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轮机汽缸结合面变形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993734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02 21: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轮机汽缸结合面变形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低压内上缸送汽轮机厂进行机加工磨平;2)对于低压内下缸,以加工完的内上半缸为基准,在现场对下缸结合面研磨;3)将加工后缸面上的毛刺及加工遗留的痕迹清理干净;4)将下缸内部的持环及隔板全部吊除;5)下缸缸面清理;6)根据测量结果与在下缸结合面上压出的痕迹分析;7)用机械研磨工具,从刮点量最大部位开始,逐渐向四周扩大,每打磨一次应使用长平尺在结合面纵向及横向往复研磨;8)当深度标点剩余设定修刮量时,进行细磨;9)重复步骤8),直至结合面间隙值符合要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汽缸变形量完全消除、检修方便可靠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轮机汽缸结合面变形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轮机维护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轮机汽缸结合面变形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汽轮机在一定的运行周期后,缸体或多或少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变形,最直观的表现为汽缸中分面造成较大间隙,运行中产生缸面漏汽和级间窜汽现象,影响汽轮机安全、稳定运行和降低机组的热效率;同时在检修过程中,为了消除变形量而必须投入相当大的人力、物力,而且在技术上难于保证质量。造成汽缸变形的原因有诸多因素,与缸体设计方面;材料的质量;加工、处理的工艺;运行操作以及检修等方面均有关系,由于上述原因产生汽缸永久性变形,造成汽缸间隙难以消除。汽缸变形后,为消除中分面间隙,迫使汽缸螺栓产生过紧,螺栓应力急剧增加,缩短了螺栓的使用寿命,甚至于发生断裂现象;缸面螺栓紧固后,在消除了变形量的同时,迫使汽、轴封间隙(主要指径向)较自由状态时不一致,给汽、轴封间隙判断和调整增加了难度和工作强度,无法保证每次合缸时的状态一致,也就无法保证每次的测量值皆为冷态时的准确数据。另外,若轴承座与汽缸属整体结构时,还将影响半缸与实缸之间轴系中心的测量及调整。综上所述这些危害,对于汽缸变形超标的必须进行缸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汽轮机汽缸结合面变形处理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轮机汽缸结合面变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低压内上缸送汽轮机厂进行机加工磨平;2)对于低压内下缸,以加工完的内上半缸为基准,在现场对下缸结合面研磨;3)将加工后缸面上的毛刺及加工遗留的痕迹清理干净,汽缸内外边缘倒角并圆滑过渡;4)将下缸内部的持环及隔板全部吊除,并在汽缸内部铺设好脚手板;5)下缸缸面清理,去除污垢、锈蚀、氧化物并露出金属光泽,合缸自由状态下测量汽缸结合面间隙值及张口的情况;6)根据测量结果与在下缸结合面上压出的痕迹分析,确定下缸结合面上应刮磨的位置及刮研支点的金属厚度,并做出研磨基准标点;7)用机械研磨工具,从刮点量最大部位开始,逐渐向四周扩大,每打磨一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轮机汽缸结合面变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低压内上缸送汽轮机厂进行机加工磨平;2)对于低压内下缸,以加工完的内上半缸为基准,在现场对下缸结合面研磨;3)将加工后缸面上的毛刺及加工遗留的痕迹清理干净,汽缸内外边缘倒角并圆滑过渡;4)将下缸内部的持环及隔板全部吊除,并在汽缸内部铺设好脚手板;5)下缸缸面清理,去除污垢、锈蚀、氧化物并露出金属光泽,合缸自由状态下测量汽缸结合面间隙值及张口的情况;6)根据测量结果与在下缸结合面上压出的痕迹分析,确定下缸结合面上应刮磨的位置及刮研支点的金属厚度,并做出研磨基准标点;7)用机械研磨工具,从刮点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飞刘丰安吕磊徐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电华元核电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