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延伸的半潜式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2025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具有一对可变浮力且在垂直方向隔开的浮筒的半潜式船舶。当船舶在运输中时,较低的浮筒保持垂直方向上紧密的接近于上部的浮筒。较低的浮筒在展开地点被压舱,以将浮筒降低浮筒到第一浮筒基线以下大约32米的深度。因此,船舶的稳定性和运动特性有较大地改善。浮筒间通过可伸缩支柱装置互相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海上结构,特别涉及一种适合支撑海上油气勘探/生产作业的海上结构。
技术介绍
半潜式船舶提供了一种用于海上作业的海上结构的形式。半潜式单元经常用于很难安装常规的底部支撑结构的深水中。一种典型的半潜式单元具有一个上部结构的甲板或支柱支撑的甲板。支柱由有浮力的浮筒和压舱物室支撑,该压舱物室允许船舶移动到一个展开地点和被水淹没,以使浮筒浸没到水面之下。一旦浮筒降低到需要的深度,它们提供了稳定性并减少了船舶对应于风和水波的移动。一些半潜式船舶设计成具有一对平行的水平浮筒,该浮筒支撑垂直延伸的支柱。其他的半潜式船舶设计成具有所谓的“环状浮筒”,所述的“环状浮筒”不一定为圆形的。多数情况中,“环状浮筒”部件应用于正方形或矩形浮筒,正方形或矩形浮筒为四个互相连接的浮筒部分。浮筒的目的在于便于使船舶在深水中得到稳定性。不同的解决办法被提出去解决这个问题。例如专利号为4,040,265的美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自升式钻塔平台,其由向下延伸的支柱支撑并与静止在海底的底盘结构接合。所述底盘是一个矩形结构,且具有多个可储藏碳氢化合物的腔。所述底盘的端部延伸到支撑支柱的位置以外。专利号为4,907,912的美国专利列举了另一个使用可潜水的储运驳船的自升式钻塔平台的例子。运输中,可潜水的储运驳船为钻探平台的船体提供浮动手段。一旦所述单元到达钻探点,可潜水的驳船和支撑支柱一起降低直到停留到海底。所述的可潜水驳船至少被淹没,以稳定其在海底的位置。专利号为6,374,764的美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由一个或多个具有上升支持的浮筒的自浮式海上结构。这种上升支持可能是齿条小齿轮驱动装置,套筒式液压缸,滑轮系统等,且附接在甲板上并相对应于浮筒移动甲板。浮筒可以从水中升起以提供附加的甲板区域。虽然这些设计产品在特定的情况下是令人满意的,但是需要一种特别适合定位于深水和恶劣环境中的、开发边缘领域的小型海上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加强的抵抗波浪作用的半潜式单元。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通过在ESEMI中使用第二层浮筒(STP)的简单而节省成本的方法来增加单元的附加质量。ESEMI作为常规的半潜式设计的情况,允许在不增加船舶排水量的情况下增加船舶的附加质量。为了代替增加排水量来获得更高的附加质量,本专利技术设法将总排水量在工作模式中分离成两个不同的位置。一部分排水量位于常规的半潜式船体,而其他的部分,被称作STP,定位在船体以下的一定距离。这种总排水量的分离与相似排水量的常规的半潜式相比较,导致了更高且全面的ESEMI的附加质量。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有效减少船舶对于波浪作用的响应的海上结构。下述权利要求所限定的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案依照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给出。海平面以下的主要波浪和海流的影响力作用在支柱和位于水平面下的上层浮筒上。这些水平面以下的作用力通常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减少。本专利技术的船舶具有双重浮筒系统。上部的环状浮筒支撑稳定柱,该支柱依次支撑上部船体和甲板结构。下部的浮筒相对于上部的浮筒,通过使用独立的、位于下部浮筒或第二层浮筒的压舱系统垂直地进行移动。通过将第二层浮筒(STP)降低到海平面以下一个适当的深度,最好位于大多数强烈波浪影响范围之下,本专利技术的半潜式单元完成特有的动作反应,通常只有通过大型的通用的组合固定装置来完成。依照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的第二层浮筒支撑多个可垂直活动的、可伸缩的支柱。该支柱通过由外部的稳定柱和上部浮筒携带的支柱导向装置进行移动。所述支柱确保了第二层浮筒和上部浮筒保持平行关系。