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喷水体循环系统及其施工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2024145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0 09: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旱喷水体循环系统及其施工方法,所述旱喷水体循环系统包括旱喷区,水泵,喷头和接收口,所述喷头和接收口相对设置,所述接收口设置在旱喷区表面,所述旱喷区包括多个水沟区,水沟区设置在旱喷区的地表下方,相邻水沟区沿水流方向高度依次降低,所述相邻水沟区之间设有挡板,所述喷头设置在高度最低的水沟区内。通过采用沉淀的原理,使得水体能够循环过滤,降低了通过喷头喷出的水柱中的杂质,保证水体相对清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现代城市中通常都设有水景喷泉,用于增加城市的生机,但在使用过程中水景喷泉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一方面,水景喷泉的水体循环需要大面积的水池负责收纳节税,因此需要占用大量的面积及空间,影响了地面的利用率,同时对于儿童进入水池,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有的城市中使用旱喷,旱喷也称为旱地喷泉或旱式喷泉,在喷水时,喷出的水柱通过盖板或花岗岩等铺装孔喷出来,以达到既不占休闲空间又能观赏喷泉的效果。但水景喷泉和旱喷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水体在循环作用下与空气自然接触,会产生沉淀物及滋生较多的细菌,对于水池内或水池周边的人来说,会产生卫生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能够对水体进行持续沉淀净化,水体清洁度较高,且占地面积较小的,所述旱喷水体循环系统包括旱喷区,水泵,喷头和接收口,所述喷头和接收口相对设置,所述接收口设置在旱喷区表面,所述旱喷区包括多个水沟区,水沟区设置在旱喷区的地表下方,相邻水沟区沿水流方向高度依次降低,所述相邻水沟区之间设有挡板,所述喷头设置在高度最低的水沟区内。以下为旱喷水体循环系统的附属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挡板顶部设有坡面,坡面高度沿水流方向递增。优选的,所述旱喷区包括第一水沟区,第二水沟区和第三水沟区,第一、第二、第三水沟区的高度依次递减。优选的,所述第一水沟区和第三水沟区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水沟区上方设有接收口,所述第三水沟区内设有喷头和水泵。优选的,所述第二水沟区将第一、第三水沟区连通,第二水沟区有两片,两片第二水沟区分别设置在第一、第三水沟区两侧。优选的,所述旱喷区表面为长方形,所述表面铺设有石材。优选的,所述第一、第二、第三水沟区围城长方形,所述长方形中部铺设雕刻石材。优选的,所述水体内设有抑菌药剂。一种旱喷水体循环系统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砌筑多个高度不同的水沟区;②对水沟区进行防水处理,并做蓄水实验;③将水泵和喷头连接,并设置在高度最低的水沟区内;④输入水体,并在水体中添加定量的抑菌药剂。进一步的,所述步骤③中,水泵需调整好压力,所述喷头需调整好喷水定位方向。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通过采用沉淀的原理,使得水体能够多次过滤,降低了通过喷头喷出的水柱中的杂质,保证水体相对清洁;同时,通过在水体中加入抑菌药剂,减少水体中的细菌含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旱喷水体循环系统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旱喷水体循环系统的喷头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旱喷水体循环系统的接收口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旱喷水体循环系统的水沟区水体流向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旱喷水体循环系统包括旱喷区100,水泵5,喷头31和接收口 11,喷头31和接收口 11相对设置,旱喷区100包括第一水沟区I,第二水沟区2和第三水沟区3,所述第一、第二、第三水沟区设置在旱喷区100的地面下方。所述喷头31设置在第三水沟区3内,喷头31垂直于地面设置,喷头31上方设有开口 32,喷头31喷出的水柱通过开口 32射出。所述第一水沟区1,第二水沟区2,第三水沟区3的高度依次降低,使得第一水沟区I内的水能够流向第三水沟区3。所述相邻水沟区之间设有挡板(如图4所示),第一、第二水沟区之间设有第一挡板12,第二、第三水沟区之间设有第二挡板23。所述接收口 11设置在第一水沟区I上方,所述水泵5设置在第三水沟区3内,水泵5与喷头31连通,水泵5用于将第三水沟区3内的水体通过喷头31喷出。所述第二水沟区2有两片,分别设置在第一水沟区I和第三水沟区3两侧。所述旱喷区100为长方形,第一、第二、第三水沟区为长方形四边,旱喷区100地面上铺设有石材,旱喷区中部铺设雕刻石材,进一步增强旱喷区的美观性。