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梁文辉专利>正文

二通管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50675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3 17: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二通管道,包括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所述第一排水管与第二排水管平行并列设置,所述第一排水管底部位于第二排水管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的末端底部设置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凸出于第一连接段下端面,所述第一连接段的底面为一平面,位于第二排水管的上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二连接段位于第一连接段的下端面,所述第二连接段上端正对出水管位置设置有一第一进水口,所述出水管卡装于该第一进水口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时上下管道不直接连接,错开连接,可解决下端有障碍物的情况,有效避开障碍物,且将污水跟颗粒分开,物体颗粒可回收也可排入第二排水管,不会出现堵塞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二通管道
技术介绍
水管在布置时,通常会遇到障碍物,特别是直的水管,如果一根水管下端要接一水管,而正好有一障碍物,此时这种结构的管道则不能实现布置,需要将障碍物去除,且现有的管道都是一体式,污水跟固体颗粒都是直接排放,量大时容易堵塞水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不会出现堵塞的二通管道。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二通管道,包括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所述第一排水管与第二排水管平行并列设置,所述第一排水管底部位于第二排水管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的末端底部设置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凸出于第一连接段下端面,所述第一连接段的底面为一平面,位于第二排水管的上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二连接段位于第一连接段的下端面,所述第二连接段上端正对出水管位置设置有一第一进水口,所述出水管卡装于该第一进水口内,所述第一排水管内设置有第一排水通道,所述第二排水管内设置有第二排水通道,第一排水通道与第二排水通道通过第一连接段与第二连接段导通,所述第一连接段的上端与第二连接段的下端均设置一卡槽,卡槽内安装一卡箍,所述第一连接段与第二连接段通过卡箍锁紧。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段的下端设置一第一排污管,所述第一排污管的下端设置有第二排污管,所述第一排污管与第二排污管间通过螺纹锁紧连接,所述第二排污管的另一端设置于第二排水管右侧的第二进水孔内,第二排污管的末端与第二排水通道的内壁平齐,第二排污管的下端开口端呈喇叭口状。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排水管的底部开口,开口端安装一收纳腔,所述收纳腔外壁设置外螺纹,所述第一排水管底部开口端设置内螺纹。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段的中间设置有一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位于出水管的一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时上下管道不直接连接,错开连接,可解决下端有障碍物的情况,有效避开障碍物,且将污水跟颗粒分开,物体颗粒可回收也可排入第二排水管,不会出现堵塞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的编码分别为为第一排水管,2为第一连接段,3为过滤网,4为卡箍,5为第二连接段,6为第二排水管,7为出水管,8为第二排污管,9为第一排污管,10为收纳腔。【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二通管道,包括第一排水管I和第二排水管6,所述第一排水管I与第二排水管6平行并列设置,所述第一排水管I底部位于第二排水管6 —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段2,所述第一连接段2的末端底部设置出水管7,所述出水管7凸出于第一连接段2下端面,所述第一连接段2的底面为一平面,位于第二排水管6的上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段5,所述第二连接段5位于第一连接段2的下端面,所述第二连接段5上端正对出水管7位置设置有一第一进水口,所述出水管7卡装于该第一进水口内,所述第一排水管I内设置有第一排水通道,所述第二排水管6内设置有第二排水通道,第一排水通道与第二排水通道通过第一连接段2与第二连接段5导通,所述第一连接段2的上端与第二连接段5的下端均设置一卡槽,卡槽内安装一卡箍4,所述第一连接段2与第二连接段5通过卡箍4锁紧。如图1所示,第一连接段2的下端设置一第一排污管9,所述第一排污管9的下端设置有第二排污管8,所述第一排污管9与第二排污管8间通过螺纹锁紧连接,所述第二排污管8的另一端设置于第二排水管6右侧的第二进水孔内,第二排污管的末端与第二排水通道的内壁平齐,第二排污管的下端开口端呈喇叭口状。