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一明专利>正文

往复式自行车无级调速及传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0788 阅读:4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往复式自行车无级调速及传动机构,涉及一种以人力为动力的工具,利用软绳作为动力传递与变速,脚蹬踏板,通过软绳使飞轮外圈正向转动,同时扭紧飞轮上的扭簧,脚上提,踏板则由扭簧带动飞轮将软绳收回。拨动调速滑轮,则可使得在同一运动行程中的软绳移动距离发生改变,从而实现无级调速,具有结构简单,操作容易,价格低廉,调速幅度大,重量轻,传动效率高等优点,适合于各类人力车上的使用。(*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以人力为动力的交通工具。国内外曾有人就现有的链条驱动的自行车,改为往复式驱动,即以脚踏杆另一端的弧形齿条带动飞轮与后轮工作,然而,在使用过程中,每当脚上提与下蹬交换之际,有一种踏空感;且该车结构复杂,成本高,且不能带负荷调速,故在应用中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往复式自行车无级调速及传动机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方案实现的利用软绳作为动力传递与变速,软绳一端固定于踏板上,另一端固定在飞轮外圈上,软绳绕过调速滑轮,脚蹬踏板,使飞轮外圈正向旋转,带动车轮前进,脚上提时,飞轮上的扭簧带动飞轮将软绳收回,拨动调速滑轮,则可使得在脚蹬,上提过程中的软绳移动距离发生改变,从而实现无级调速。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操作容易,价格低廉,调速幅度大,重量轻,传动效率高等优点,适合于各类人力车上的使用。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图附图2为本技术工作状态图附图3为调速机构结构图附图4为调速机构另一种结构图附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图附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图。见附图1、2,本技术由踏杆(1),软绳(2),踏板(3)、轨道(4)、变速牵引绳(5)、轨道滑轮(6)、变速滑轮(7)、飞轮(8)、扭簧(9)、后轴(10)组成,踏杆(1)一端与踏板(3)固定连接,其另一端销轴连接在自行车后轴(10)或车身上,软绳(2)一端栓系在踏板(3)上,另一端绕过变速滑轮(7),再在带凹槽的飞轮(8)外圈绕若干圈,并固定在飞轮(8)外圈上,扭簧(9)内圈固定在后轴(10)或车身上,外圈固定在飞轮(8)外圈上。变速滑轮(7)与轨道滑轮(6)固定在同一固定板上,轨道滑轮(6)可在轨道(4)上滚动。轨道(4)为自行车车架外表面或车架内,上述结构均为一左一右两套同样结构。当使用本技术时,脚蹬踏板(3),使得踏板(1)绕另一头的销轴转动,一端固定在踏板(3)上的软绳(2)拉动飞轮(8)外圈转动,并带动自行车后轮运转,与此同时,飞轮(8)外圈转动使得扭簧(9)被扭紧,当脚上提时,飞轮(8)上的扭簧(9)带动飞轮(8)外圈在内圈上反转,将软绳(2)拉直收回,踏板(3)回复到原有的位置,自行车左、右两套同样装置交替运动时,则可带动车轮连续滚动。当拉动变速牵引绳(5)使得轨道滑轮(6)在轨道(4)上移动,亦使变速滑轮(7)同步移动,从而使得绕过其上的软绳(2)与轨道(4)的夹角发生变化,当踏板(3)在运动同一周期内,使得软绳(2)的移动距离发生变化。带动飞轮(8)外圈转动的圈数亦发生改变,从而实现了无级调速的目的。见附图3,变速牵引绳(5)通过左、右两个换脚弹簧(11)与调速手柄(12)连接。调节调速手柄(12)能同时改变左、右两个变速滑轮(7)的位置而实现调速,其作用是根据脚踏力的大小而实现小范围的自动变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在换脚时的不园滑感,其原理是在换脚时脚蹬速度慢,但变速滑轮(7)在快速位置上,使得脚无蹬空之感,换脚后脚蹬速度加快而有力,变速滑轮(7)受力加大,将换脚弹簧(11)拉长,同时,变速滑轮(7)被拉到预定的速度位置上,再要换脚时换脚弹簧(11)缩短又重复以上的动作。