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船体建造工艺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为铝合金船整体翻身建造成型后实施船体翻身上船台所设计的一种特殊工装。
技术介绍
目前,采用翻身建造的船体或船体分段,在制造完毕实施翻身吊装上船台时,主要有以下几种实现方式吊带捆绑和在船体上设置翻身吊耳。铝合金的机械强度与普通钢材相仿,但是其弹性模量约只有钢的三分之一,铝合金船体自身的刚性就较差,在外力作用下较之钢质船更容易产生变形。若采用吊带捆绑方式,由于需要绑扎紧固,稍松则绑扎带容易滑动,过紧则易伤及船体;如果船体结构线型非常复杂,则不利于绑扎工作的实施;整个翻身过程的平稳性较难控制,重心不易控制,操作灵活性并不十分理想,安全系数也偏低。对于整体翻身的铝合金船来说,利用此翻身方式不太适宜。若在船体上设置翻身吊耳,对于钢质船而言,无论是总段还是分段,只要起吊能力和场地允许,只需对总段或分段稍作加强,用钢质吊耳即可实施翻身。但铝合金船体由于其焊缝强度仅为125N/mm2,铝质吊耳焊缝的承载强度难以满足船体翻身的强度和刚度要求。对于小的铝合金船体分段,翻身重量较轻,基本上还可以利用铝质吊耳来翻身;但对于船体重量数十吨乃至近百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铝合金船整体翻身架,是由两根上横梁(1)、两根下横梁(6)、四根立柱(5)和四根纵梁(2)构成的六面体框架,其特征是:在六面体框架的八个顶点处各设有吊耳(7),框架的内侧设有用于固定船体的耳板(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广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