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下料宽度的冲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004686 阅读:2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04 0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可调节下料宽度的冲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所述上模板下方依次设置有冲子固定板、脱料背板、脱料板;所述上、下模板内分别设置有相匹配的凸模组与凹模组,所述凸模组包括间隙可调的第一凸模与第二凸模,所述凹模组包括间隙可调的第一凹模与第二凹模;所述装置还包括用于调节凸模组之间间隙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冲子固定板及脱料板内用于调节所述凸模组之间间隙的垫片组,以及设置于所述下模板内的用于调节所述凹模组之间间隙的垫片。本新型通过将凸模与凹模改为可调节式结构,有效地避免了在加工过程中对模具的多次修改,减小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同时使模具调整周期缩短,生产效率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调节下料宽度的冲压装置,尤其适用于加工过程中对冲压件规格需要进行精密调整的冲压装置,属于机械零件加工领域。
技术介绍
在机械零件加工过程中,当需要加工一些异形成型产品时,需要将其展开计算冲压尺寸,这类产品在计算展开面积的时候往往需要根据操作人员的经验选取一些估计值。这样一来,在模具进行生产调试的过程中往往就需要对展开面积进行一些微调。一些折弯类产品的展开结构通常比较复杂,当需要对这些产品的下坯料零件进行重新加工时,若采用传统的工艺及模具一般需要进行2~3次的调整。例如,当需要对展开图形状如图1所示的这类加工零件进行尺寸调整时时,传统的加工方法是利用人工调整模具的左右间隙,调整后的模具需要重新加工制作,完成后再测试该模具是否满足要求。若加工后的模具制作出的零件尺寸大小仍然不符合规格,则对模具进行再一次的调整。这样一来,在调整过程中所产生的误差只能够通过后续的多次微调来减小或消除。这种传统的加工方式费时费力,不仅使得模具的制作加工成本大大增加,也使得模具调整的周期延长,企业的生产效率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可调节下料宽度的冲压装置。本技术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一种可调节下料宽度的冲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所述上模板下方依次设置有冲子固定板、脱料背板、脱料板;所述上、下模板内分别设置有相匹配的凸模组与凹模组,所述凸模组包括间隙可调的第一凸模与第二凸模,所述凹模组包括间隙可调的第一凹模与第二凹模;所述装置还包括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冲子固定板及脱料板内用于调节所述凸模组之间间隙的垫片组,以及设置于所述下模板内的用于调节所述凹模组之间间隙的垫片。优选地,所述第一凸模与第二凸模之间设置有压板。优选地,所述凸模组依次穿过冲子固定板、脱料背板、脱料板与所述凹模组相配合冲压,所述冲子固定板内设置有用于固定凸模组的冲子固定入块,所述脱料板内设置有用于固定凸模组的脱料板入块,所述冲子固定入块与脱料板入块分别设置于凸模组的周圈。优选地,所述垫片组设置于所述冲子固定入块与脱料板入块的外侧。优选地,所述垫片设置在所述凹模组的外侧,所述垫片与所述垫片组的厚度相当。本技术突出效果为:本技术通过将以往冲压装置中固定的凸模与凹模改为可调节式结构,并借助新添加的调节机构来实现对待加工零件尺寸的调整,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在加工过程中对模具的多次修改和制作,大大减小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同时,本装置的调整过程快捷易行,从而也使得模具调整的周期缩短,企业的生产效率大大提升。以下便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述,以使本技术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附图说明】图1是加工零件展开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本技术揭示了一种可调节下料宽度的冲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上模板、下模板4,所述上模板下方依次设置有冲子固定板1、脱料背板2、脱料板3。所述装置还包括凸模组、凹模组以及调节机构。所述凸模组设置在所述上模板内,可进行垂直方向运动。所述凸模组包括间隙可调的第一凸模5与第二凸模6。所述第一凸模5和第二凸模6平行设置,并依次穿过冲子固定板1、脱料背板2、脱料板3。所述第一凸模5和第二凸模6之间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凸模组下坠的压板7,具体的,所述第一凸模5和第二凸模6的中段开设有凹槽,所述压板7的两侧可以卡设在所述凹槽中,并借助所述凹槽完成对所述第一凸模5和第二凸模6位置的固定。所述凹模组设置在所述下模板内,包括间隙可调的第一凹模12与第二凹模13。所述凹模组与所述凸模组相匹配,并通过二者配合来完成冲压。