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铸造废灰砂加工成橡胶与塑料填充补强剂的工艺方法,对铸造产生的废弃物灰砂进行加工,通过干燥、磨粉、除铁、筛选、化学改性,用三环微粉磨粉机加工成颗粒大小为800-1300目粉料,即成。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物理加工和化学改性的方法相结合,制备成橡胶与塑料的填充补强剂,变废弃垃圾为再生能源,使废弃物的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利用。该工艺流程简单,设备要求低,并且不产生二次污染,有利于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境保护
,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铸造行业是能源和资源消费密集型行业,生产铸件要耗用大量的能源和多种原辅材料,同时在铸造生产过程中又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废砂、废渣尘、废气。目前,除了少量废渣再生回用外,大部分以丢弃为主,既对有限的资源是极大的浪费,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而当今废弃物的资源化被人们称为“二次物料的工业革命”,因此,铸造废渣的处理和利用已成为我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国内的铸造废渣处理方法是作为混凝土的细填充料,用于混凝土铺路、下水管道、铺路砖等。只有少量的铸造废渣得到利用,并且废渣没有通过技术处理,没有科技含量,产品的利润价值也很低,而且制备的产品性能指标并不很好。为了让二级废旧资源充分得到利用,需要一种方法充分发挥和利用铸造废渣的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通过物理加工方法和化学改性的方法,将铸造废渣加工成性能优质的橡胶和塑料补强填充剂,解决铸造废渣利用率低及污染环境的问题。为此,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具体步骤如下: (1)铸造废灰砂干燥:将铸造废灰砂用滚筒式烘干设备进行干燥处理; (2)磨粉:用雷蒙磨粉机将干燥后的铸造废灰砂制备成颗粒大小为150-200目的物料; (3)除铁:上述制备的物料使用9000-13000高斯不锈钢干粉磁选机除去粉料中的铁粉; (4)筛选:使用150-200目不锈钢高频直线筛将经过上述处理的物料中所含有的大粒径铸造砂去除后,所得到的物料防潮储存备用; (5)化学改性:按重量百分比,将1%_2%的钛酸酯偶联剂作为改性剂,加入98%-99%的筛选后得到的物料中,通过卧式密封搅拌机进行混合搅拌,充分搅拌反应后得到改性的物料; (6)填充补强剂制备:将制得的改性物料通过三环微粉磨粉机加工成颗粒大小为800-1300目粉料,即制备得到填充补强剂。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 1、本专利技术采用铸造废渣为原材料,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既提高了铸造废渣的利用率,又有利于环境保护; 2、本专利技术方法简单,制备工艺容易,设备需求条件低,能够实现大面积工业化生产需求; 3、本专利技术制备的填充补强剂性能优异,可在天然橡胶、再生橡胶、丁苯橡胶、乙丙橡胶、硅橡胶以及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等不同种类的橡胶和塑料中起到添加改性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铸造灰砂加工成橡胶与塑料填充补强剂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1所示,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具体步骤如下: (I)废渣干燥:将铸造废渣从原料罐取出,用滚筒式烘干设备在100-200 °C温度下进行干燥处理,干燥后物料中的含水量在1.5-2.5% ; (2)磨粉:用雷蒙磨粉机将干燥后的铸造废渣制备成颗粒大小为150-200目的物料; (3)除铁:上述制备的物料使用9000-13000高斯不锈钢干粉磁选机除去粉料中的铁粉,按重量百分比,经过除铁后得到的物料中含铁量在0.6-1% ;铁粉至铁粉缸,经过除铁后得到的物料至物料罐; (4)筛选:使用150-200目不锈钢高频直线筛将经过上述处理的物料中所含有的大粒径铸造砂去除后,得到备用的物料;备用的物料至物料罐,大粒径铸造砂至粗砂罐; (5)化学改性:按重量百分比,将1%_2%的钛酸酯偶联剂作为改性剂,加入98%-99%的筛选后得到的物料(从物料罐取出)中,通过卧式密封搅拌机进行混合搅拌,充分搅拌反应后得到改性的物料; (6)填充补强剂制备:将制得的改性物料通过三环微粉磨粉机加工成颗粒大小为800-1300目粉料,即制备得到填充补强剂,然后把填充补强剂放在成品罐中密封储存。