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粉释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006596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04 04: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药粉释放装置,至少包括一个壳体,所述壳体由顶壳和底壳扣合而成,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所述药物释放带,所述壳体外侧设置有一个用于吸出药粉的接口件,所述药物释放装置还设置有一个用于释放药粉的滑动杆,所述滑动杆通过一个转孔固定在底壳的转轴上并可绕之旋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转孔与转轴的相对结构和尺寸进行改进,从而避免了药粉在滑动杆与底壳缝隙间的聚积,减少了滑动杆的滑动阻力和卡住的可能,提高了该药物释放装置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供药物释放带使用的药粉释放装置,尤其是一种可用于哮喘类吸入粉末状药物释放带的药粉释放装置。
技术介绍
哮喘、鼻炎等过敏类疾病经常使用吸入类药物进行治疗,例如将粉末或颗粒状药物设置于夹层结构的药泡条带中,通过药粉释放装置将药物泡囊依次传送到接口件处,并将药泡条带刺破或揭开,然后经过吸入方式将药物吸入患者口鼻或肺部,以到达治疗的目的。US 6792945 B2中公开有一种上述类型的药粉释放装置,其中,所述药粉释放装置结构包含壳体,所述壳体由顶壳和底壳构成,药物释放带设置于内部,用于吸出药粉的接口件设置于壳体外侧,滑动杆的滑动环和杆体设置于壳体内部,操作柄的手柄暴露于壳体外侦牝滑动杆通过其滑动环上的转孔固定在壳体中底壳的转轴上,并可拨动滑动杆的手柄使之转动。上述现有技术中的药粉释放装置存在缺陷:使用滑动杆刺破或揭开药物释放带的药物泡囊时,由于不能保证患者全部吸入所包裹药粉,而药物释放带的分布区域与滑动杆的转孔是相通的,故会有残留药粉留在壳体内部,即主要集中在底壳的内侧,滑动杆的滑动环与底壳的缝隙附近。该药物释放装置可按药泡数多次给药并可重复使用,久而久之残留药粉积累过多,会给操作带来阻力,甚至会吸湿结块导致吸入器无法继续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药物药粉释放装置,以减少或避免前面所提到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供药物释放带使用的药粉释放装置,至少包括一个壳体,所述壳体由顶壳和底壳扣合而成,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所述药物释放带,所述壳体外侧设置有一个用于吸出药粉的接口件,所述药物释放装置还设有一个用于释放药粉的滑动杆,所述滑动杆通过其滑动环上的转孔与底壳的转轴相结合,并可围绕之转动,滑动环有一定的厚度,故所述转孔亦有一定的高度,其中转轴与转孔在上端尺寸相匹配,而在下端转孔尺寸大于转轴尺寸。此处所述上端是滑动环指背离底壳的一端,所述下端是滑动环指朝向底壳的一端,本技术中其他部分的该描述的意义皆与此一致。优选的,所述底壳的转轴为直径不变的圆柱形结构,所述滑动杆的转孔的上端内径小于下端内径,即:所述转孔为非圆柱形结构,且下端开口更大。优选地,所述滑动杆的滑动环的下表面在转孔附近有空腔,空腔与底壳无接触面积,即滑动环为空腔外侧的环形结构,此处所述环形结构不限于圆环。本技术对上述药粉释放装置的滑动杆进行改进,使得残留药粉不易在滑动杆与底壳的狭小间隙中聚集,从而极大的降低了因药粉聚集导致滑动杆阻力过大使用不便,甚至无法操作的可能。【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其中,图1显示的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一种药物药粉释放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显示的是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药物释放装置的滑动杆的示意图;图3显示的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药物释放装置的底壳的内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标号。如图1所示,其中显示的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一种药物释放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所述药物释放装置为一种可用于释放粉末或颗粒状药物的释放装置,尤其是一种可用于哮喘类吸入粉末状药物的释放装置。图1所示药粉释放装置的基本原理与现有技术类似,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很容易通过
技术介绍
