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段伟专利>正文

水上多用途立体运输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1882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涉及一种组合结构水上多用途立体运输平台,运用在江河、湖泊和海洋上。根据机械力学、流体力学、结构工程制造原理,利用若干浮体屯、结构主支撑杆、结构支撑杆、过桥、框式平台等组合连接成水上多用途立体运输平台。使之建立水上超高速公路;并设主干线支干线直接联姻世界异地;建立水上城市;利用若干个太阳能、风能建立电能转换发电基地;在水上立体运输平台主体侧设置分支框式平台利用顶面露天平台配套设置加油站、飞机场等;和分支框式钻井平台;在水上立体运输平台上或左右侧和水中可设置对天体对海洋开发利用等不同用途设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组合结构立体环保运输多用途水上立体平台,运用在江河、湖泊和海洋上,特别是设置的水上环保超高速公路直接联姻世界异地交通商贸往来,以及水上城市和利用若干太阳能、风能建立无限环保电能转换发电基地的装置。在现有水上交通运输中,存在各种水上交通隐患,各种水上交通运输工具皆需要大量地球有限能源,同时大量废气排放又污染空气,船上生活产生的大量废弃物和排泻物对水质也污染,而且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不理想,人类一直主要依赖陆地,没有水上城市。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结构立体环保运输多用途水上立体平台,一是在水上设置立体环保运输多用途平台形成水上环保超高速公路,直接联姻世界异地交通商贸往来,以创建人类与大自然和谐快速发展,带动全世界创造最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二是不消耗地球有限的不可再生的能源;三是利用若干太阳能、风能建立无限环保电能转换发电基地;四是建立水上城市;五是在水上立体运输平台主体侧设置分支框式钻井平台;六是在水上立体运输平台主体侧设置分支框式平台利用顶面即露天平台设置加油站、飞机场等。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根据机械力学、流体力学、结构工程制造原理,在江河、湖泊、海洋上设置水上多用途立体运输平台,利用若干浮体屯或船体屯、二级浮体屯、结构主支撑杆、结构支撑杆、过桥、立体运输平台、多层框式平台、多轨轨道、多轨滑道等组合连接成水上多用途立体运输平台,在水上立体运输平台上利用其广阔空间设置若干风力发电机组和若干太阳能电板,使之建成无限环保电能转换发电基地,其所发电能主要提供立体运输平台(即立体超高速公路)上悬浮式运输车、悬挂式列车等的动力源和各种照明、各种控制机构、生活区、工厂等使用电能、并将多余电能通过电网陆地使用。利用露天平台设置种植业、水产养殖业、绿化、液体气体管道输送,配套设置加油站、飞机场、生活区、工厂等实施多用途组合利用;利用框式平台和水上立体运输平台主体侧设置的分支多层框式平台配套建立生活区、工厂、商店、医院等形成水上城市,对生活垃圾、生产废物和污水等可在框式平台上设置处理场站处理,也可统一运输、输送到陆地处理场站处理。在水上立体运输平台主体侧还可设置分支框式钻井平台,将水底能源如石油通过水上平台上的管道输送到陆地。在水上立体运输平台主体侧可设置分支框式平台,利用顶面即露天平台配套设置加油站、飞机场等,在水上立体运输平台或者左右侧和水中还可设置对天体对海洋开发利用等不同用途的设施。本装置的具体结构由以下选用的组合结构立体环保运输多用途水上立体平台装置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附图说明图1是海洋上组合结构立体环保运输多用途水上立体平台侧面图下面结合图1详细说明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具体装置的细节及其工作情况该装置包括浮体屯或船体屯(1)、(2)等,二级浮体屯(3)、(4)等,结构主支撑杆(5)和结构支撑杆(6)若干根主要支撑和固定浮体屯(1)、(2)与二级浮体屯(3)、(4)的距离,立体运输平台(7),结构主支撑杆(8)若干根,其上下动配连接点如(9)、(10)等若干点,结构支撑杆(11)若干根,上下动配连接如(9)、(12)等到若干点,多轨轨道(13),多轨滑道(14),露天平台(15),结构支撑杆(16)若干根,上下动配连接点如(17)、(18)等若干点,结构支撑杆(19)若干根,上下动配连接点如(20)、(18)等若干点,框式平台(21),露天平台(22),结构主支撑杆(或角钢、丁字钢)(23)等若干根,其上下动配连接点如(24)、(25)等若干点,风力发电支撑杆(26)若干根,其动配连接点如(27)等,太阳能电板(28)若干个,其动配连接点(29),交换变电控制(30),电关(31),压水仓(32),进水口(33),排水口(34),结构支撑杆(35)若干根主要固定浮体屯之间的距离,结构支撑杆(36)。