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高载流复合铜铝线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029259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0 15: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表面高载流复合铜铝线的制造方法,其经过单晶铜管表面进行抗氧化处理、将线性铝杆或铝合金杆穿入单晶铜管内、缩头、拉拨、并进行成品退火后,自然冷却得到表面高载流复合铜铝线。本发明专利技术制造方法,有效的利用集肤效应,即在导体载面中存在边缘部份电流密度大、中心部份电流密度小的现象,将铝杆或铝合金杆穿在单晶铜管中并经拉拨使两种金属在界面形成原子间的冶金结合而形成一个整体金属线材,在保证使用性能的前提下,能同时兼备两种金属的优点。本工艺投资小、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生产灵活、成材率高、生产成本低,达到节省铜材,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让消费者买到更实惠又理想产品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双金属复合导线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双金属铜包铝线是在铝心线外表面同心包覆铜层,使两种金属在界面形成原子间的冶金结合而形成一个整体金属线材,在保证使用性能的前提下,能同时兼备两种金属的优点。国外工业发达国家自六、七十年代已开始广泛使用铜包铝、铜包钢等双金属复合线材。美国、日本等国已形成规模巨大的产业,各自都拥有一定特色的专利技术。由于铜包铝线在确保信号传输质量的使用情况下,还具有节省稀缺的铜资源,降低电缆生产成本,以获得高附加值利润的优点;从而被世界工业发达国家誉为同轴电缆内导体的一次“革命”。我国自七十年代开始研制生产双金属复合线材的设备工艺,但均未成功或不能形成规模化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达到规模化生产的目的,本工艺投资小、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生产灵活、成材率高、生产成本低。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该制造方法的工艺步骤为:A、将单晶铜管表面进行抗氧化处理;Al、将单晶铜管内外表面表面进行打磨、除油和抛光处理;A2、将单晶铜管内外表面进行活化处理,除去单晶铜管内外表面的氧化膜;A3、将经过处理的单晶铜管浸泡在着色液中,并控制温度在25°C?90°C的条件下进行着色处理;A4、将经过着色处理后的单晶铜管内外表面进行清洗、抗氧化处理,得到抗氧化着色的单晶铜管;B、将经过阳极氧化处理的铝杆或铝合金杆经拉拨得到与单晶铜管管径相适配直径的线性铝杆或铝合金杆;C、将线性铝杆或铝合金杆穿入经过抗氧化着色处理的单晶铜管内并从单晶铜管的两端伸出,得到铜铝复合管;D、利用冷轧的方式将嵌入线性铝杆或铝合金杆的铜铝复合管的一头进行缩头处理;E、将冷轧缩头后的铜铝复合管上拉拨设备,从拉丝眼模正面穿入,利用拉拔设备将铜铝复合管经拉丝眼模拉出,使单晶铜管和铝杆或单晶铜管和铝合金杆之间产生铜分子和铝分子之间的结合,从而产生表面高载流复合铜铝杆;分别经过粗拉、中拉和细拉到成品规格尺寸;F、成品退火,进行成品退火,自然冷却得到表面高载流复合铜铝线,退火温度为380?480 °C,走线速度为500?800m/min。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制造方法,有效的利用集肤效应,即在导体载面中存在边缘部份电流密度大、中心部份电流密度小的现象,将铝杆或铝合金杆穿在单晶铜管中并经拉拨使两种金属在界面形成原子间的冶金结合而形成一个整体金属线材,在保证使用性能的前提下,能同时兼备两种金属的优点。本工艺投资小、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生产灵活、成材率高、生产成本低,达到节省铜材,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让消费者买到更实惠又理想产品的目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实施例一A、将单晶铜管表面进行抗氧化处理;Al、将单晶铜管内外表面表面进行打磨、除油和抛光处理;A2、将单晶铜管内外表面进行活化处理,除去单晶铜管内外表面的氧化膜;A3、将经过处理的单晶铜管浸泡在着色液中,并控制温度在25°C?90°C的条件下进行着色处理;A4、将经过着色处理后的单晶铜管内外表面进行清洗、抗氧化处理,得到抗氧化着色的单晶铜管;B、将经过阳极氧化处理的铝杆或铝合金杆经拉拨得到与单晶铜管管径相适配直径的线性铝杆或铝合金杆;C、将线性铝杆或铝合金杆穿入经过抗氧化着色处理的单晶铜管内并从单晶铜管的两端伸出,得到铜铝复合管;D、利用冷轧的方式将嵌入线性铝杆或铝合金杆的铜铝复合管的一头进行缩头处理;E、将冷轧缩头后的铜铝复合管上拉拨设备,从拉丝眼模正面穿入,利用拉拔设备将铜铝复合管经拉丝眼模拉出,使单晶铜管和铝杆或单晶铜管和铝合金杆之间产生铜分子和铝分子之间的结合,从而产生表面高载流复合铜铝杆;分别经过粗拉、中拉和细拉到成品规格尺寸;F、成品退火,进行成品退火,自然冷却得到表面高载流复合铜铝线,退火温度为380 0C,走线速度为500m/min。