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贤运专利>正文

吹沙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4433 阅读:4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吹沙船。包括船体1、泥浆泵机组2、吸入管3、排出管4、水泵机组和沙舱6。吸入管3后端与泥浆泵机组2的吸入口连通,前端则与水下连通,水泵机组的高压喷嘴51位于吸入管3前端,沙舱6位于船体1上,其出沙口与吸入管3连通。具有吹沙方式简便、吹沙成本低、吹沙过程基本上不流失沙等优点。(*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适合于专门用途的船舶,特别是一种吹沙船。现有技术中在无沙源地区吹沙作业的形式通常是将船运沙卸到近工地水域,再用铰吸式挖泥船从水下将沙吹向工地。很显然,这种作业方式沙流失量大、成本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吹沙作业方式简单易行、成本低、沙流失量较少的吹沙船。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的。吹沙船,包括船体、泥浆泵机组、吸入管和排出管,其中吸入管后端与泥浆泵机组的吸入口连通,而其前端则与水下连通,其结构要点为还包括有水泵机组以及位于船体上的沙舱,水泵机组的高压喷嘴位于吸入管前端,沙舱出沙口与吸入管连通。这样,作业开始时,将吹沙船靠停在近工地的水域,将从远处沙源运来的沙通过沙舱进入吸入管与从水下进入的水混合后成为沙水混合物,在泥浆泵机组的吸力以及高压喷嘴的射流喷送力共同作用下,将该沙水混合物通过排出管吹送到工地或预定区域。实验表明,如果单纯通过泥浆泵机组的吸力作用是难以甚至无法达到吹送沙水混合物的目的,只有在水泵机组的射流喷送力共同作用下,方能实现吹送沙水混合物的目的。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沙舱是一种出沙口安装有门的漏斗形容器。所说的吹沙船还包括有一种可控制沙舱出沙口的门开闭的控制装置。这种控制装置可以是一种铰车。沙舱还可以是一种光滑的溜沙道,也可以是一种具有输送带的溜沙道。船体底部具有一进水口,吸入管前端与该进水口连通。吸入管中部具有一段管径收缩的喉管部。综上所述,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吹沙作业简单,便于推广,吹沙成本低,吹沙过程基本上无沙流失现象,减少了大量的无为浪费。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最佳实施例吹沙船的结构示意主视图。附图2是本技术最佳实施例吹沙船的结构示意俯视图。下面我们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详尽的描述。最佳实施例参照附图1和附图2,吹沙船,包括船体1、泥浆泵机组2、吸入管3、排出管4、水泵机组5和沙舱6。吸入管3后端与泥浆泵机组2的吸入口对接连通,其前端则通过船体1底部的进水口11与水下连通,吸入管中部具有一段管径收缩的喉管部31;排出管4一端与泥浆泵机组2的压出口连通;水泵机组5的吸入口与水下连通,排出口则通过高压水管52与位于吸入管3前端的高压喷嘴51连通;沙舱6位于船体1上,是一种出沙口安装有门61的漏斗形容器,一种可控制沙舱6出沙口的门61开闭的由铰车作为的控制装置62安装在沙舱6上方。本实施例未述部分与现有技术相同。权利要求1.吹沙船,包括船体(1)、泥浆泵机组(2)、吸入管(3)和排出管(4),其中吸入管(3)后端与泥浆泵机组(2)吸入口连通,而其前端则与水下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水泵机组(5)以及位于船体(1)上的沙舱(6),水泵机组(5)的高压喷嘴(51)位于吸入管(3)前端,沙舱(6)出沙口与吸入管(3)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沙船,其特征在于,沙舱(6)是一种出沙口安装有门(61)的漏斗形容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沙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种可控制沙舱(6)出沙口的门(61)开闭的控制装置(6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吹沙船,其特征在于,控制装置(62)可以是一种铰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沙船,其特征在于,沙舱(6)也可以是一种光滑的溜沙道,还可以是一种具有输送带的溜沙道。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沙船,其特征在于,船体(1)底部具有一进水口(11),吸入管(3)前端与该进水口(11)连通。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沙船,其特征在于,吸入管(3)中部具有一段管径收缩的喉管部(31)。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吹沙船。包括船体1、泥浆泵机组2、吸入管3、排出管4、水泵机组和沙舱6。吸入管3后端与泥浆泵机组2的吸入口连通,前端则与水下连通,水泵机组的高压喷嘴51位于吸入管3前端,沙舱6位于船体1上,其出沙口与吸入管3连通。具有吹沙方式简便、吹沙成本低、吹沙过程基本上不流失沙等优点。文档编号B63B38/00GK2299807SQ9723486公开日1998年12月9日 申请日期1997年6月23日 优先权日1997年6月23日专利技术者刘贤运 申请人:刘贤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吹沙船,包括船体(1)、泥浆泵机组(2)、吸入管(3)和排出管(4),其中吸入管(3)后端与泥浆泵机组(2)吸入口连通,而其前端则与水下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水泵机组(5)以及位于船体(1)上的沙舱(6),水泵机组(5)的高压喷嘴(51)位于吸入管(3)前端,沙舱(6)出沙口与吸入管(3)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贤运
申请(专利权)人:刘贤运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