运输时,较低的有浮力的浮筒可靠地接近上部浮筒,所述支柱完全收回。一旦船舶到达工作地点,第二层浮筒被压载且下降以使得上部浮筒的基线位于第二层浮筒的基线以上32米处。所述的第二层浮筒的剩余部分通过一系列将第二层浮筒连接到主甲板的绞盘拉紧装卸缆索保持与上部浮筒和上部船体的锁定关系。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通过下列附图进行举例说明且不限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举的例子。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半潜式船舶在移动状态的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半潜式船舶在工作状态的立体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半潜式船舶在移动状态的剖面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半潜式船舶在工作状态的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船舶主甲板的俯视图。图6为主浮筒底部的示意图。图7为第二层浮筒底部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半潜式船舶标记为10。所述的船舶或单元10由具有工作甲板12的上部船体11组成。所述上部船体11设计成大的箱子或格子结构。所述船体11和甲板12支撑不同的机器和设备,以及全体工作人员的住房。为了卸载供给船提供的货物,甲板12上设有起重机14。所述上部船体11和工作甲板结构12上携带有4个垂直的支柱16,所述支柱16依次由形成为正方形环的主浮筒结构18支撑。每个支柱16的横截面为矩形,且从正方形环状的浮筒18的拐角处延伸。所述主浮筒18由4个箱状的结构组成,每个结构的横截面具有4个边。环状浮筒的一个主要的优点是船体结构具有很大的扭转强度,这种扭转强度在恶劣的环境中是特别重要的。所述的主浮筒18有方形的开口20,允许产品升降机22通过。所述主浮筒18容纳有复数个沉浮箱24,储存罐26,位于浮筒18每个拐角处的泵舱28和用于运送,储藏和输出船舶10在工作中所必须的水和碳氢化合物的相关联的机器。所述的主浮筒18与支柱16刚性连接。第二层浮筒(STP)30相对于主浮筒18相互平行,且第二层浮筒(STP)30和主浮筒18之间具有一定的垂直间隔。所述的STP30,类似于主浮筒18由4个箱状的结构32、34、36和38组成,每个结构的横截面具有4个边。所述浮筒30具有方形的开口40,所述方形开口40与主浮筒18的方形开口20垂直对准,以允许产品升降机22通过。所述的第二层浮筒30的深度比主浮筒18的深度浅。所述浮筒30的部分32具有一对水平的延伸部件42、44。所述浮筒30的部分36具有一对水平的延伸部件46、48。所述的每个延伸部件42、44、46和48支撑垂直延伸的,可伸缩的延伸支柱50,这样每个可伸缩的支柱50的底部就分别安放在延伸部件42、44、46或48上。所述的支架50通过第二层浮筒30连接上部船体11和主浮筒18。附接在每个支柱上的导向部件52;附接在主浮筒18上,与导向部件52垂直对准的导向部件54。每个支柱50收容在导向部件52和导向部件54形成的开口中。所述的支柱50相对于所述的船体11和主浮筒18进行移动,从而将第二层浮筒30移动到工作的水位。运输时(图1和图3),所述的第二层浮筒(STP)30位于主浮筒18以下的短的距离。在运输的水位,所述主浮筒18的甲板56略微高于水位58。所述主浮筒的基线60淹没在水平面以下,且所述第二层浮筒的基线62位于主浮筒基线60以下大约3米处。所述第二层浮筒30,类似于主浮筒18,被垂直和横向的分隔壁分割成复数个收容沉浮箱70的隔间。泵舱72中适当的泵便于为沉浮箱70提供可变的压舱量。当船舶10在工作地点展开时,所述的第二层浮筒30刚好下降到水位58以下的适当的位置,以使得所述第二层浮筒30的基线62在主浮筒18的基线60以下大约32米处。为便于第二层浮筒30的停泊和维护,船舶10上装备有8条系缆索74,船体10的每个拐角处装备2条。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半潜式船舶,包含:支撑上部船体的第一浮筒;平行于第一浮筒且与第一浮筒之间具有垂直间隔的第二浮筒;及相对于第一浮筒垂直移动第二浮筒的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阿齐兹梅丘特阿尼兹海珊
申请(专利权)人:深水技术组私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SG[新加坡]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