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用品的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控制钢筋保护层厚度的组合式模块。
技术介绍
:在建筑工程中,为了加强混凝土板的强度,通常在浇筑混凝土前,提前制作绑扎钢筋作为混凝土板的骨架,然后再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将钢筋骨架包覆在混凝土板内。中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规定了:以最外层钢筋(包括箍筋、构造筋、分布筋等)的外缘计算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为了使制得的混凝土板达到该规范要求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所以需要在浇筑前对已绑扎好的钢筋骨架进行支撑和定位。而在实际施工中,混凝土板的浇筑厚度往往难以控制,而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过厚是常见的质量通病,从而需要一种模块来进行控制,而现有模块为一块块对立,控制时需要将模块一块块排列安置于钢筋上,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控制钢筋保护层厚度的组合式模块,其进行组合,从而将模块一起安置钢筋上,较为方便。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措施如下:一种控制钢筋保护层厚度的组合式模块,组合式模块由若干模块单元组成,模块单元包括矩形的块体,块体一侧壁的上端成型有向下倾斜的第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控制钢筋保护层厚度的组合式模块,组合式模块由若干模块单元(1)组成,模块单元(1)包括矩形的块体(10),其特征在于:块体(10)一侧壁的上端成型有向下倾斜的第一槽口(11),块体(10)同一侧壁的下端成型有与第一槽口(11)相对称的第二槽口(12),块体(10)上与第一槽口(11)相对的另一侧壁的上端成型有向下倾斜的第一榫头(13),第一榫头(13)下方的块体(10)侧壁成型有与第一榫头(13)相对称的第二榫头(14);一模块单元(1)上的第一榫头(13)和第二榫头(14)分别插接在相邻的另一模块单元(1)的第一槽口(11)和第二槽口(12)内。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