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转颤振模拟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气动弹性试验
,具体涉及一种旋转颤振模拟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发动机的发展及新的发动机出现,桨叶直径加大,支撑柔度增加,加之破损安全方面的考虑,旋转颤振已经成为涡桨飞机设计中必须加以考虑的问题。因此在CCAR-25部和国军标等规范中,规定对于涡桨飞机必须考虑旋转颤振问题。但是,目前对“旋转模态”的分析,主要集中在研究螺旋桨桨盘失稳问题上,缺乏旋转颤振相关试验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旋转颤振模拟装置,能够对旋转颤振关键参数进行试验研究。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旋转颤振模拟装置,包括挂架梁、短舱梁、俯仰轴承支座、偏航轴承支座、桨叶转轴、俯仰转轴、偏航弹簧片、俯仰弹簧片、偏航弹簧支座以及俯仰配重块;所述短舱梁通过所述挂架梁水平固定设置在机翼梁架的底部;所述偏航轴承支座固定设置在所述短舱梁的一端端面处,所述偏航轴承支座上通过偏航轴承盖板成型有第一轴承座;所述俯仰轴承支座的底部具有转轴,所述转轴穿过所述第一轴承座并通过偏航轴承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轴承座内,且所述偏航轴承的转动轴线垂直于水平面,另外,所述俯仰轴承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转颤振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挂架梁(1)、短舱梁(2)、俯仰轴承支座(3)、偏航轴承支座(5)、桨叶转轴(7)、俯仰转轴(10)、偏航弹簧片(12)、俯仰弹簧片(13)、偏航弹簧支座(16)以及俯仰配重块(17);所述短舱梁(2)通过所述挂架梁(1)水平固定设置在机翼梁架的底部;所述偏航轴承支座(5)固定设置在所述短舱梁(2)的一端端面处,所述偏航轴承支座(5)上通过偏航轴承盖板(6)成型有第一轴承座;所述俯仰轴承支座(3)的底部具有转轴,所述转轴穿过所述第一轴承座并通过偏航轴承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轴承座内,且所述偏航轴承的转动轴线垂直于水平面,另外,所述俯仰轴承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颤振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挂架梁(1)、短舱梁(2)、俯仰轴承支座(3)、偏航轴承支座(5)、桨叶转轴(7)、俯仰转轴(10)、偏航弹簧片(12)、俯仰弹簧片(13)、偏航弹簧支座(16)以及俯仰配重块(17);所述短舱梁(2)通过所述挂架梁(1)水平固定设置在机翼梁架的底部;所述偏航轴承支座(5)固定设置在所述短舱梁(2)的一端端面处,所述偏航轴承支座(5)上通过偏航轴承盖板(6)成型有第一轴承座;所述俯仰轴承支座(3)的底部具有转轴,所述转轴穿过所述第一轴承座并通过偏航轴承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轴承座内,且所述偏航轴承的转动轴线垂直于水平面,另外,所述俯仰轴承支座(3)的顶部通过俯仰轴承盖板(4)成型有第二轴承座;所述俯仰转轴(10)通过俯仰轴承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二轴承座内,所述俯仰轴承的转动轴线与水平面平行,另外,所述俯仰转轴(10)上设置有第三轴承座;所述桨叶转轴(7)穿过所述第三轴承座并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三轴承座内,所述桨叶转轴(7)的转动轴线与水平面平行,同时,还与所述俯仰转轴(10)的转动轴线垂直;所述偏航弹簧片(12)的一端与所述俯仰轴承支座(3)穿过所述第一轴承座的底部固定,另一端与所述偏航弹簧支座(16)的底端固定,所述偏航弹簧支座(16)的顶端与所述短舱梁(2)的底面固定;所述桨叶转轴(7)的一端端部设置有桨叶机构,另一端设置有沿所述桨叶转轴(7)轴向滑动的俯仰配重块(17),所述俯仰转轴(10)位于所述桨叶机构与所述俯仰配重块(17)之间;所述俯仰弹簧片(13)位于所述短舱梁(2)顶面与所述桨叶转轴(7)底面之间,一端与所述俯仰轴承支座(3)远离所述桨叶机构的一侧固定,另一端与所述桨叶转轴(7)固定,另外,所述俯仰弹簧片(13)与水平面平行,其轴线在所述桨叶转轴(7)上的投影与所述桨叶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海,黄国宁,李俊杰,胡志勇,孙晓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