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自申专利>正文

杠杆驱动省力变速自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0635 阅读:347 留言:1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杠杆驱动省力变速自行车,由角架、车把、车座、前后轴及前后轮构成,用左右两杠杆驱动后轴带动后轮旋转,其特征在于:左右两支杠杆分布角架两侧,杠杆支点用交销固定在后角架上,杠杆力点装脚蹬,杠杆重点用活球与连杆相结合,连杆轴承与后轴两侧曲柄相连,曲柄方向相反成180°;千斤Ⅰ与后轴固连,棘轮与轴皮固定;千斤Ⅱ与太阳轮A相连,系杆H与后轴相连,其上装一对行星齿轮B与太阳轮A啮合,增速内齿圈C与变位杆相接,由拨叉总成扳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省力,并且可以变速,结构简单,造价低廉。(*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自行车,特别提供了一种由杠杆直接驱动后轴旋转,带动车轮前进的省力变速自行车。自行车是靠人力驱动的代步工具,发展至今在省力上,经几代人的努力,都没有突破的进展。只能从变速上省力,速度下降,省力了但运动频率却加大了;有了速度、力度则加大了。人的体能是有限的,实际力并没有省下来。现也有些是改变自行车传动形式的。结果增加了机构,反而加大了机械的磨擦,功率相对消耗更多。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省力,并且可以变速,结构简单,造价低廉的自行车,即杠杆驱动省力变速自行车。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杠杆驱动省力变速自行车,由角架、车把、车座、前后轴及前后轮构成,用左右两杠杆驱动后轴带动后轮旋转,其特征在于左右两支杠杆12、11分布角架两侧,杠杆12、11支点用交销固定在后角架3上,杠杆力点装脚蹬13、1,杠杆重点用活球45与连杆44相结合,连杆轴承与后轴两侧曲柄41相连,曲柄方向相反成180°;千斤I与后轴8固连,棘轮与轴皮21固定;千斤II33与太阳轮A34相连,系杆H35与后轴8相连,其上装一对行星齿轮B36与太阳轮A34啮合,增速内齿圈C19与变位杆15相接,由拨叉总成42搬动。两个固定于角架3之上的不旋转件右轴碗16,左轴碗26置于两个旋转件轴皮21和后轴8之间。车座立管4穿套于角架3向后倾斜的管内,车座直管5垂直装入立管4座管上。本技术在力的传动上,取消了原自行车中轴与传动系统及变速系统,使驱动与变速都在一个轴上实现。脚蹬力点,通过连杆,使曲柄做园周运动,后轴旋转,轴旋转带动千I拨动棘轮、车轮前进,这是常速,此时轴与系杆旋转,行星齿轮B只是本身自转,千斤II不起作用。当搬动拨叉,使增速内齿圈C(定轮)与行星齿轮B啮合时,太阳轮A(从动轮)增速,千斤II拨动棘轮,车轮前进,因千斤II转速高于千斤I,千斤I打滑不起作用,此时为增速。本技术在使用时,需脚踏两支杠杆,作上下往运动,最大摆幅在660毫米自行车曲柄摆动范围之内。两支杠杆都是主动件,有用功转角范围大干180°做功无死角。本技术车座高、低、前、后可调,从510毫米~685毫米规格之内都可达到。在倾斜角范围内上下垂直调整,可以找出前、后、上、下任意位置,适应不同体形的人。得到用力最佳点,坐得更舒服。总之本技术杠杆驱动省力变速自行车,机构简单,去掉中轴、传动系统、及变速系统所有的零部件,从而机械磨擦,功率损耗相对减少。驱动与变速集后轴于一体,两支杠杆用力,增大力量,既使加大变速所消耗的力,也比原有自行车省力。制造工艺简单,维修方便,造价低,骑行轻便又快捷。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详述本技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车体结构图脚蹬、杠杆力点1,13;变速拉杆2;角架3;立管座管4;车座直管5;衣架6;护罩7;后轴8;杠杆重点9;杠杆支点10;杠杆11、12;力臂滑道14;图2驱动与变速集后轴于一体结构图变位杆15;右轴碗16;滚珠17;右轴活套18;内齿圈C(定轮)19;轴皮21;连接板键22沉头螺钉23;轴用弹性档圈24;左轴活套25;左轴碗26;锁母27;后轴档28;弹性园柱销29;千斤座30;千斤档板31;千斤I 32;千斤II 33;太阳轮A(从动轮)34;系杆H35;行星轮B(主动轮)36;行星轮轴37;轴承外套39;轴承内套40;曲柄41;拨叉总成42;锁母43;连杆44;活球45;活球托46;图3后轴与角架、曲柄、杠杆、变速拨叉总成装配图通孔垫块47;螺母垫块48;铰销49;支点固定座50;变速拉线51;图4车座活动图车座52图5力臂滑道装配图图6B-B剖视图力臂加强板53;力臂滑轮54;固定卡55;滑道罩56。