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袁绍鑫专利>正文

蜂窝式防沉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4482 阅读:2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蜂窝式防沉船,包括有船体(1)和船舱(2),其特征在于:船体(1)最大吃水线以下的壳体(3)内侧或外侧设置了多个彼此相邻且又彼此密闭的密封腔体(4)。(*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船,特别是一种能够避免船体沉没的船。(二)、技术背景现有的船只一般是单层船底或船舷的结构。这种结构的船只一旦受到碰撞、触礁等外界冲击时,船底或船舷就会穿洞,船只穿洞后,水压巨大,特别是大型海船,几乎是无法修补,只有眼睁睁地看着沉没。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有船体和船舱,其特征在于船体最大吃水线以下的壳体内侧或外侧设置了多个彼此相邻且又彼此密闭的密封腔体。在船只受到碰撞、触礁等外界冲击时,如果是只有船体外侧设置了密封腔体,这只能使壳体外侧的密封腔体局部受损,确保船体完好,船可以照常使用;如果密封腔体设置于壳体的内侧,即使船体局部受损,但密封腔体仍能保持完好,船可以照常使用;如果壳体内外两侧均设置有密封腔体,当船受到更大的冲击,使船体外侧的密封腔体和船体受到更大面积的局部损坏,但由于船体内侧的密封腔体的作用,仍然能保证船不会穿洞,可以照样使用,从而增强船只的防沉性能,待船靠岸后,再对损坏的部分进行维修,而且修补非常方便。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和使用方便的优点,它不仅可以增强船只的防沉性能,而且维修方便,延长船只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附图说明如下图1为本技术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第一种实施例的剖视图;图3为图1中A-A第二种实施例的剖视图;图4为图1中B-B的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船体;2.船舱;3.壳体;4.密封腔体;5.防空气热胀材料。如图2所示,多个密封腔体4可以呈规则的横纵排列。如图3所示,多个密封腔体4也可以呈蜂窝状排列。如图1、4所示,密封腔体4内填充有防空气热胀材料5。防空气热胀材料5可以采用阻燃性泡沫。如图5所示,使用者根据需要,密封腔体4可以呈两层设置。还可以是两层以上的多层设置。权利要求1.一种蜂窝式防沉船,包括有船体(1)和船舱(2),其特征在于船体(1)最大吃水线以下的壳体(3)内侧或外侧设置了多个彼此相邻且又彼此密闭的密封腔体(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窝式防沉船,其特征在于多个密封腔体(4)呈规则的横纵排列。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窝式防沉船,其特征在于多个密封腔体(4)呈蜂窝状排列。4.如权利要求1、2、3所述的蜂窝式防沉船,其特征在于密封腔体(4)内填充有防空气热胀材料(5)。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蜂窝式防沉船,其特征在于防空气热胀材料(5)是阻燃性泡沫。6.如权利要求1、2、3所述的蜂窝式防沉船,其特征在于密封腔体(4)呈两层设置。专利摘要一种蜂窝式防沉船,包括有船体和船舱,其特征在于船体最大吃水线以下的壳体内侧或外侧设置了多个彼此相邻且又彼此密闭的密封腔体。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和使用方便的优点,它不仅可以增强船只的防沉性能,而且维修方便,延长船只的使用寿命。文档编号B63B3/00GK2574987SQ0227648公开日2003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02年9月13日 优先权日2002年9月13日专利技术者袁绍鑫, 何 泽 申请人:袁绍鑫, 何 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绍鑫何泽
申请(专利权)人:袁绍鑫何泽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