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 1、使用斗式提升机将铸造废渣装入大型立式钢结构圆形原料罐中,保证物料的干燥性; 2、在原料罐漏斗处安装螺旋送料器,将物料送入滚筒式烘干设备,在100-200°C的低温下,以3-6转/min的速度干燥以每小时生产物料2.5-4吨量,保证物料中的含水量降低在1.5-2.5% ; 3、烘干的物料使用螺旋送料器送入3R环保型雷蒙磨粉机进行研磨,以100-150转/min的速度研磨,生产物料以每小时3-5吨量,将干燥后的铸造废渣研磨成颗粒大小为150-200目的物料; 4、研磨好的物料通过送料器送入不锈钢干粉磁选机分离,使用9000-13000高斯不锈钢干粉磁选机除去粉料中的铁粉,生产物料以每小时2-5吨量,经过除铁后得到的物料中含铁量在0.6-1%,将分离好后的物料和铁粉分别装入立式物料罐中; 5、将分离好的无铁粉物料通过螺旋送料器送入高频直线筛中筛选,使用150-200目不锈钢高频直线筛将经过上述处理的物料中所含有的大粒径铸造砂去除,生产物料以每小时2-5吨量,分离出的物料和砂分别装入立式圆形物料罐中; 6、分离好无型砂的物料通过螺旋送料器送人卧式搅拌机中进行化学改性(按重量百分比,将1%-2%的钛酸酯偶联剂作为改性剂,加入98%-99%的筛选后得到的物料中),充分混合搅拌1-3小时,生产物料以每小时3-5吨量,制备得改性的混料; 7、将制得的改性混料通过送料器送人微粉磨机研磨,使用80-110型三环微粉磨机加工成颗粒大小为800-1300目粉料,即得到填充补强剂。上述实施例仅是用来解释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是对本专利技术进行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和权力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凡是根据本专利技术技术实质所作的任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或等效流程变换,均仍属于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主权项】1.,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铸造废灰砂干燥:将铸造废灰砂用滚筒式烘干设备进行干燥处理; (2)磨粉:用雷蒙磨粉机将干燥后的铸造废灰砂制备成颗粒大小为150-200目的物料; (3)除铁:上述制备的物料使用9000-13000高斯不锈钢干粉磁选机除去粉料中的铁粉; (4)筛选:使用150-200目不锈钢高频直线筛将经过上述处理的物料中所含有的大粒径铸造砂去除后,所得到的物料防潮储存备用; (5)化学改性:按重量百分比,将1%_2%的钛酸酯偶联剂作为改性剂,加入98%-99%的筛选后得到的物料中,通过卧式密封搅拌机进行混合搅拌,充分搅拌反应后得到改性的物料; (6)填充补强剂制备:将制得的改性物料通过三环微粉磨粉机加工成颗粒大小为800-1300目粉料,即制备得到填充补强剂。2.根据权利I所述的,其特征在于:在步骤(I)中,铸造废渣的干燥温度为100-200°C,采用的设备是三回程烘干机,干燥后物料中的含水量在1.5-2.5%。3.根据权利I所述的,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按重量百分比,经过除铁步骤后得到的物料中含铁量在0.6-1%。【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铸造废灰砂加工成橡胶与塑料填充补强剂的工艺方法,对铸造产生的废弃物灰砂进行加工,通过干燥、磨粉、除铁、筛选、化学改性,用三环微粉磨粉机加工成颗粒大小为800-1300目粉料,即成。本专利技术通过物理加工和化学改性的方法相结合,制备成橡胶与塑料的填充补强剂,变废弃垃圾为再生能源,使废弃物的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利用。该工艺流程简单,设备要求低,并且不产生二次污染,有利于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保护。【IPC分类】C08K11/00, C08K9/00, C08K9/04【公开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采用铸造废灰砂加工成橡胶与塑料填充补强剂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铸造废灰砂干燥:将铸造废灰砂用滚筒式烘干设备进行干燥处理;(2)磨粉:用雷蒙磨粉机将干燥后的铸造废灰砂制备成颗粒大小为150‑200目的物料;(3)除铁:上述制备的物料使用9000‑13000高斯不锈钢干粉磁选机除去粉料中的铁粉;(4)筛选:使用150‑200目不锈钢高频直线筛将经过上述处理的物料中所含有的大粒径铸造砂去除后,所得到的物料防潮储存备用;(5)化学改性:按重量百分比,将1%‑2%的钛酸酯偶联剂作为改性剂,加入98%‑99%的筛选后得到的物料中,通过卧式密封搅拌机进行混合搅拌,充分搅拌反应后得到改性的物料;(6)填充补强剂制备:将制得的改性物料通过三环微粉磨粉机加工成颗粒大小为800‑1300目粉料,即制备得到填充补强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大启,雷胜,
申请(专利权)人:黄大启,雷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