图7变速拨叉总成结构图实施例1请参阅图1所示杠杆11、12;杠杆力点1、13,装配脚蹬,做上下往复运动;杠杆支点(两处)10,与角架3,用铰销49固定杠杆重点9(两处),用活球56连接,通过连杆44轴承内外套39、40,使曲柄41(两件)做园周运动,形成两个曲柄摇杆机构,使后轴8旋转图2所示,驱动变速轴是常速位置变位杆15,右轴碗16左轴碗26,这两件是不旋转体,与角架3固定。轴皮21和车轮是一体,与驱动变速轴分成两体,用连接板键22(4件)也是驱动变速轴的固定件与轴皮连接,再用轴用弹性档圈24,固定在轴皮上,便于拆装和维修。千斤座30,用弹性园柱销29,与后轴8固定,当轴旋转带动千斤I 32,推动左辆活套25上的棘轮转动,车轮前进,这是常速。此时系杆H35虽已和轴固定是主动件,装配行星齿轮B26,与太阳轮A39,常齿合,太阳轮A又是千斤II底座33本身不与轴连接,常速行驶时,系杆H也随轴转,但行星齿轮B只是自转,不能推动太阳轮A,此时千斤II不起作用。需要增速时内齿圈C19,与右轴碗16上两条滑槽,用开槽锥端定位螺钉,滑动相配。右轴碗是不旋转体,内齿圈C不转动,是定轮。通过变位杆15,拨叉总成42搬动变速拉杆2使内齿圈C与行星齿轮B齿合。此时行星齿轮B、太阳轮A的转速相比是增速、旋转方向相同。太阳轮A带动千斤II推动棘轮旋转,车速加快。因千斤II的转速高于千斤I,千斤I打滑不起做用。图3所示铰销49,即是杠杆支点10,支点固定座50,活球45,即是杠杆重点9。曲柄41与连杆44与后轴重叠在一个中心线上,这时杠杆12,力点脚蹬在最高点,杠杆11、力点脚垫块,这两件同时也起到支点到重点距离的调整作用。图4自行车角架,立管按最小规格定高度,并往后倾斜较大,立管4座管,拨的越高倾角越大,可达到最大规格尺寸。车座52车座直管5,在倾角范围内可上下垂直调整高度,相对调试,在各种不同规格内可任意选择,适用于各种体形的人得到用力最佳点。图5,图6所示力臂滑道14,保护力臂不变形。滑道罩56,联接两个力臂滑道,使其成为一个整体。力臂滑轮54,与滑道间隙较大,主要是在力臂变形时起到支承作用。力臂加强板53。固定卡55,与角架固定3。图7所示拨叉57,中间用固定环58,固定在右轴碗16不旋转件上、下部与变位杆15活动相连,上部与变速拉杆2相接。弹簧59使拨叉和定轮是常开的位置快速行驶搬动变速拉杆使定轮与主动轮齿合,实现增速。权利要求1.一种杠杆驱动省力变速自行车,由角架、车把、车座、前后轴及前后轮构成,用左右两杠杆驱动后轴带动后轮旋转,其特征在于左右两支杠杆(12)、(11)分布角架两侧,杠杆(12)、(11)支点用交销固定在后角架(3)上,杠杆力点装脚蹬(13)、(1),杠杆重点用活球(45)与连杆(44)相结合,连杆轴承与后轴两侧曲柄(41)相连,曲柄方向相反成180°;千斤I与后轴(8)固连,棘轮与轴皮(21)固定;千斤II(33)与太阳轮A(34)相连,系杆H(35)与后轴(8)相连,其上装一对行星齿轮B(36)与太阳轮A(34)啮合,增速内齿圈C(19)与变位杆(15)相接,由拨叉总成(42)搬动。2.按权利要求1所述杠杆驱动省力变速自行车,其特征在于两个固定于角架(3)之上的不旋转件右轴碗(16),左轴碗(26)置于两个旋转件轴皮(21)和后轴(8)之间。3.按权利要求1,2所述杠杆驱动省力变速自行车,其特征在于车座立管(4)套于角架(3)两后倾斜的管内,车座直管(5)垂直装入立管(4)座管上。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杠杆驱动省力变速自行车,由角架、车把、车座、前后轴及前后轮构成,用左右两杠杆驱动后轴带动后轮旋转,其特征在于:左右两支杠杆(12)、(11)分布角架两侧,杠杆(12)、(11)支点用交销固定在后角架(3)上,杠杆力点装脚蹬(13)、(1),杠杆重点用活球(45)与连杆(44)相结合,连杆轴承与后轴两侧曲柄(41)相连,曲柄方向相反成180°;千斤Ⅰ与后轴(8)固连,棘轮与轴皮(21)固定;千斤Ⅱ(33)与太阳轮A(34)相连,系杆H(35)与后轴(8)相连,其上装一对行星齿轮B(36)与太阳轮A(34)啮合,增速内齿圈C(19)与变位杆(15)相接,由拨叉总成(42)搬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自申
申请(专利权)人:王自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5[中国|内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未知地区] 2013年03月08日 07:40
    该专利居然技术先进,为何十多年了末见推向社会,是什么原因.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