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板转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069085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8 0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板转移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基板转移装置不能实现基板的倒角和翻转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板转移装置,由于旋转架能相对于支撑梁作旋转运动,且支撑梁能相对于支撑本体作旋转运动;所以当旋转架上设有基板时能够带动基板进行旋转或翻转运动,实现基板的转移和倒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具体地,涉及一种基板转移装置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液晶面板制造工艺复杂,一张基板需要经过多条生产线上加工,此过程中因设备调试、基板检查、故障处理等原因需要将基板取出或转移。因基板大、薄、轻的特点,现有技术已有能够转移基板的装置。图1为现有的基板转移装置结构图,主要包括支撑本体I和与支撑本体I连接的并能在支撑本体I的立面11上上下移动的移动支架2 ;立面11与底面12连接并获得支撑;移动支架2包括用于将移动支架2连接至立面11上的支撑轴14,并可以通过第一升降单元带动支撑轴14在立面11上上下移动,应当理解的,第一升降单元可以包括齿轮皮带、摇杆齿轮和带有齿面的平面板,摇杆齿轮带动齿轮皮带转动,齿轮皮带带动平面板上升或下降。立面11上设有导轨13,导轨13与平面板相扣保证上下移动的稳定性,升降单元与支撑轴14连接,从而带动支撑轴14上升或下降。第一升降单元也可以采用其它形式。基板转移装置还包括与移动支架2配合的取放支架3,取放支架3设置在与基板传输支撑架4对应处,当需要对位于传输支撑架4上的基板进行取放时,取放支架3有第二升降单元升起从传输支撑架4下方将基板托起,此时,移动支架2由支撑本体I带动进入取放支架2的下方的对应位置,然后,第一升降单元将移动支架2升起,移动支架2托起放置在取放支架3的基板,然后可以将支撑本体I移动,将基板采用上述类似的方法放置于其他设备上,应当理解的是,其它设备上也需要配置取放支架3和第二升降单元,理解的是,第二升降单元可以采用气缸或液压缸驱动,具体可以视情况选择。移动支架2成叉子状,在取放支架3上只能进行单一方向的取放动作,即叉子长度方向上进行取放(宽度方向上不能)。然而在液晶面板制造生产线内,基板在各设备里加工时其相对位置(倒角)必须符合设定的要求,因此当需要把基板从一个设备取出放到另一个设备时,有时需要改变基板的倒角位置或者使基板进行翻转,上述的基板转移装置无法实现该功能,只能借助专门的辅助设备(翻转机)或人工手动旋转或翻转,这在品质和安全方面都是很大的隐患。借助于专利技术装置,以上问题即可迎刃而解。
技术实现思路
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板转移装置,包括:包括支撑本体和与支撑本体连接的移动支架;及用于与所述移动支架配合完成基板取放的取放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支架包括与所述支撑本体可旋转连接的支撑梁;所述移动支架还包括与所述支撑梁可旋转连接的旋转架;所述旋转架用于带动基板在旋转架所在的平面旋转;所述支撑梁带动位于所述旋转架上的基板作翻转运动。优选的,所述支撑梁通过第一旋转轴与所述支撑本体连接。优选的,所述旋转架通过第二旋转轴与所述支撑梁连接。优选的,所述旋转架能沿所述支撑梁的长度方向移动用于调节所述旋转架与所述支撑本体之间的距离。优选的,所述支撑梁的长度方向上设有滑槽;所述第二旋转轴的一端能与所述滑槽相配合并沿所述滑槽移动。优选的,所述滑槽还包括位于支撑梁内部的宽度方向上的扩张部;所述第二旋转轴包括与上述扩张部相配合的膨胀部。优选的,所述第一旋转轴在所述旋转架与所述支撑梁之间设有第一定位盘;所述第一定位盘包括沿其圆周方向设置的多个定位槽;在所述支撑梁长度方向上设有第一定位杆,所述第一定位杆通过伸缩进出所述定位槽中完成所述第一旋转轴角度的控制。优选的,所述第二旋转轴在所述支撑本体与所述支撑梁之间设有第二定位盘;所述第二定位盘包括沿其圆周方向设置的多个定位槽;在所述支撑本体上设有第二定位杆,所述第二定位杆通过伸缩进出所述定位槽中完成所述第二旋转轴角度的控制。优选的,所述第一定位杆和所述第二定位杆上设有弹性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定位杆和所述第二定位杆朝向所述第一定位槽或第二定位槽方向施加作用力。优选的,所述旋转架包括主支撑杆和与所述主支撑杆垂直设置的次支撑杆;所述旋转架以与所述第二旋转轴的连接点为中点对称设置。