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停车需求的城市道路一体化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029672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0 15: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停车需求的城市道路一体化设计方法,如下:步骤一:判断路段是否满足设置停车带的条件;步骤二:判断交叉口空间布局是否满足设置停车带的条件;步骤三:公交停靠站位置及长度的确定;步骤四:路段停车带位置确定及停车位布置形式;步骤五:非机动车道的布置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合理利用一部分闲置的道路空间资源用于停车,以缓解城市停车难的问题;并综合考虑公交停靠的便利性和非机动车出行安全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应用在城市新建道路或改建道路上,在满足同等交通需求基础上,既能减少道路施工工程量、节省投资,又能增加停车供给、避免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相互干扰,对提升城市道路空间资源利用效率效果显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停车需求的城市道路一体化设计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交通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停车需求的城市道路一体化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城市停车设施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加剧了道路交通拥挤和城市交通运行秩序的混乱。而城市道路交通运行畅通的瓶颈不在路段而在交叉口,为满足不同流向机动车的通行需求,交叉口进口车道往往划分成左转、直行、右转等不同功能车道,如此一来,就出现了进口直行车道数小于对向出口车道数的情况,造成出口车道空间资源的浪费。基于此,拟针对这种交叉口空间布局,在不影响交叉口通行能力的前提下,合理利用一部分路段空间资源用于停车,缓解城市停车难的问题。此外,目前我国非机动车道的设置方法(与机动车道相邻并通过交通标线加以分离)一则容易导致机非运行相互干扰(除非加隔离护栏)、存在严重的交通安全隐患,二则在交叉口处,非机动车的停靠和行走会对相邻机动车道的车辆运行产生影响,从而抑制交叉口通行能力的发挥。基于此,拟从空间上隔离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避免二者间的干扰,提高道路交通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以上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公开一种基于停车需求的城市道路一体化设计方法,在于合理利用一部分闲置的道路空间资源用于停车,以缓解城市停车难的问题。采用的技术如下:一种基于停车需求的城市道路一体化设计方法,如下:步骤一:判断路段是否满足设置停车带的条件若道路两端进口道高峰小时排队长度之和小于路段总长度,则满足在道路中段设置停车带的条件;否则,不具备设置条件;对于改建道路,排队长度直接通过交通调查获得;而对于新建道路,排队长度的估算根据预测交通量生成的交通信号控制方案来进行估算;进口道内排队等候的车队长度L不仅与信号交叉口某相位有效红灯时长r有关,还与绿灯启亮后起动波传递到队尾所需时间t0有关,排队长度的估算方法如下:L=5·N+(N-1)·d(1)N=(r+t0)·q(2)t0=r·q·t1/(1-q·t1)(3)式中L——进口道内排队等候的车队长度,m;N——进口道内排队等候的车辆数,veh;d——平均停车间距,m;一般取1.0m;r——信号交叉口某相位有效红灯时长,s;q——车辆到达率,veh/s;t0——起动波传递到队尾所需时间,s;t1——进口道相邻排队车辆的平均启动时间差,s;取1s;步骤二:判断交叉口空间布局是否满足设置停车带的条件若进入出口的主车流股数小于出口车道数,则具备在出口道路中段设置停车带的条件,否则,不具备设置条件;步骤三:公交停靠站位置及长度的确定因进入出口的主车流股数小于出口车道数,为充分利用出口路段富裕的道路空间资源和方便上下车乘客的过街需求,将公交停靠站设置在交叉口出口处,并将出口最外侧车道的一段距离设置成公交专用道,专供公交车辆进出站点时使用;公交专用道长度LB由三部分组成:公交减速车道长度、公交停车位长度和公交加速车道长度,公交减速车道长度从出口起点算起,其长度L减满足如下公式:L减=v2/2a(4)式中L减——公交减速车道长度,m;v——公交车进入出口时的平均车速,km/h;或用道路限速值代替;a——公交车进站时的正常减速度,m/s2;停车位长度与公交线路数相关,当线路条数小于3条时,只设置1个公交停车位;当线路条数大于3条小于5条时,设置2