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混凝土梁双皮筋钢筋支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89532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02 18: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梁双皮筋钢筋支架结构,包括跨梁、梁钢筋、若干钢筋支架(5);所述钢筋支架(5)与第一皮主筋(6)活动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梁主筋(3)与架立筋(4);所述梁主筋(3)与架立筋(4)穿插连接钢筋支架(5);所述钢筋支架(5)上设有主筋(3)和架立筋(4),所述箍筋(7)和钢筋支架(5)并列设置,带弯钩的拉结筋(8)通过扎丝与架立筋(4)固定连接;所述跨梁至少设置2个钢筋支架(5)。由于采用上述结构,有效地解决了梁上面第一、二皮筋间距太大,梁下面第一、二皮筋间距太小,以及主筋水平向间距大小不均匀的问题,提高了工效,梁中混凝土与钢筋的共同受力作用得到了保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结构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梁双皮筋钢筋支架结构
技术介绍
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梁中主筋位置是否到位,直接影响到钢筋混凝土梁的有效截面高度、钢筋受力作用的大小,从而影响梁的的整体承载能力和结构牢固性功能。当前,钢筋混凝土梁上面的双皮筋普遍采用扎丝绑吊在第一皮钢筋上或扎在箍筋侧面,而梁下面双皮筋的第二皮钢筋和架立筋则扎在箍筋侧面。但这种施工方法由于在第一、二皮钢筋间需留设钢筋直径或保护层厚度的混凝土位置,用扎丝绑吊的方法在水平方向不易固定,在箍筋侧面的钢筋在竖向也容易移位,且在梁钢筋骨架吊装就位、就位后的矫正以及穿次梁、板钢筋的施工过程中,扎丝容易被拉断或人为拆除,在梁钢筋较多的情况下去绑吊扎丝难度大,第二皮钢筋的高度也因梁柱节点钢筋多且穿插不容易控制准确,施工进度相对较慢。针对以上问题,故,有必要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不易变形、定位准确、施工简便、质量提高的钢筋混凝土梁双皮筋钢筋支架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筋混凝土梁双皮筋钢筋支架结构,包括跨梁、梁钢筋、若干钢筋支架;所述钢筋支架与第一皮主筋活动连接;还包括梁主筋与架立筋;所述梁主筋与架立筋穿插连接钢筋支架;所述钢筋支架上设有主筋和架立筋,所述箍筋和钢筋支架并列设置,带弯钩的拉结筋通过扎丝与架立筋固定连接;所述跨梁至少设置2个钢筋支架。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钢筋支架由支架横向钢筋和支架竖向钢筋焊接而成。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跨梁上还设有梁柱节点,该梁柱节点距钢筋支架的间距为1000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梁主筋、架立筋均放在钢筋支架上并用扎丝斜向双向固定,有效地解决了梁上面第一、二皮筋间距太大,梁下面第一、二皮筋间距太小,以及主筋水平向间距大小不均匀的问题,保证了梁上面、下面第二皮钢筋的水平向、竖向位置,在保证质量、降低施工难度的同时也减少了矫正时间,提高了工效,梁中混凝土与钢筋的共同受力作用得到了保证。【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梁钢筋断面及钢筋支架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梁钢筋断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钢筋支架及支承钢筋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钢筋支架示意图。附图标记:支架横向钢筋1,支架横向钢筋2,主筋3,架立筋4,钢筋支架5,第一皮主筋6,箍筋7,拉结筋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作详细说明。实施例:如图1-2所示,一种钢筋混凝土梁双皮筋钢筋支架结构,包括跨梁、梁钢筋、若干钢筋支架;预先用小规格钢筋废短料根据梁钢筋布置情况焊接成钢筋支架5,钢筋支架5与第一皮主筋6活动连接;钢筋支架5上设有主筋3和架立筋4。按梁截面大小计算好钢筋支架5的各部位尺寸,然后将支架横向钢筋I与支架竖向钢筋2按计算尺寸进行点焊加工成钢筋支架5 ;跨梁上还设有梁柱节点,该梁柱节点距钢筋支架5的间距为1000mm。该梁上还设有箍筋7与带弯钩的拉结筋8 ;箍筋7和钢筋支架5并列设置,拉结筋8通过扎丝与架立筋4固定连接。主筋3、主筋6与架立筋4穿插连接钢筋支架5,用扎丝将主筋3与架立筋4双向固定在钢筋支架5竖筋和水平筋上,然后套入箍筋7,在箍筋7上扎好第一皮主筋6,拉结筋8进行绑扎成钢筋骨架后进行吊装就位,就位后直接调整钢筋支架5、箍筋7的垂直度即可,而箍筋7是来连接受力主筋3、主筋6和架立筋4使形成钢筋骨架,主要承受的剪力和扭矩。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图中附图标记:附图标记:支架横向钢筋1,支架横向钢筋2,主筋3,架立筋4,钢筋支架5,第一皮主筋6,箍筋7,拉结筋8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技术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技术精神相违背的。【主权项】1.一种钢筋混凝土梁双皮筋钢筋支架结构,包括跨梁、梁钢筋、若干钢筋支架(5);所述钢筋支架(5)与第一皮主筋(6)活动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梁主筋(3)与架立筋(4);所述梁主筋(3)与架立筋(4)穿插连接钢筋支架(5);所述钢筋支架(5)上设有主筋(3)和架立筋(4),所述箍筋(7)和钢筋支架(5)并列设置,带弯钩的拉结筋(8)通过扎丝与架立筋(4)固定连接;所述跨梁至少设置2个钢筋支架(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混凝土梁双皮筋钢筋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支架(5)由支架横向钢筋(I)和支架竖向钢筋(2)焊接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混凝土梁双皮筋钢筋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跨梁上还设有梁柱节点,该梁柱节点距钢筋支架(5)的间距为1000mm。【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梁双皮筋钢筋支架结构,包括跨梁、梁钢筋、若干钢筋支架(5);所述钢筋支架(5)与第一皮主筋(6)活动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梁主筋(3)与架立筋(4);所述梁主筋(3)与架立筋(4)穿插连接钢筋支架(5);所述钢筋支架(5)上设有主筋(3)和架立筋(4),所述箍筋(7)和钢筋支架(5)并列设置,带弯钩的拉结筋(8)通过扎丝与架立筋(4)固定连接;所述跨梁至少设置2个钢筋支架(5)。由于采用上述结构,有效地解决了梁上面第一、二皮筋间距太大,梁下面第一、二皮筋间距太小,以及主筋水平向间距大小不均匀的问题,提高了工效,梁中混凝土与钢筋的共同受力作用得到了保证。【IPC分类】E04C5-06, E04C3-20【公开号】CN204609129【申请号】CN201520282628【专利技术人】沈国芳 【申请人】恒德建设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9月2日【申请日】2015年5月4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筋混凝土梁双皮筋钢筋支架结构,包括跨梁、梁钢筋、若干钢筋支架(5);所述钢筋支架(5)与第一皮主筋(6)活动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梁主筋(3)与架立筋(4);所述梁主筋(3)与架立筋(4)穿插连接钢筋支架(5);所述钢筋支架(5)上设有主筋(3)和架立筋(4),所述箍筋(7)和钢筋支架(5)并列设置,带弯钩的拉结筋(8)通过扎丝与架立筋(4)固定连接;所述跨梁至少设置2个钢筋支架(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国芳
申请(专利权)人:恒德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