所述凹模设置于所述下模槽内,且可与所述凸模相配合进而完成冲压,所述凹模包括第一凹模12与第二凹模13。所述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冲子固定板I内的用于固定凸模组的冲子固定入块,以及设置在所述脱料板3内的用于固定凸模组的脱料板入块,所述冲子固定入块与脱料板入块分别设置于凸模组的周圈。具体的,所述冲子固定入块包括第一冲子固定入块8和第二冲子固定入块9,所述脱料板入块包括第一脱料板入块10和第二脱料板入块11。所述第一凸模5借助第一冲子固定入块8与第一脱料板入块10固定,所述第二凸模6借助第二冲子固定入块9与第二脱料板入块11固定。所述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所述凸模组之间的间隙,包括垫片组以及垫片。所述垫片组设置于所述凸模组之间;所述垫片设置在所述凹模组的外侧,用于调节其间隙。所述垫片与所述垫片组的厚度相当。所述调节机构能够调整所述第一凸模5和第二凸模6之间,以及所述第一凹模12与第二凹模13的间隙大小。具体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冲子固定板及脱料板内用于调节所述凸模组之间间隙的垫片组,以及设置于所述下模板内的用于调节所述凹模组之间间隙的垫片。所述垫片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凸模5和第二凸模6之间的第一垫片组,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凸模5和第二凸模6两侧边缘位置的第二垫片组和第三垫片组。每个垫片组包括两个部分,分别设置在所述冲子固定板I及脱料板3中。所述垫片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模12与第二凹模13中间位置的第一垫片14,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模12与第二凹模13两侧边缘位置的第二垫片15和第三垫片16。所述垫片的厚度与所述垫片组的厚度相当。当操作者需要对所述凸模组之间的间隙进行调节时,应同时对所述垫片组及垫片进行相应的操作,以保证所述凸模与凹模的位置始终相匹配。本技术的一种可调节下料宽度的冲压装置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I)冲压步骤,首先将待加工零件放置在所述下模板上,随后,所述凸模向下运动,所述凸模配合所述凹模完成对待加工零件的冲压;(2)调整步骤,依据冲压步骤中所完成的冲压零件规格进行调整;当冲压零件规格较小,需要增大时,则将所述第一垫片组及第一垫片进行加厚操作,第二、三垫片组及第二、三垫片进行减薄操作,之后再次进行冲压;当冲压零件规格较大,需要减小时,则将所述第一垫片组及第一垫片进行减薄操作,第二、三垫片组及第二、三垫片进行加厚操作,之后再次进行冲压;(3)连续加工步骤,完成对零件规格的调整后,所述凸模向上抬起复位,随后,重复冲压步骤,完成对之后的待加工零件的加工。本技术通过将以往冲压装置中固定的凸模与凹模改为可调节式结构,并借助新添加的调节机构来实现对待加工零件尺寸的调整,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在加工过程中对模具的多次修改和制作,大大减小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同时,本装置的调整过程快捷易行,从而也使得模具调整的周期缩短,企业的生产效率大大提升。本技术尚有多种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所有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可调节下料宽度的冲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所述上模板下方依次设置有冲子固定板、脱料背板、脱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模板内分别设置有相匹配的凸模组与凹模组,所述凸模组包括间隙可调的第一凸模与第二凸模,所述凹模组包括间隙可调的第一凹模与第二凹模;所述装置还包括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冲子固定板及脱料板内用于调节所述凸模组之间间隙的垫片组,以及设置于所述下模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节下料宽度的冲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所述上模板下方依次设置有冲子固定板、脱料背板、脱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模板内分别设置有相匹配的凸模组与凹模组,所述凸模组包括间隙可调的第一凸模与第二凸模,所述凹模组包括间隙可调的第一凹模与第二凹模;所述装置还包括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冲子固定板及脱料板内用于调节所述凸模组之间间隙的垫片组,以及设置于所述下模板内的用于调节所述凹模组之间间隙的垫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骆兴顺钱晓晨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和林微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