所提供的现有技术理解本技术的药物释放带的安装及使用原理,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参见图1,本技术的药物释放装置至少包括一个壳体4,所述壳体4由顶壳41和底壳42扣合而成(为显示清楚略去了顶壳41),所述壳体4内部设置有所述药物释放带5,所述壳体4外侧设置有一个用于吸出药粉的接口件I,所述药物释放装置设置有一个用于释放药粉的滑动杆2,所述滑动杆2由滑动环21和杆体22和手柄23组成,所述滑动环21和杆体22设置于壳体4内侧,所述手柄23设置于壳体4外侧,所述滑动环具有一定的厚度。针对
技术介绍
部分提及的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改进,参见图2、3,具体为,转轴421与转孔211的尺寸在上端相匹配,而在下端,将转孔211的尺寸设置为大于转轴421的尺寸。由上可见,本技术的药物释放带5中的残留药粉可能进入滑动杆2与壳体4的狭缝间,特别是滑动杆2的转孔211与底壳42的转轴421的狭缝间,通过改进转孔211与转轴421的相对尺寸,可有效的避免药粉在狭缝中的聚积。进一步的,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如图2显示的是滑动杆的与朝向底壳下表面,为便于加工,可将底壳42的转轴421的圆柱形结构保持不变,仅改变转孔211的尺寸即可,即将转孔211的上端尺寸设置为与转轴421相匹配,将转孔211的下端尺寸设置为大于上端尺寸,使得药粉不易卡在缝隙中产生聚积。在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如图2和3所示,在滑动杆2的滑动环21的转孔211下端周围设置为凹槽结构,使得底壳42和滑动环21间产生空腔,以提供更大的空间疏导药粉,同时减少了滑动环21与底壳42的接触面积,进而减少了滑动阻力。综上所述,本技术的药物释放装置,通过改进滑动杆使得残留药粉不易在滑动杆与底壳的狭小间隙中聚集,从而极大的降低了因药粉聚集导致滑动杆阻力过大使用不便,甚至无法操作的可能,同时即使排除药粉因素,通过减少滑动杆与底壳的接触面积也减少了一定摩擦力。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虽然本技术是按照多个实施例的方式进行描述的,但是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中如此叙述仅仅是为了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理解,并将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方案看作是可以相互组合成不同实施例的方式来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变化、修改与结合,均应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主权项】1.一种供药物释放带使用的药粉释放装置,至少包括一个壳体(4),所述壳体(4)由顶壳(41)和底壳(42)扣合而成,所述壳体(4)内部设置有所述药物释放带(5),所述壳体(4)外侧设置有一个用于吸出药粉的接口件(I),所述药物释放装置还设置有一个用于释放药粉的滑动杆(2),所述滑动杆(2)分为滑动环(21)、杆体(22)和手柄(23)三部分,所述滑动环(21)和杆体(22)设置于壳体⑷内侧,所述手柄(23)设置于壳体⑷外侧,所述滑动环(21)上有一个转孔(211),所述底壳(42)内侧有一个转轴(421),所述滑动环(21)上的转孔(211)套在所述底壳(42)的转轴(421)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转轴(421)与转孔(211)靠近底壳(42)的一端,转孔(211)的尺寸要大于转轴(421)的尺寸。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粉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42)的转轴(421)为圆柱形结构,所述滑动杆(2)的转孔(211)为直径变化的柱体结构,且靠近底壳(42)的一端的截面直径大于另一端截面直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粉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环(2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供药物释放带使用的药粉释放装置,至少包括一个壳体(4),所述壳体(4)由顶壳(41)和底壳(42)扣合而成,所述壳体(4)内部设置有所述药物释放带(5),所述壳体(4)外侧设置有一个用于吸出药粉的接口件(1),所述药物释放装置还设置有一个用于释放药粉的滑动杆(2),所述滑动杆(2)分为滑动环(21)、杆体(22)和手柄(23)三部分,所述滑动环(21)和杆体(22)设置于壳体(4)内侧,所述手柄(23)设置于壳体(4)外侧,所述滑动环(21)上有一个转孔(211),所述底壳(42)内侧有一个转轴(421),所述滑动环(21)上的转孔(211)套在所述底壳(42)的转轴(421)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转轴(421)与转孔(211)靠近底壳(42)的一端,转孔(211)的尺寸要大于转轴(421)的尺寸。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昌辉张喜全顾红梅董平
申请(专利权)人: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