个公交停车位;当线路条数超过5条,设置3个公交停车位;加速车道的长度与减速车道相同,因此,公交专用道长度LB的确定方法如下:LB=L减+n·l+L加=n·l+v2/a(5)式中LB——公交专用道长度,m;v——公交车辆进入出口时的平均车速,km/h;或用道路限速值代替;a——公交车进站或离站时的正常减速度或加速度,m/s2;n——需要设置的公交停车位个数;l——单个公交停车位的长度,m;步骤四:路段停车带位置确定及停车位布置形式为尽量降低路边停车对其它通行机动车的影响和不影响道路两端交叉口通行能力的发挥,路边停车带仅设置在路段中部,并将停车带所在路段拓宽成公交港湾停靠站的样式,停车带向人行道侧拓宽1.5米,占用外侧机动车道1.0米;除去步骤一和步骤三中确定的排队长度和公交专用道长度外,路段剩余长度LT即用于路侧停车,开辟成停车带;根据《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3-2009),小型车停车泊位尺寸为6.0×2.5m,因挤占人行道宽度1.5m,实际占用路段外侧机动车道的宽度仅1m,外侧机动车道尚剩余3.0~3.25m,供车辆停靠进入或驶出时借用,不至于影响相邻车道车辆的通行,外侧车道在无车辆进出停靠时,仍作为机动车道使用;在此采用平行式的停车位布设形式;步骤五:非机动车道的布置方法将非机动车道布置在人行道外侧,与人行道采用相同的基层设计,且路面高程位于同一平面上,人行道铺装道板,非机动车道路面需要铺设沥青或混凝土,在交叉口处,非机动车道、人行道需要进行无障碍设计,与机动车道无缝衔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及优点:本专利技术合理利用一部分闲置的道路空间资源用于停车,以缓解城市停车难的问题;并综合考虑公交停靠的便利性和非机动车出行安全的问题。具有如下优点:(1)采取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在道路空间上分离布置的方法(将非机动车道布置在人行道外侧,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采用同样的结构设计),避免二者间的相互干扰,以提高道路交通运行效率和安全性,非机动车道与机动车道分离设计,既避免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相互干扰,能有效提高交叉口处的通行能力并提高交通运行安全水平;又可降低非机动车道结构设计标准,减少道路施工工程量,降低造价。(2)往往路边停车的设置位置主要有四种:即设置在人行道上、非机动车道上、机非混行车道上以及机动车道上。将路边停车带设置在人行道上,要求道路红线足够宽;设置在非机动车车道上的停车带,由于占据非机动车部分宽度而使得非机动车饱和度增加,服务水平下降;设置在机非混行车道上的路内停车带,这类停车带往往占用的是非机动车行驶路面,迫使非机动车侵入机动车道,形成机非混行,无论是对机动车还是非机动车流都形成很大的干扰;设置在机动车道上的路内停车带,这种情况对路段机动车影响最大,应用较少。本文在不降低交叉口通行能力的前提下,将路段中段两侧富裕的道路空间开辟成类似港湾式的停车带,为减少车辆驶进驶离对相邻车道机动车的干扰,停车场采用的是平行式,挤占人行道宽度1.5m,实际占用路段外侧机动车道的宽度仅1m,外侧机动车道尚剩余3.0~3.25m,可供车辆停靠进入或驶出时借用,不至于影响相邻车道车辆的通行。外侧车道在无车辆进出停靠时,仍可作为机动车道使用,能极大缓解城市停车压力。(3)应用在城市新建道路或改建道路上,在满足同等交通需求基础上,既能减少道路施工工程量、节省投资,又能增加停车供给、避免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相互干扰,对提升城市道路空间资源利用效率效果显著,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道路实例图;图2为改进道路实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说明书附图举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解释:实施例1步骤一:判断路段是否满足设置停车带的条件若道路两端进口道高峰小时排队长度之和小于路段总长度,则满足在道路中段设置停车带的条件;否则,不具备设置条件。对于改建道路,排队长度可直接通过交通调查获得;而对于新建道路,排队长度的估算可根据预测交通量生成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基于停车需求的城市道路一体化设计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停车需求的城市道路一体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如下:步骤一:判断路段是否满足设置停车带的条件若道路两端进口道高峰小时排队长度之和小于路段总长度,则满足在道路中段设置停车带的条件;否则,不具备设置条件;对于改建道路,排队长度直接通过交通调查获得;而对于新建道路,排队长度的估算根据预测交通量生成的交通信号控制方案来进行估算;进口道内排队等候的车队长度L不仅与信号交叉口某相位有效红灯时长r有关,还与绿灯启亮后起动波传递到队尾所需时间t0有关,排队长度的估算方法如下:L=5·N+(N‑1)·d        (1)N=(r+t0)·q         (2)t0=r·q·t1/(1‑q·t1)          (3)式中L——进口道内排队等候的车队长度,m;N——进口道内排队等候的车辆数,veh;d——平均停车间距,m;一般取1.0m;r——信号交叉口某相位有效红灯时长,s;q——车辆到达率,veh/s;t0——起动波传递到队尾所需时间,s;t1——进口道相邻排队车辆的平均启动时间差,s;取1s;步骤二:判断交叉口空间布局是否满足设置停车带的条件若进入出口的主车流股数小于出口车道数,则具备在出口道路中段设置停车带的条件,否则,不具备设置条件;步骤三:公交停靠站位置及长度的确定因进入出口的主车流股数小于出口车道数,为充分利用出口路段富裕的道路空间资源和方便上下车乘客的过街需求,将公交停靠站设置在交叉口出口处,并将出口最外侧车道的一段距离设置成公交专用道,专供公交车辆进出站点时使用;公交专用道长度LB由三部分组成:公交减速车道长度、公交停车位长度和公交加速车道长度,公交减速车道长度从出口起点算起,其长度L减满足如下公式:L减=v2/2a         (4)式中L减——公交减速车道长度,m;v——公交车进入出口时的平均车速,km/h;或用道路限速值代替;a——公交车进站时的正常减速度,m/s2;停车位长度与公交线路数相关,当线路条数小于3条时,只设置1个公交停车位;当线路条数大于3条小于5条时,设置2个公交停车位;当线路条数超过5条,设置3个公交停车位;加速车道的长度与减速车道相同,因此,公交专用道长度LB的确定方法如下:LB=L减+n·l+L加=n·l+v2/a        (5)式中LB——公交专用道长度,m;v——公交车辆进入出口时的平均车速,km/h;或用道路限速值代替;a——公交车进站或离站时的正常减速度或加速度,m/s2;n——需要设置的公交停车位个数;l——单个公交停车位的长度,m;步骤四:路段停车带位置确定及停车位布置形式为尽量降低路边停车对其它通行机动车的影响和不影响道路两端交叉口通行能力的发挥,路边停车带仅设置在路段中部,并将停车带所在路段拓宽成公交港湾停靠站的样式,停车带向人行道侧拓宽1.5米,占用外侧机动车道1.0米;除去步骤一和步骤三中确定的排队长度和公交专用道长度外,路段剩余长度LT即用于路侧停车,开辟成停车带;根据《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3‑2009),小型车停车泊位尺寸为6.0×2.5m,因挤占人行道宽度1.5m,实际占用路段外侧机动车道的宽度仅1m,外侧机动车道尚剩余3.0~3.25m,供车辆停靠进入或驶出时借用,不至于影响相邻车道车辆的通行,外侧车道在无车辆进出停靠时,仍作为机动车道使用;在此采用平行式的停车位布设形式;步骤五:非机动车道的布置方法将非机动车道布置在人行道外侧,与人行道采用相同的基层设计,且路面高程位于同一平面上,人行道铺装道板,非机动车道路面需要铺设沥青或混凝土,在交叉口处,非机动车道、人行道需要进行无障碍设计,与机动车道无缝衔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停车需求的城市道路一体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如下:步骤一:判断路段是否满足设置停车带的条件若道路两端进口道高峰小时排队长度之和小于路段总长度,则满足在道路中段设置停车带的条件;否则,不具备设置条件;对于改建道路,排队长度直接通过交通调查获得;而对于新建道路,排队长度的估算根据预测交通量生成的交通信号控制方案来进行估算;进口道内排队等候的车队长度L不仅与信号交叉口某相位有效红灯时长r有关,还与绿灯启亮后起动波传递到队尾所需时间t0有关,排队长度的估算方法如下:L=5·N+(N-1)·d(1)N=(r+t0)·q(2)t0=r·q·t1/(1-q·t1)(3)式中L——进口道内排队等候的车队长度,m;N——进口道内排队等候的车辆数,veh;d——平均停车间距,m;一般取1.0m;r——信号交叉口某相位有效红灯时长,s;q——车辆到达率,veh/s;t0——起动波传递到队尾所需时间,s;t1——进口道相邻排队车辆的平均启动时间差,s;取1s;步骤二:判断信号交叉口空间布局是否满足设置停车带的条件若进入出口的主车流股数小于出口车道数,则具备在出口道路中段设置停车带的条件,否则,不具备设置条件;步骤三:公交停靠站位置及长度的确定因进入出口的主车流股数小于出口车道数,为充分利用出口路段富裕的道路空间资源和方便上下车乘客的过街需求,将公交停靠站设置在信号交叉口出口处,并将出口最外侧车道的一段距离设置成公交专用道,专供公交车辆进出站点时使用;公交专用道长度LB由三部分组成:公交减速车道长度、公交停车位长度和公交加速车道长度,公交减速车道长度从出口起点算起,其长度L减满足如下公式:L减=v2/2a(4)式中L减——公交减速车道长度,m;v——公交车进入出口时的平均车速,km/h...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贤才马艳丽李亚辉王安妮杨帆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