见附图4,变速牵引绳(5)通过调速弹簧(13)与调速手柄(14)连接,当在长工作行程时,调动调速手柄(14),能在最大范围实现自动变速,此时的变速滑轮(7)的位置是由调速弹簧(13)与变速牵引绳(5)的拉力确定的,而变速牵引绳(5)的拉力是脚蹬力与负载力确定。调动手柄(14)实际是调节脚蹬力的大小,使蹬车有轻、重之感。见附图5,平衡绳(15)绕过固定在刹车杠杆(17)一端的平衡滑轮(16)将左、右踏板(3)连接,刹车杠杆(17)支承在固定于车架上的弹簧(18)上,当两脚上、下运动时,由于平衡绳(15)的限制,使得左、右两踏杆(1)分别上、下动作,当需制动时,左、右脚同时下踏,使得固定在车身上的刹车杠杆(17)以固定点为支点转动,其平衡滑轮(16)下压,刹车杠杆(17)带制动闸一端上抬并接触在车圈上,从而实现制动,不需制动时,两脚同时上抬,在弹簧(8)的作用下,刹车杠杆(17)复位,即可继续骑行了。见附图6,此为装上本技术的低重心赛车,其平衡绳(16)为反装,其特点是当一只脚向后蹬时,另一只脚能用力向前提,这样能加大赛车的驱动力,滑行时,双脚能同时蹬直而减小空气阻力。权利要求1.往复式自行车无级调速及传动机构,包括踏杆(1),软绳(2)、踏板(3)、轨道(4)、变速牵引绳(5),轨道滑轮(6)、变速滑轮(7)、飞轮(8)、扭簧(9)、后轴(10),其特征在于踏杆(1)一端与踏板(3)固定连接,其另一端销轴连接在自行车后轴(10)或车身上,软绳(2)一端栓条在踏板(3)上,另一端绕过变速滑轮(7),再在带凹槽的飞轮(8)外圈绕若干圈,并固定在飞轮(8)外圈上。扭簧(9)内圈固定在后轴(10)或车架上,外圈固定在飞轮(8)外圈上,变速滑轮(7)与轨道滑轮(6)固定在同一固定板上,轨道滑轮(6)可在轨道(4)上滑动,上述结构为一左一右两套同样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往复式自行车无级调速及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变速牵引绳(5)通过左、右两个换脚弹簧(11)与调速手柄(12)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往复式自行车无级调速及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变速牵引绳(5)亦可通过调速弹簧(13)与调速手柄(14)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往复式自行车无级调速及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轨道(4)为自行车车架外表面或车架内。专利摘要往复式自行车无级调速及传动机构,涉及一种以人力为动力的工具,利用软绳作为动力传递与变速,脚蹬踏板,通过软绳使飞轮外圈正向转动,同时扭紧飞轮上的扭簧,脚上提,踏板则由扭簧带动飞轮将软绳收回。拨动调速滑轮,则可使得在同一运动行程中的软绳移动距离发生改变,从而实现无级调速,具有结构简单,操作容易,价格低廉,调速幅度大,重量轻,传动效率高等优点,适合于各类人力车上的使用。文档编号B62M1/24GK2077417SQ9021572公开日1991年5月22日 申请日期1990年8月16日 优先权日1990年8月16日专利技术者黄一明 申请人:黄一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往复式自行车无级调速及传动机构,包括踏杆(1),软绳(2)、踏板(3)、轨道(4)、变速牵引绳(5),轨道滑轮(6)、变速滑轮(7)、飞轮(8)、扭簧(9)、后轴(10),其特征在于踏杆(1)一端与踏板(3)固定连接,其另一端销轴连接在自行车后轴(10)或车身上,软绳(2)一端栓条在踏板(3)上,另一端绕过变速滑轮(7),再在带凹槽的飞轮(8)外圈绕若干圈,并固定在飞轮(8)外圈上。扭簧(9)内圈固定在后轴(10)或车架上,外圈固定在飞轮(8)外圈上,变速滑轮(7)与轨道滑轮(6)固定在同一固定板上,轨道滑轮(6)可在轨道(4)上滑动,上述结构为一左一右两套同样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一明
申请(专利权)人:黄一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