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但不限于显示,尤指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屏占比(即实际显示区域的面积在显示侧总面积中的占比)”已成为显示装置追求的外观特性之一。基于美观程度及视角效果等方面的考虑,极致窄边框甚至全屏显示成为显示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然而,显示装置下边框的屏幕存在容易破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能够解决显示装置下边框的屏幕容易破碎的问题。
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包括:胶框、显示基板、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和至少一个底板;所述底板包括底壁和设置在所述底壁上的第一侧壁;所述胶框设置在所述底壁远离所述第一侧壁的一侧;所述显示基板位于所述胶框和所述第一侧壁远离所述底壁的一侧;所述显示基板包括相对设置的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所述彩膜基板面向所述底壁;在垂直于所述显示基板的方向上,靠近所述第一侧壁一侧的所述彩膜基板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阵列基板的正投影范围内;所述彩膜基板与所述胶框连接;所述第一支撑部与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胶框、显示基板、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和至少一个底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远离所述底壁的一侧表面为第一支撑面,所述第一支撑面与所述底壁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第二支撑部远离所述底壁的一侧表面为第二支撑面,所述第二支撑面与所述底壁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彩膜基板与所述胶框通过第一粘胶层连接,所述彩膜基板与所述第二支撑面通过第二粘胶层连接,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第一支撑面通过第三粘胶层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胶框、显示基板、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和至少一个底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远离所述底壁的一侧表面为第一支撑面,所述第一支撑面与所述底壁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第二支撑部远离所述底壁的一侧表面为第二支撑面,所述第二支撑面与所述底壁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彩膜基板与所述胶框通过第一粘胶层连接,所述彩膜基板与所述第二支撑面通过第二粘胶层连接,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第一支撑面通过第三粘胶层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集成电路,所述集成电路与所述阵列基板绑定连接,所述集成电路在所述底壁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三粘胶层在所述底壁上的正投影的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第一偏光片和第二偏光片中的至少之一,所述第一偏光片设置在所述彩膜基板靠近所述底壁的一侧,所述第二偏光片设置在所述阵列基板远离所述底壁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显示基板的方向上,靠近所述胶框一侧的所述第一偏光片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彩膜基板的正投影范围内;所述第一粘胶层设置为将所述彩膜基板、所述第一偏光片与所述胶框连接,所述第二粘胶层设置为将所述第一偏光片与所述胶框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光学组件和光源;所述光源设置在靠近所述第一侧壁一侧的所述底壁上,所述光学组件设置为将来自所述光源的光线入射到所述显示基板。
8.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金超,曹杰,汤兵兵,龚庸才,黄炯,张恒,韩学峰,于迎春,解亚杰,祝青,朱孝菲,李姗姗,徐成义,徐学磊,余江,孙月,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