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角度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42522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3 01:25
一种智能角度传感器,属于电子信息技术领域,包括滑轨、滑块、第二螺栓、第一螺栓、爪夹、支板、控制器、角度传感器主体、指示针、螺母、转轴、第一电动推杆、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二电动推杆、浮球、压力传感器和螺杆,所述两个支板安装在滑轨左侧,支板上铰接安装两个爪夹,爪夹上安装两个螺栓,控制器安装在滑轨上,滑块安装在滑轨上,滑块上安装第二螺栓,第二螺栓将滑块固定滑轨上,滑块上安装角度传感器主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可以调节浮球与蓄液池之间的距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智能角度传感器,属于电子信息

技术介绍
控制蓄液池的水位在工业、农业、生产、生活控制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居民生活用水的供应、饮料、食品加工、溶液过滤、化工生产等多种行业的生产加工过程,通常需要使用蓄液池,蓄液池中的液位需要维持合适的高度,既不能太满溢出造成浪费,也不能过少而无法满足需求,因此液面高度是工业控制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参数。现有技术的角度传感器都只能固定安装在一个位置,当液位本身就比较低时,需要将角度传感器拆卸后重新安装,才能使浮球接触到蓄液池最低处的液位,使角度传感器继续使用,非常麻烦。为了解决上述困难,需要开发一款可以调节浮球与蓄液池之间的距离的角度传感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角度传感器。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的角度传感器不能调节浮球与蓄液池之间的距离的问题。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角度传感器,包括滑轨、滑块、第二螺栓、第一螺栓、爪夹、支板、控制器、角度传感器主体、指示针、螺母、转轴、第一电动推杆、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二电动推杆、浮球、压力传感器和螺杆,所述两个支板安装在滑轨左侧,支板上铰接安装两个爪夹,爪夹上安装两个螺栓,控制器安装在滑轨上,滑块安装在滑轨上,滑块上安装第二螺栓,第二螺栓将滑块固定滑轨上,滑块上安装角度传感器主体,角度传感器主体内的螺母上安装指示针,指示针位于角度传感器主体内,螺母上安装螺杆,螺杆上端伸出角度传感器主体外,转轴安装在螺杆上,转轴右端安装第一电动推杆,第一电动推杆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相连,第一连杆安装在第一电动推杆右端,第一连杆通过销轴与第二连杆相连,第二连杆下安装第二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相连,第二电动推杆下安装浮球。所述浮球底部安装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相连。本技术的优点是:将该角度传感器安装到所需的蓄液池边,拧紧第一螺栓,将爪夹固定在蓄液池边的栏杆上,拧松第一螺栓,将滑块沿着滑轨向下滑动,减小浮球与蓄液池液面的高度;控制器控制第一电动推杆做伸展运动,使浮球向右移动,将浮球移动到蓄液池液面上适合位置处;控制器控制第二电动推杆做伸展运动,使浮球和压力传感器向下移动,当压力传感器接触到水时,压力传感器会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表明浮球底部已经接触到水面,控制器控制第二电动推杆停止伸展;随着蓄液池液位的升高,浮球在浮力的作用下,逐渐上浮,浮球上浮带动第二连杆上浮,第二连杆带动第一连杆右端向上摆动,使转轴转动,转轴带动螺杆旋转,螺杆带动螺母旋转,使角度传感器主体内的指示针旋转,当蓄液池内的高度达到所需高度时,角度传感器主体检测到信号传给蓄液池的输液装置,使输液装置停止向蓄液池输送液体,避免蓄液池内的液位过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智能角度传感器整体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智能角度传感器a部结构俯视图;图中:1、滑轨 2、滑块 3、第二螺栓 4、第一螺栓 5、爪夹 6、支板 7、控制器 8、角度传感器主体 9、指示针 10、螺母 11、转轴 12、第一电动推杆13、第一连杆 14、第二连杆 15、第二电动推杆 16、浮球 17、压力传感器 