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用内嵌式转换连接母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87572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02 16:41
一种汽车用内嵌式转换连接母座包括由上外壳(11)、中壳(12)及下外壳(13)相互连接而组成的母座壳体(10),所述上外壳(11)及下外壳(13)分别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中壳(12)沿长度方向的两侧,在所述中壳(12)上分别设有母座芯(121)及转接装置(122),所述母座芯(121)用于与转换连接公座相连接,所述转接装置(122)通过连接线与外部设备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具有设计新颖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本技术涉及汽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用内嵌式转换连接母座。【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工业的进步,汽车行车电脑的数据交互接口的形式或协议,逐步由各品牌厂商自定义的方式,逐步向OBDI1-16标准接口形式或协议统一方向发展。在OBDI1-16的标准中规范了部分针脚位的定义,同时也为各品牌汽车厂商预留了自主定义的针脚位。各OBD周边设备为充分发挥其功能,会针对各品牌汽车自定义针脚位的定义内容及OBD周边设备的特点,制作相对应的连接或转换产品。现有的连接或转换产品大都为不可拆分的一体化结构,且OBD母座座芯向外凸出,使各OBD周边设备产品不便向多样性、灵活性、便利性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可拆装且组合灵活的汽车用内嵌式转换连接母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用内嵌式转换连接母座,包括由上外壳、中壳及下外壳相互连接而组成的母座壳体,所述上外壳及下外壳分别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中壳沿长度方向的两侧,在所述中壳上分别设有母座芯及转接装置,所述母座芯用于与转换连接公座相连接,所述转接装置通过连接线与外部设备相连接。所述中壳为U形体,其包括中壳基座、及设于该中壳基座上的一对上外壳连接部、母座芯安装部及多个第一定位槽,其中,所述一对上外壳连接部为位于所述母座芯安装部同侧并由所述中壳基座两端向所述第一定位槽的相反方向延伸形成的板状体,所述母座芯安装部设于所述中壳基座上并位于所述一对上外壳连接部之间,所述多个第一定位槽为在所述中壳基座宽度方向上并位于所述母座芯安装部的相反一面上所开设的多个缺口,在所述中壳上还设有转接装置。所述转接装置可为转接接口或一体式转接插头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设置于所述中壳的壳体上。所述上外壳为由基板、一条长边及两条短边围合形成的壳状体,在所述长边内侧壁上固设有与所述中壳的多个第一定位槽相对应的多根定位块,在其中的一条短边上还开有供所述转接装置伸出用的缺口,在所述多根定位块的相对内侧的近边缘处分别设有由两条短边向内延伸形成的两个第二定位槽,在两个第二定位槽的相反一面上设有与所述中壳的母座芯的形状相对应的第一弧形槽。所述下外壳为与所述上外壳的形状相对应的壳体,在壳体内沿下外壳长度方向设有一条加强筋,在该加强筋的两端部处分别设有连接块,在所述下外壳上设有与所述上外壳的第一弧形槽相对应的第二弧形槽。所述中壳水平装设于所述上外壳内,所述中壳的多个第一定位槽与所述上外壳上的多根定位块相卡接,所述中壳的上外壳连接部插入于所述上外壳的两个第二定位槽中,使中壳卡接于上外壳内侧,所述下外壳上的连接块插入于所述上外壳连接部与母座芯之间的空隙内并将上外壳、中壳及下外壳相互连接于一体,所述上外壳的第一弧形槽与所述下外壳的第二弧形槽形成母座芯插接口。所述母座芯位于所述母座壳体的母座芯插接口的内侧。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其有效解决了现有的连接或转换产品为不可拆分的一体化结构,且OBD母座座芯向外凸出的缺陷。本技术的接口可为HDMI接口、各种USB接口、DVI接口、VGA接口中的一种,也可设置为一体出线的方式。外壳可在保持外壳内部与OBD母座芯内模配合的卡位结构及尺寸的情况下,可以设置多种外形和尺寸,达到同一 OBD母座芯内模,适应多种外形的外壳,使其达到多样性、灵活性及便利性的目的。本技术还具有设计新颖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可插接接口与外部连接线的连接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体式出线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可拆分式内模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一体式内模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上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下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列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进一步解释和补充,对本技术不构成任何限制。