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极针,特别涉及一种分体式多极磁共振兼容射频消融电极针。
技术介绍
射频消融(Rad1 frequency ablat1n, RFA)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肝脏、肾脏、软组织等部位的恶性肿瘤,对部分小病灶的疗效与外科手术相当。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Imaging, MRI)无电离辐射、可以任意方位成像、具有良好的组织分辨率和多种温度敏感成像技术,是RFA引导和疗效判断的最佳影像手段。但目前国内外多采用一般金属制作射频消融电极针,使用B超和CT引导射频消融,不能在MRI下操作。目前国内尚无MRI兼容的射频消融电极针,国际上仅有奥林巴斯和RITA等研制MRI兼容的单极或多极射频消融电极针,但单极射频消融电极针消融范围小,不超过3cm,且在1.5T高场MRI下伪影大,易掩盖病灶,多极针均为一体化设计,长度较长,而高场MRI孔径较小,因此经常因为电极针太长而无法进行手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缺点,提供一种分体式多极磁共振兼容射频消融电极针,该电极针不仅消融范围大,在高场磁共振下伪影小,不易掩盖病灶,而且采用分体式设计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体式多极磁共振兼容射频消融电极针,包括电极针(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针(1)包括空心针管(1‑1)、固定连接于空心针管(1‑1)后端的空心手柄(1‑2)以及多根设置于空心针管(1‑1)内的弹性电极(1‑3),所述空心针管(1‑1)的内周壁设有绝缘层,所述弹性电极(1‑3)能从空心针管(1‑1)的前端向前推出伸展,伸展时呈伞状且大小可控,所述电极针(1)还包括滑动连接于空心针管(1‑1)和空心手柄(1‑2)内的用于控制弹性电极(1‑3)推出或缩回的推动杆(1‑4),所述推动杆(1‑4)的后端露置于空心手柄(1‑2)后端外并设有与弹性电极(1‑3)相连通的用于连接射频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征宇,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