18、螺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一种智能角度传感器,包括滑轨1、滑块2、第二螺栓3、第一螺栓4、爪夹5、支板6、控制器7、角度传感器主体8、指示针9、螺母10、转轴11、第一电动推杆12、第一连杆13、第二连杆14、第二电动推杆15、浮球16、压力传感器17和螺杆18,所述两个支板6安装在滑轨I左侧,支板6上铰接安装两个爪夹5,爪夹5上安装两个螺栓,将该角度传感器安装到所需的蓄液池边,拧紧第一螺栓4,将爪夹5固定在蓄液池边的栏杆上,控制器7安装在滑轨I上,滑块2安装在滑轨I上,滑块2上安装第二螺栓3,第二螺栓3将滑块2固定滑轨I上,拧松第一螺栓4,将滑块2沿着滑轨I向下滑动,减小浮球16与蓄液池液面的高度;滑块2上安装角度传感器主体8,角度传感器主体8内的螺母10上安装指示针9,指示针9位于角度传感器主体8内,螺母10上安装螺杆18,螺杆18上端伸出角度传感器主体8外,转轴11安装在螺杆18上,转轴11右端安装第一电动推杆12,第一电动推杆12通过导线与控制器7相连,控制器7控制第一电动推杆12做伸展运动,使浮球16向右移动,将浮球16移动到蓄液池液面上适合位置处;第一连杆13安装在第一电动推杆12右端,第一连杆13通过销轴与第二连杆14相连,第二连杆14下安装第二电动推杆15,第二电动推杆15通过导线与控制器7相连,控制器7控制第二电动推杆15做伸展运动,使浮球16和压力传感器17向下移动,当压力传感器17接触到水时,压力传感器17会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7,表明浮球16底部已经接触到水面,控制器7控制第二电动推杆15停止伸展;第二电动推杆15下安装浮球16,浮球16底部安装压力传感器17,压力传感器17通过导线与控制器7相连,随着蓄液池液位的升高,浮球16在浮力的作用下,逐渐上浮,浮球16上浮带动第二连杆14上浮,第二连杆14带动第一连杆13右端向上摆动,使转轴11转动,转轴11带动螺杆18旋转,螺杆18带动螺母10旋转,使角度传感器主体8内的指示针9旋转,当蓄液池内的高度达到所需高度时,角度传感器主体8检测到信号传给蓄液池的输液装置,使输液装置停止向蓄液池输送液体,避免蓄液池内的液位过高。本技术使用方法:将该角度传感器安装到所需的蓄液池边,拧紧第一螺栓4,将爪夹5固定在蓄液池边的栏杆上,拧松第一螺栓4,将滑块2沿着滑轨I向下滑动,减小浮球16与蓄液池液面的高度;控制器7控制第一电动推杆12做伸展运动,使浮球16向右移动,将浮球16移动到蓄液池液面上适合位置处;控制器7控制第二电动推杆15做伸展运动,使浮球16和压力传感器17向下移动,当压力传感器17接触到水时,压力传感器17会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7,表明浮球16底部已经接触到水面,控制器7控制第二电动推杆15停止伸展;随着蓄液池液位的升高,浮球16在浮力的作用下,逐渐上浮,浮球16上浮带动第二连杆14上浮,第二连杆14带动第一连杆13右端向上摆动,使转轴11转动,转轴11带动螺杆18旋转,螺杆18带动螺母10旋转,使角度传感器主体8内的指示针9旋转,当蓄液池内的高度达到所需高度时,角度传感器主体8检测到信号传给蓄液池的输液装置,使输液装置停止向蓄液池输送液体,避免蓄液池内的液位过高。【主权项】1.一种智能角度传感器,包括滑轨(I)、滑块(2)、第二螺栓(3)、第一螺栓(4)、爪夹(5)、支板(6)、控制器(7)、角度传感器主体(8)、指示针(9)、螺母(10)、转轴(11)、第一电动推杆(12)、第一连杆(13)、第二连杆(14)、第二电动推杆(15)、浮球(16)、压力传感器(17)和螺杆(18),其特征是:所述两个支板(6)安装在滑轨(I)左侧,支板(6)上铰接安装两个爪夹(5),爪夹(5)上安装两个螺栓,控制器(7)安装在滑轨(I)上,滑块(2)安装在滑轨(I)上,滑块(2)上安装第二螺栓(3),第二螺栓(3)将滑块(2)固定滑轨(I)上,滑块(2)上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角度传感器,包括滑轨(1)、滑块(2)、第二螺栓(3)、第一螺栓(4)、爪夹(5)、支板(6)、控制器(7)、角度传感器主体(8)、指示针(9)、螺母(10)、转轴(11)、第一电动推杆(12)、第一连杆(13)、第二连杆(14)、第二电动推杆(15)、浮球(16)、压力传感器(17)和螺杆(18),其特征是:所述两个支板(6)安装在滑轨(1)左侧,支板(6)上铰接安装两个爪夹(5),爪夹(5)上安装两个螺栓,控制器(7)安装在滑轨(1)上,滑块(2)安装在滑轨(1)上,滑块(2)上安装第二螺栓(3),第二螺栓(3)将滑块(2)固定滑轨(1)上,滑块(2)上安装角度传感器主体(8),角度传感器主体(8)内的螺母(10)上安装指示针(9),指示针(9)位于角度传感器主体(8)内,螺母(10)上安装螺杆(18),螺杆(18)上端伸出角度传感器主体(8)外,转轴(11)安装在螺杆(18)上,转轴(11)右端安装第一电动推杆(12),第一电动推杆(12)通过导线与控制器(7)相连,第一连杆(13)安装在第一电动推杆(12)右端,第一连杆(13)通过销轴与第二连杆(14)相连,第二连杆(14)下安装第二电动推杆(15),第二电动推杆(15)通过导线与控制器(7)相连,第二电动推杆(15)下安装浮球(1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寅汤勤慧戴宇芦立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海洋学院东海科学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