优选的,所述次支撑杆上设有多个吸附部;所述吸附部用于吸附所述基板。优选的,所述取放支架包括用于放置基板的顶面;和围绕所述顶面的周侧面;所述周侧面中的至少一个侧面与所述顶面的共同边设有缺口,所述缺口用于使所述支撑梁从所述取放支架中升起。优选的,所述顶面的相对两侧边各包括一组间隔设置顶杆;两组顶杆之间设有间隙,所述间隙用于使所述主支撑杆从所述取放支架中升起;所述每组顶杆包括多个平行间隔布置在所述的顶面内的顶杆;相邻所述顶杆之间设有间隔区用于使所述次支撑杆从所述取放支架中升起。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板转移装置由于旋转架能相对于支撑梁作旋转运动,且支撑梁能相对于支撑本体作旋转运动;所以当旋转架上设有基板时能够带动基板进行旋转或翻转运动,实现基板的转移和倒角。【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基板转移装置结构不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基板转移装置中旋转架与支撑梁平行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基板转移装置中旋转架与支撑梁垂直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基板转移装置中旋转架与支撑梁垂直,且旋转架翻转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基板转移装置的滑槽和第二旋转轴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基板转移装置的定位杆和定位盘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基板转移装置的移动支架和取放支架的配合结构示意图(短边取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基板转移装置的移动支架和取放支架的配合结构示意图(长边取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基板转移装置的取放支架从传输支撑架中升起的结构示意图(长边取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基板转移装置的移动支架和取放支架的配合结构俯视示意图(短边取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基板转移装置的取放支架从传输支撑架中升起的结构俯视示意图(长边取放);其中,1.支撑本体;1L立面;12.底面;13.导轨;14.支撑轴;2.移动支架;21.支撑梁;212.滑槽;2121.扩张部;3.取放支架;31.顶面;311.顶杆;312.间隙;313.间隔区;32.周侧面;321.缺口;4.传输支撑架;22.旋转架;221.主支撑杆;222.次支撑杆;2221.吸附部;5.第一旋转轴;6.第二旋转轴;61.膨胀部;7.第一定位盘;8.第二定位盘;9.定位槽;10.定位杆;101.定位端头;102.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如图2-1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板转移装置,包括:包括支撑本体I和与支撑本体I连接的移动支架2 ;及用于与所述移动支架2配合完成基板取放的取放支架3 ;所述移动支架2包括与所述支撑本体I可旋转连接的支撑梁21 ;所述移动支架2还包括与所述支撑梁21可旋转连接的旋转架22 ;所述旋转架22用于带动基板在旋转架22所在的平面旋转;所述支撑梁21带动位于所述旋转架22上的基板作翻转运动。本实施例提供的基板转移装置由于旋转架能相对于支撑梁作旋转运动,且支撑梁能相对于支撑本体作旋转运动;所以当旋转架上设有基板时能够带动基板进行旋转或翻转运动,实现基板的转移和倒角。应当理解的是,如图2所示,支撑本体I还可以包括立面11,移动支架2与支撑本体I连接的并能立面11上上下移动;立面11与底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板转移装置,包括:包括支撑本体和与支撑本体连接的移动支架;及用于与所述移动支架配合完成基板取放的取放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支架包括与所述支撑本体可旋转连接的支撑梁;所述移动支架还包括与所述支撑梁可旋转连接的旋转架;所述旋转架用于带动基板在旋转架所在的平面旋转;所述支撑梁带动位于所述旋转架上的基板作翻转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宣李芳明高亚东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