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雨水收集与利用的生态型边沟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44440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3 0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雨水收集与利用的生态型边沟结构,包括一低于地表设置的边沟本体、种植于边沟本体上方的水生植物、设置于边沟本体下方的至少一条预埋输水管以及与预埋输水管连通设置的至少一蓄水池。雨水可通过边沟本体有效汇聚,经过水生植物的净化与利用后到达预埋输水管与蓄水池,在促进水资源的集约利用的同时,形成地表径流调蓄能力,有利于改善片区环境,在防洪排涝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雨水收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雨水收集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市开放中的硬质地表迅速增加,如各种广场、屋顶、露天地面停车场以城市道路等,往往造成雨水资源的浪费、水污染的增加,并造成建成区地表径流增加,给河流下游造成更大的防洪压力等。另一方面,我国城市往往又遭受着缺水的窘境。要有效的利用雨水资源、同时改善城市环境,最科学的方法就是在各项目的开发、建设的起始规划阶段、就将雨水的收集、利用纳入整体规划考虑中,尽可能的采取生态、自然的方式、建立雨水资源的收集、净化与利用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雨水收集与利用的生态型边沟结构,将雨水净化与回收利用装置统筹在道路断面设计等城市规划项目中,有利于改善片区环境,促进水资源的集约利用。一种用于雨水收集与利用的生态型边沟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低于地表设置的边沟本体、种植于所述边沟本体上方的水生植物、设置于所述边沟本体下方的至少一条预埋输水管以及与所述预埋输水管联通设置的至少一蓄水池。优选地,所述边沟本体与所述每条预埋输水管之间还设置有透水石材层以及疏松土层,所述透水石材层包裹所述预埋输水管设置、所述疏松土层覆盖所述透水石材层设置以用于雨水的二次净化。优选地,所述边沟本体为位于临道路两侧绿地中的洼地,所述洼地的设计坡度(l/3o优选地,所述每个蓄水池的入口处设置含有分解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的化学物质的滤网。优选地,包括一位于所述边沟本体中心下方的预埋输水管以及均匀间隔设置多个蓄水池,所述预埋输水管包括一主管道以及用于连通所述多个蓄水池的多个分支管道。优选地,所述蓄水池设置于所述边沟本体的外部。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用于雨水收集与利用的生态型边沟结构,通过沿边沟本体上方种植适宜的水生植物、在边沟本体下方设置预埋输水管以及设置与预埋输水管联通的蓄水池,边沟本体作为汇集地表径流的储存器(超出容量接市政排水管网),水生植物用于污染物进行拦截、降解作用,对地表径流一次净化,在预埋输水管与边沟本体下方之间设置透水石材层以及疏松土层,可用于雨水的二次净化,预埋输水管与蓄水池用于净化后雨水的运输与存储,形成的地表径流调蓄能力,改善片区环境,亦在防洪排涝方面起到积极作用。此外,考虑到路面上中含有的粉末状橡胶和铅可以通过一次净化和二次净化去除,但无法消除雨水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故在处蓄水池入口设立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滤网,该滤网含有分解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的化学物质,通过化学反应,分解为无害的硫化物和氮化物,吸附在滤网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生态型边沟结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雨水收集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利于对本技术的结构的了解,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行说明。如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雨水收集与利用的生态型边沟结构,可用于包括一内陷设计即低于地表设置的的边沟本体10、种植于所述边沟本体上方的水生植物20、设置于所述边沟本体下方的至少一条预埋输水管30以及与所述预埋输水管30联通设置的至少一蓄水池60。边沟本体10与每条预埋输水管30之间还设置有透水石材层40以及疏松土层50,透水石材层40包裹所述预埋输水管30设置、疏松土层50覆盖所述透水石材层40设置以用于雨水的二次净化,此外,每个蓄水池的入口处设置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滤网。如图3所示,通过沿边沟本体上方种植适宜的水生植物、在边沟本体下方设置预埋输水管以及设置与预埋输水管联通的蓄水池,边沟本体作低于地表设置以作为汇集地表径流的储存器(超出容量接市政排水管网),水生植物用于污染物进行拦截、降解作用,对地表径流一次净化,在预埋输水管与边沟本体下方之间设置透水石材层以及疏松土层,可用于雨水的二次净化,在处蓄水池入口处设立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滤网,该滤网含有分解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的化学物质,通过化学反应,分解为无害的硫化物和氮化物,吸附在滤网上以用于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的净化,预埋输水管与蓄水池用于净化后雨水的运输与存储,形成的地表径流调蓄能力,改善片区环境,亦在防洪排涝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作为一优选方案,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用于雨水收集与利用的生态型边沟结构统筹在道路断面设计内,用于道路雨水的收集与利用。其边沟本体10为位于临道路两侧绿地中的洼地,且洼地的设计坡度< 1/3从而更有利于路面雨水的收集,整个边沟本体10作为汇集地表径流的储存器(超出容量接市政排水管网),沿边沟本体10的斜坡种植适宜的水生植物20,通过水生植物20对污染物的拦截与降解作用,实现对地表径流一次净化。由于该生态型边沟结构设置在道路两侧的绿地中,考虑到绿地实际面积,故一般只是在洼地中心位置的下方的设置一条预埋输水管30,预埋输水管30包括一沿道路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的主管道以及沿道路宽度方向设置的多个分支管道,多个分支管道分别用于连通多个蓄水池,在主管道周边包裹透水石材层40,透水石材层40又上覆疏松土层50,洼地收集的雨水流经疏松土层50、透水石材层40的过滤后方可进入预埋输水管30,对雨水二次净化,二次净化后的雨水经由预埋输水管30流向蓄水池70。此外,考虑到路面雨水由于受到车辆的污染,故往往包含有粉末状橡胶、铅、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有毒有害物质,粉末状橡胶和铅可以通过上述水生植物以及疏松土层50、透水石材层40的一次净化和二次净化去除,但是其并不能有效实现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的去除,故在各蓄水池的入口即分支管道与蓄水池的连通口上设立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滤网70,该滤网70含有分解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的化学物质,通过化学反应,分解为无害的硫化物和氮化物,吸附在滤网上,然后定期更换滤网70实现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的有效去除。最终收集水源存储在多个蓄水池60中,经过多次净化的雨水可取出作绿化浇灌、车辆冲洗等用途,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为了方便雨水的取出,每个蓄水池60均设置在边沟本体10的外部,可根据实际场地要求,设置在地表或地下。本技术所示的一种用于雨水收集与利用的生态型边沟结构,不仅可有效实现雨水的收集与利用,且洼地形成的地表径流调蓄能力,可改善片区环境,在防洪排涝方面亦起到积极作用。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技术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本技术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用于雨水收集与利用的生态型边沟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低于地表设置的边沟本体、种植于所述边沟本体上方的水生植物、设置于所述边沟本体下方的至少一条预埋输水管以及与所述预埋输水管联通设置的至少一蓄水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型边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沟本体与所述每条预埋输水管之间还设置有透水石材层以及疏松土层,所述透水石材层包裹所述预埋输水管设置、所述疏松土层覆盖所述透水石材层设置以用于雨水的二次净化。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型边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沟本体为位于临道路两侧绿地中的洼地,所述洼地的设计坡度< 1/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型边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雨水收集与利用的生态型边沟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低于地表设置的边沟本体、种植于所述边沟本体上方的水生植物、设置于所述边沟本体下方的至少一条预埋输水管以及与所述预埋输水管联通设置的至少一蓄水池。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业海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营邑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