如图1所示,第一排水管I的底部开口,开口端安装一收纳腔10,所述收纳腔10外壁设置外螺纹,所述第一排水管I底部开口端设置内螺纹;第一连接段2的中间设置有一过滤网3,所述过滤网3位于出水管7的一侧。使用时,污水下来时通过第一排水管I直接冲击底部的收纳腔10,然后固定颗粒在收纳腔10内沉淀,污水满上来通过第一连接段2和第二连接段5进入到第二排水管内,通过过滤网3过滤固体颗粒,固体颗粒则通过第一排污管9和第二排污管8排入到第二排水管6的第二排水通道内,实现分离排放,减少堵塞的情况,且是并排设置,有效解决障碍物的问题。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时上下管道不直接连接,错开连接,可解决下端有障碍物的情况,有效避开障碍物,且将污水跟颗粒分开,物体颗粒可回收也可排入第二排水管,不会出现堵塞的情况。【主权项】1.一种二通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排水管(I)和第二排水管(6),所述第一排水管(I)与第二排水管(6)平行并列设置,所述第一排水管(I)底部位于第二排水管(6) —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段(2),所述第一连接段(2)的末端底部设置出水管(7),所述出水管(7)凸出于第一连接段(2)下端面,所述第一连接段(2)的底面为一平面,位于第二排水管(6)的上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段(5),所述第二连接段(5)位于第一连接段(2)的下端面,所述第二连接段(5)上端正对出水管(7)位置设置有一第一进水口,所述出水管(7)卡装于该第一进水口内,所述第一排水管(I)内设置有第一排水通道,所述第二排水管(6)内设置有第二排水通道,第一排水通道与第二排水通道通过第一连接段(2)与第二连接段(5)导通,所述第一连接段(2)的上端与第二连接段(5)的下端均设置一卡槽,卡槽内安装一卡箍(4),所述第一连接段(2)与第二连接段(5)通过卡箍(4)锁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通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段(2)的下端设置一第一排污管(9),所述第一排污管(9)的下端设置有第二排污管(8),所述第一排污管(9)与第二排污管(8)间通过螺纹锁紧连接,所述第二排污管(8)的另一端设置于第二排水管(6)右侧的第二进水孔内,第二排污管(8)的末端与第二排水通道的内壁平齐,第二排污管(8)的下端开口端呈喇叭口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通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水管(I)的底部开口,开口端安装一收纳腔(10),所述收纳腔(10)外壁设置外螺纹,所述第一排水管(I)底部开口端设置内螺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通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段(2)的中间设置有一过滤网(3),所述过滤网(3)位于出水管(7)的一侧。【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二通管道,包括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所述第一排水管与第二排水管平行并列设置,所述第一排水管底部位于第二排水管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的末端底部设置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凸出于第一连接段下端面,所述第一连接段的底面为一平面,位于第二排水管的上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二连接段位于第一连接段的下端面,所述第二连接段上端正对出水管位置设置有一第一进水口,所述出水管卡装于该第一进水口内。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时上下管道不直接连接,错开连接,可解决下端有障碍物的情况,有效避开障碍物,且将污水跟颗粒分开,物体颗粒可回收也可排入第二排水管,不会出现堵塞的情况。【IPC分类】E03C1/122【公开号】CN204626557【申请号】CN201520179517【专利技术人】梁文辉 【申请人】梁文辉【公开日】2015年9月9日【申请日】2015年3月24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二通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排水管(1)和第二排水管(6),所述第一排水管(1)与第二排水管(6)平行并列设置,所述第一排水管(1)底部位于第二排水管(6)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段(2),所述第一连接段(2)的末端底部设置出水管(7),所述出水管(7)凸出于第一连接段(2)下端面,所述第一连接段(2)的底面为一平面,位于第二排水管(6)的上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段(5),所述第二连接段(5)位于第一连接段(2)的下端面,所述第二连接段(5)上端正对出水管(7)位置设置有一第一进水口,所述出水管(7)卡装于该第一进水口内,所述第一排水管(1)内设置有第一排水通道,所述第二排水管(6)内设置有第二排水通道,第一排水通道与第二排水通道通过第一连接段(2)与第二连接段(5)导通,所述第一连接段(2)的上端与第二连接段(5)的下端均设置一卡槽,卡槽内安装一卡箍(4),所述第一连接段(2)与第二连接段(5)通过卡箍(4)锁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文辉
申请(专利权)人:梁文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