底部连接摇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在喷砼时进行降尘,保护环境,保证运输视线清楚,防止矽肺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运输大巷降尘装置,属于井下运输降尘

技术介绍
井下运输大巷,会因为井下沿脉和矿房喷砼和运输矿石、岩石,会出现大量粉尘,造成数十米,甚至百米空气污染,视野极差,粉尘严重,不仅危害矿工生命,引发矽肺病,在模糊的环境中也容易出现安全问题。并且,喷砼完毕后,巷道和风水管路、电缆、照明线、灯泡等巷道布置的事物,全部挂上一层灰尘,既不美观,长期也是一种安全隐患,甚至扬尘达到一定浓度会引起爆炸,所以降尘极其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运输大巷降尘装置,能够在喷砼时进行降尘,保护环境,保证运输视线清楚,防止矽肺病。本技术所述的运输大巷降尘装置,包括总水管,巷道顶部间隔布置若干拱形的第一支管、第二支管,第一支管及第二支管上间隔布置有喷雾头,第一支管均与第一分水管相连,第二支管均与第二分水管相连,第一支管及第二支管连接至总水管,第一支管上安装第一电磁阀,第二支管上安装第二电磁阀,第二支管顶部水平段为金属管,竖向段为软管,第二支管通过支架上的滚珠沿巷道侧壁滚动,支架下方连接推杆,推杆底部连接摇柄。设置第一支管、第二支管两组支管,可根据情况进行单组支管喷雾、交替喷雾或者全开喷雾,起到最佳降尘效果,同时节约资源。第二支管竖向段设为软管,可通过滚珠整体移动第二支管的位置,弥补喷雾空间上的不足,提高效果。所述的巷道顶部设有向下的固定杆,固定杆端部安装粉尘浓度感应器。使用时,粉尘浓度感应器自动感应巷道中的浓度,当达到设定值时,根据程序开启第一电磁阀及/或第二电磁阀,通过第一支管与第二支管的喷雾头进行喷雾降尘,根据降尘效果,可交替开启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同时,可通过转动摇柄,调整推杆及支架的位置,使第二支管组沿巷道顶部移动,弥补空间上的不足,实现最佳降尘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运输大巷降尘装置简单易行,成本低,降尘效果好,设备轻便,维修方便,简单易操作、节省人力物力;设置第一支管、第二支管两组支管,可根据情况进行单组支管喷雾、交替喷雾或者全开喷雾,起到最佳降尘效果,同时节约资源;第二支管竖向段设为软管,可通过滚珠整体移动第二支管的位置,弥补喷雾空间上的不足,提高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俯视不意图;图中:1、总水管;2、第一电磁阀;3、第一分水管;4、第二电磁阀;5、第二分水管;6、第一支管;7、喷雾头;8、固定杆;9、粉尘浓度感应器;10、巷道;11、摇柄;12、第二支管;13、滚珠;14、推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2所示,本运输大巷降尘装置,包括总水管1,其特征在于:巷道10顶部间隔布置若干拱形的第一支管6、第二支管12,第一支管6及第二支管12上间隔布置有喷雾头7,第一支管6均与第一分水管3相连,第二支管12均与第二分水管5相连,第一支管6及第二支管12连接至总水管I,第一支管6上安装第一电磁阀2,第二支管12上安装第二电磁阀4,第二支管12顶部水平段为金属管,竖向段为软管,第二支管12通过支架上的滚珠13沿巷道10侧壁滚动,支架下方连接推杆14,推杆14底部连接摇柄11。巷道10顶部设有向下的固定杆8,固定杆8端部安装粉尘浓度感应器9。工作过程:使用时,粉尘浓度感应器9自动感应巷道中的浓度,当达到设定值时,根据程序开启第一电磁阀2及/或第二电磁阀4,通过第一支管6与第二支管12的喷雾头7进行喷雾降尘,根据降尘效果,可交替开启第一电磁阀2、第二电磁阀4。同时,可通过转动摇柄11,调整推杆14及支架的位置,使第二支管12组沿巷道10顶部移动,弥补空间上的不足,实现最佳降尘效果。【主权项】1.一种运输大巷降尘装置,包括总水管(I),其特征在于:巷道(10)顶部间隔布置若干拱形的第一支管(6)、第二支管(12),第一支管(6)及第二支管(12)上间隔布置有喷雾头(7),第一支管(6)均与第一分水管(3)相连,第二支管(12)均与第二分水管(5)相连,第一支管(6)及第二支管(12)连接至总水管(I),第一支管(6)上安装第一电磁阀(2),第二支管(12)上安装第二电磁阀(4),第二支管(12)顶部水平段为金属管,竖向段为软管,第二支管(12)通过支架上的滚珠(13)沿巷道(10)侧壁滚动,支架下方连接推杆(14),推杆(14)底部连接摇柄(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大巷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巷道(10)顶部设有向下的固定杆(8),固定杆(8)端部安装粉尘浓度感应器(9)。【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运输大巷降尘装置,属于井下运输降尘
,包括总水管,巷道顶部间隔布置若干拱形的第一支管、第二支管,第一支管及第二支管上间隔布置有喷雾头,第一支管均与第一分水管相连,第二支管均与第二分水管相连,第一支管及第二支管连接至总水管,第一支管上安装第一电磁阀,第二支管上安装第二电磁阀,第二支管顶部水平段为金属管,竖向段为软管,第二支管通过支架上的滚珠沿巷道侧壁滚动,支架下方连接推杆,推杆底部连接摇柄。本技术能够在喷砼时进行降尘,保护环境,保证运输视线清楚,防止矽肺病。【IPC分类】E21F5/04【公开号】CN204646302【申请号】CN201520355213【专利技术人】张纪伟, 李庆教, 陈传伟 【申请人】山东华联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9月16日【申请日】2015年5月28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运输大巷降尘装置,包括总水管(1),其特征在于:巷道(10)顶部间隔布置若干拱形的第一支管(6)、第二支管(12),第一支管(6)及第二支管(12)上间隔布置有喷雾头(7),第一支管(6)均与第一分水管(3)相连,第二支管(12)均与第二分水管(5)相连,第一支管(6)及第二支管(12)连接至总水管(1),第一支管(6)上安装第一电磁阀(2),第二支管(12)上安装第二电磁阀(4),第二支管(12)顶部水平段为金属管,竖向段为软管,第二支管(12)通过支架上的滚珠(13)沿巷道(10)侧壁滚动,支架下方连接推杆(14),推杆(14)底部连接摇柄(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纪伟李庆教陈传伟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华联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