该装置浮体屯(1)、(2)等若干个可进行组合排列,是水上立体运输平台支撑主体,二级浮体屯(3)、(4)若干个,为密封潜水式,可有控制海颠簸,结构主支撑杆(8)若干根和结构支撑杆(11)若干根为立体运输平台(7)支撑和固定主体,立体运输平台(7)上多轨轨道(13)使悬浮式运输车双向单行,同时在该平台(7)上可设置液体气体管道输送等。平台(7)下底面多轨滑道(14)使悬挂式列车双向单行,形成水上超高速公路,结构主支撑杆(16)若干根和结构支撑杆(19)若干根为露天平台(15)和框式平台(21)支撑固定主体,在露天平台(15)上可设置种植业、水产养殖业、绿化、配套设置加油站、飞机场、生活区、工厂等多用途利用,结构主支撑杆(或角钢、丁字钢)(23)若干根为露天平台(22)支撑和固定主体,其两端分别固定在露天平台(22)和框式平台(21)上的动配连接点上,例如(24)、(25)上,该装置也可设置多层框式平台,在框式平台(21)上设置生活区、工厂、商店、医院等形成水上城市,在水上立体运输平台主体侧也可利用浮体屯,二级浮体屯、结构主支撑杆和结构支撑杆等组合结构设置分支多层框式平台,在框平台上配套设置生活区、工厂、商店、医院等完善和扩大水上城市各项功能,还可以在水上立体运输平台主体侧设置分支框式钻井平台,将水底能源如石油通过水上立体运输平台管道输送到陆地,在水上立体运输平台主体侧可设置分支框式平台,利用顶面即露天平台配套设置加油站、飞机场等,在水上立体运输平台上或左右侧和水中还可设置对天体、对海洋开发利用等不同用途的设施。对生活垃圾、生产废物和污水等可在平台上设置处理场站进行处理,也可以统一运输,输送到陆地处理场站进行处理。该装置利用其广阔空间设置若干风力发电机组和若干太阳能电板,建立无污染无限环保电能基地,其电能主要提供给悬浮式运输车和悬挂式列车等立体运输动力源,以及各种照明、各种控制机构、生活区和工厂等用电所需,并多余电能通过电网陆地使用,电关(31)若干个设置在立体运输平台(7)的两边上,主要控制铁锚的起落,其作用主要稳定整体水上立体运输平台。该装置浮体屯(1)、(2)和二级潜水式浮体屯(3)、(4)等若干个可采用钢铁结构,也可采用钢筋水泥屯结构。该装置可对立体运输线设置封闭式或半封闭式。并可在海洋设置主干线道和若干支干线道,直接联姻世界异地交通商贸往来,逐步完全取代速度慢、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不理想又消耗大量地球有限能源的现有各种海上运输船舶,建立对空气和水质无污染的带动全世界创造最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文明的水上超高速公路和水上城市,它体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快速发展,也是人类迈向文明社会必经之路。图2是江河、湖泊、海洋上的组合结构立体环保运输多用途水上立体平台侧面图下面结合图2详细说明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具体装置的细节及其工作情况该装置包括浮体屯或船体屯(1)、(2)若干个,二级浮体屯(3)、(4)等若干个,根据桥的工程原理和框式结构设置不同过桥(5)固定在浮体屯(1)和(2)上的动配连接点(6)、(7)、(8)、(9)上,使浮体屯(1)和(2)上平面与过桥(5)上平面平行。组合构成第一层平台,一层平台多轨轨道(10),二层平台(也可称立体运输平台或露天平台)(11),结构支撑杆(12)若干根,其动配边连接点(13),(14),结构支撑杆(15)若干根,其动配连接点(16)、(14),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结构立体环保运输多用途水上立体平台,运用在江河、湖泊和海洋上。利用若干浮体屯或船体屯、二级浮体屯、过桥、结构主支撑杆、结构支撑杆、立体运输平台,多层框式平台、多轨轨道、多轨滑道等组合连接成水上立体环保运输多用途水上立体平台的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伟吴虹成
申请(专利权)人:段伟吴虹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