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第一水沟区I的高度大于第二水沟区2,当第一水沟区I内的水量到大最大高度后,开始流向第二水沟区2,第一水沟区I内水体携带的杂质沉淀在第一水沟区I内,第一水沟区I和第二水沟区2之间的挡板12顶部设有坡面121,坡面121的高度沿水流方向递增,因此当水体从第一水沟区I流向第二水沟区2时,杂质会受到坡面的阻挡,使其留在第一水沟区I内,从而减少流入第二水沟区2内的水体所含有的杂质。同样的,第二水沟区2内的水体流向第三水沟区3时,水体内的杂质又会有部分被挡板23上方的坡面231截留在第二水沟区2内。从而经过两次沉淀过滤,使得流入第三水沟区3内的水体能够比较干净。第三水沟区3内的水体通过喷头31喷出,喷头31喷出的水柱越过旱喷区100上方(图1中的弧形线代表水柱),然后落入接收口 11,接收口 11与第一水沟区I连通,第一水沟区I内的水体从两侧分别流向第二水沟区2,从而实现水体循环。所述旱喷水体循环系统的施工方法如下:①砌筑第一水沟区1,第二水沟区2和第三水沟区3 ;②对水沟区进行防水处理,并做蓄水实验将水泵5和喷头31连接,并设置在第三水沟区3内;④输入水体,并在水体中添加定量的抑菌药剂。所述步骤②中的蓄水实验需要进行24小时,所述步骤③中,水泵5需调整好压力,所述喷头3需调整好喷水定位方向。本实施例通过采用沉淀的原理,使得水体能够多次过滤,降低了通过喷头喷头出的水柱中的杂质,保证水体相对清洁;同时,通过在水体中加入抑菌药剂,减少水体中的细菌含量。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较佳实施例仅为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例如,上述实施例有三个水沟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若需要更多次的沉淀过滤,可进一步设置更多的水沟区,若需要减少过滤次数,可设置两个水沟区。凡根据本专利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旱喷水体循环系统,包括旱喷区,水泵,喷头和接收口,所述喷头和接收口相对设置,所述接收口设置在旱喷区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旱喷区包括多个水沟区,水沟区设置在旱喷区的地表下方,相邻水沟区沿水流方向高度依次降低,所述相邻水沟区之间设有挡板,所述喷头设置在高度最低的水沟区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旱喷水体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顶部设有坡面,坡面高度沿水流方向递增。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旱喷水体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旱喷区包括第一水沟区,第二水沟区和第三水沟区,第一、第二、第三水沟区的高度依次递减。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旱喷水体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沟区和第三水沟区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水沟区上方设有接收口,所述第三水沟区内设有喷头和水泵。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旱喷水体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水沟区将第一、第三水沟区连通,第二水沟区有两片,两片第二水沟区分别设置在第一、第三水沟区两侧。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旱喷水体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旱喷区表面为长方形,所述表面铺设有石材。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旱喷水体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水沟区围城长方形,所述长方形中部铺设雕刻石材。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旱喷水体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体内设有抑菌药剂。9.一种旱喷水体循环系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41/CN104889008.html" title="旱喷水体循环系统及其施工方法原文来自X技术">旱喷水体循环系统及其施工方法</a>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旱喷水体循环系统,包括旱喷区,水泵,喷头和接收口,所述喷头和接收口相对设置,所述接收口设置在旱喷区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旱喷区包括多个水沟区,水沟区设置在旱喷区的地表下方,相邻水沟区沿水流方向高度依次降低,所述相邻水沟区之间设有挡板,所述喷头设置在高度最低的水沟区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航李勇强周大伟徐洪强唐江鹿丙欢朱琦孙锋葛子儒季庆友曹连冲马红胜秦军胡强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