如图1?图6所示,本技术的汽车用内嵌式转换连接母座包括母座壳体10,该母座壳体由上外壳11、中壳12及下外壳13相互对扣连接而组成。所述上外壳11及下外壳13分别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中壳12沿长度方向的两侧。如图3,图4所示,所述中壳12为U形体,在所述中壳12上分别设有母座芯121及转接装置122。所述转接装置122可为转接接口或一体式转接插头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设置于所述中壳12的壳体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接装置122可以有多种选择,可以设置为如图1、图3所示的转接接口的连接方式,如HDMI接口、各类型的USB接口、DVI接口、VGA接口等。也可设置为如图2、图4所示的一体出线的方式。所述母座芯121位于所述母座壳体的母座芯插接口 14的内侧。所述母座芯121用于和转换连接公座相连接。所述转接装置122通过连接线与外部设备相连接。所述中壳12包括中壳基座123、及设于该中壳基座123上的一对上外壳连接部124、母座芯安装部125及多个第一定位槽126。其中,所述一对上外壳连接部124为位于所述母座芯安装部125同侧并由所述中壳基座123两端向所述第一定位槽126的相反方向延伸形成的板状体,所述母座芯安装部125设于所述中壳基座123上并位于所述一对上外壳连接部124之间,所述多个第一定位槽126为在所述中壳基座123宽度方向上并位于所述母座芯安装部125的相反一面上所开设的多个缺口,在所述中壳12上还设有转接装置122。如图5所示,所述上外壳11为由基板111、一条长边112及两条短边113围合形成的壳状体,在所述长边112内侧壁上固设有与所述中壳的多个第一定位槽126相对应的多根定位块1121,在其中的一条短边上还开有供所述转接装置122伸出用的缺口 1131,在所述多根定位块1121的相对内侧的近边缘处分别设有由两条短边113向内延伸形成的两个第二定位槽1122,在两个第二定位槽1122的相反一面上设有与所述中壳的母座芯121的形状相对应的第一弧形槽1123。如图6所不,所述下外壳13为与所述上外壳11的形状相对应的壳体。在壳体内沿下外壳长度方向设有一条加强筋131,在该加强筋的两端部处分别设有连接块1311。在所述下外壳13上设有与所述上外壳的第一弧形槽1123相对应的第二弧形槽132。如图1?图6所示,所述中壳12水平装设于所述上外壳11内。所述中壳的多个第一定位槽126与所述上外壳11上的多根定位块1121相卡接。所述中壳的上外壳连接部124插入于所述上外壳的两个第二定位槽1122中,使中壳12卡接于上外壳11内侧,所述下外壳上的连接块1311插入于所述上外壳连接部124与母座芯121之间的空隙内并将上外壳11、中壳12及下外壳13相互连接于一体。所述上外壳的第一弧形槽1123与所述下外壳的第二弧形槽132形成母座芯插接口 14。尽管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揭示,但是本技术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在不偏离本技术构思的条件下,以上各构件可用所属
人员了解的相似或等同元件来替换。【主权项】1.一种汽车用内嵌式转换连接母座,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外壳(11)、中壳(12)及下外壳(13)相互连接而组成的母座壳体(10),所述上外壳(11)及下外壳(13)分别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中壳(12)沿长度方向的两侧,在所述中壳(12)上分别设有母座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用内嵌式转换连接母座,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外壳(11)、中壳(12)及下外壳(13)相互连接而组成的母座壳体(10),所述上外壳(11)及下外壳(13)分别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中壳(12)沿长度方向的两侧,在所述中壳(12)上分别设有母座芯(121)及转接装置(122),所述母座芯(121)用于与转换连接公座相连接,所述转接装置(122)通过连接线与外部设备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春媚王志礼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元和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