实施例二A、将单晶铜管表面进行抗氧化处理;Al、将单晶铜管内外表面表面进行打磨、除油和抛光处理;A2、将单晶铜管内外表面进行活化处理,除去单晶铜管内外表面的氧化膜;A3、将经过处理的单晶铜管浸泡在着色液中,并控制温度在25°C?90°C的条件下进行着色处理;A4、将经过着色处理后的单晶铜管内外表面进行清洗、抗氧化处理,得到抗氧化着色的单晶铜管;B、将经过阳极氧化处理的铝杆或铝合金杆经拉拨得到与单晶铜管管径相适配直径的线性铝杆或铝合金杆;C、将线性铝杆或铝合金杆穿入经过抗氧化着色处理的单晶铜管内并从单晶铜管的两端伸出,得到铜铝复合管;D、利用冷轧的方式将嵌入线性铝杆或铝合金杆的铜铝复合管的一头进行缩头处理;E、将冷轧缩头后的铜铝复合管上拉拨设备,从拉丝眼模正面穿入,利用拉拔设备将铜铝复合管经拉丝眼模拉出,使单晶铜管和铝杆或单晶铜管和铝合金杆之间产生铜分子和铝分子之间的结合,从而产生表面高载流复合铜铝杆;分别经过粗拉、中拉和细拉到成品规格尺寸;F、成品退火,进行成品退火,自然冷却得到表面高载流复合铜铝线,退火温度为480 °C,走线速度为800m/min。实施例三A、将单晶铜管表面进行抗氧化处理;Al、将单晶铜管内外表面表面进行打磨、除油和抛光处理;A2、将单晶铜管内外表面进行活化处理,除去单晶铜管内外表面的氧化膜;A3、将经过处理的单晶铜管浸泡在着色液中,并控制温度在25°C?90°C的条件下进行着色处理;A4、将经过着色处理后的单晶铜管内外表面进行清洗、抗氧化处理,得到抗氧化着色的单晶铜管;B、将经过阳极氧化处理的铝杆或铝合金杆经拉拨得到与单晶铜管管径相适配直径的线性铝杆或铝合金杆;C、将线性铝杆或铝合金杆穿入经过抗氧化着色处理的单晶铜管内并从单晶铜管的两端伸出,得到铜铝复合管;D、利用冷轧的方式将嵌入线性铝杆或铝合金杆的铜铝复合管的一头进行缩头处理;E、将冷轧缩头后的铜铝复合管上拉拨设备,从拉丝眼模正面穿入,利用拉拔设备将铜铝复合管经拉丝眼模拉出,使单晶铜管和铝杆或单晶铜管和铝合金杆之间产生铜分子和铝分子之间的结合,从而产生表面高载流复合铜铝杆;分别经过粗拉、中拉和细拉到成品规格尺寸;F、成品退火,进行成品退火,自然冷却得到表面高载流复合铜铝线,退火温度为430 0C,走线速度为650m/min。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其特征在于:该制造方法的工艺步骤为: A、将单晶铜管表面进行抗氧化处理; Al、将单晶铜管内外表面表面进行打磨、除油和抛光处理; A2、将单晶铜管内外表面进行活化处理,除去单晶铜管内外表面的氧化膜; A3、将经过处理的单晶铜管浸泡在着色液中,并控制温度在25°C?90°C的条件下进行着色处理; A4、将经过着色处理后的单晶铜管内外表面进行清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表面高载流复合铜铝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造方法的工艺步骤为:A、将单晶铜管表面进行抗氧化处理;A1、将单晶铜管内外表面表面进行打磨、除油和抛光处理;A2、将单晶铜管内外表面进行活化处理,除去单晶铜管内外表面的氧化膜;A3、将经过处理的单晶铜管浸泡在着色液中,并控制温度在25℃~90℃的条件下进行着色处理;A4、将经过着色处理后的单晶铜管内外表面进行清洗、抗氧化处理,得到抗氧化着色的单晶铜管;B、将经过阳极氧化处理的铝杆或铝合金杆经拉拨得到与单晶铜管管径相适配直径的线性铝杆或铝合金杆;C、将线性铝杆或铝合金杆穿入经过抗氧化着色处理的单晶铜管内并从单晶铜管的两端伸出,得到铜铝复合管;D、利用冷轧的方式将嵌入线性铝杆或铝合金杆的铜铝复合管的一头进行缩头处理;E、将冷轧缩头后的铜铝复合管上拉拨设备,从拉丝眼模正面穿入,利用拉拔设备将铜铝复合管经拉丝眼模拉出,使单晶铜管和铝杆或单晶铜管和铝合金杆之间产生铜分子和铝分子之间的结合,从而产生表面高载流复合铜铝杆;分别经过粗拉、中拉和细拉到成品规格尺寸;F、成品退火,进行成品退火,自然冷却得到表面高载流复合铜铝线,退火温度为380~480℃,走线速度为500~800m/mi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国仁曾健鸿王会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安讯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