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田东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高倍率充放电性能的锂离子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30710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0 17:20
一种具有高倍率充放电性能的锂离子电池,以高倍率钴酸锂为正极,以高倍率中间碳微球为负极,以石墨烯为导电添加剂。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具有高倍率性能的正、负极材料体系,并控制正、负极极片的面密度和压实密度,保证极片的高导电性,提高电池的大电流充放性能。采用高导电性能的石墨烯作为导电剂添加剂,避免采用常规导电剂而需大量添加从而降低正、负极活性材料比例的弊端,提高电池体积能量密度。采用含PC溶剂的电解液,利用PC溶剂的高凝固点和高电导性,有效缓冲大电流充放电情况下电池的散热问题,进一步保证电池的循环稳定性。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简单,制作的锂电池性能优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高倍率充放电性能的锂离子电池,属于锂离子电池领域。
技术介绍
自从1990年日本索尼公司率先研制成功锂离子电池并将其商品化以来,锂离子电池得到了迅猛发展。如今锂离子电池已经广泛地应用于民用及军用的各个领域。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电池的性能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电子设备的小型化和个性化发展,需要电池具有更小的体积和更高的比能量输出;航空航天能源要求电池具有循环寿命,更好的低温充放电性能和更高的安全性能;电动汽车需要大容量、低成本、高稳定性和安全性能的电池。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有碳材料、金属间化合物、锡基化合物等。目前商业化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采用的是石墨类碳材料,具有较低的锂嵌入/脱嵌电位、合适的可逆容量且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等优点,是比较理想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石墨类材料具有较低的冲放电平台,嵌锂容量高,其嵌锂化合物LiC6的理论嵌锂容量为372mAh/g,并且首次充放电效率较高。人们通过研宄发现,石墨在首次循环过程中,由于与电解液发生反应形成SEI膜,这层薄膜允许锂离子自由穿过,防止溶剂化锂离子进入,这样在石墨表面上形成的这层SEI膜就可以防止石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高倍率充放电性能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材料体系以高倍率钴酸锂为正极,以高倍率中间碳微球为负极,以石墨烯为导电添加剂;钴酸锂正极材料的克比容量为145~152mAh/g,首次效率为95.5~97.5%,双面面密度为15~30mg/cm²,正极压实密度1.6~2.0g/cm³;石墨负极材料的克比容量为310~330mAh/g,首次效率为92~94.5%,负极压实密度为1.2~1.5g/cm³,且负极极片面密度以对应的正极活性物质过量比为3%~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东
申请(专利权)人:田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