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背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84186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02 14: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OLED背板结构,在OLED的阴极下方设有与阴极相接触的数层辅助导电层,可减小阴极的电阻,增强阴极的导电能力,使面内电压均匀,改善OLED显示的均一性,避免显示亮度不均等问题,并可以减小阴极的厚度,节省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OLED背板结构
技术介绍
OLED即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1de),具备自发光、高亮度、宽视角、高对比度、可挠曲、低能耗等特性,因此受到广泛的关注,并作为新一代的显示方式,已开始逐渐取代传统液晶显示器,被广泛应用在手机屏幕、电脑显示器、全彩电视等。OLED显示技术与传统的液晶显示技术不同,无需背光灯,采用非常薄的有机材料涂层和玻璃基板,当有电流通过时,这些有机材料就会发光。请参阅图1,为一种现有的OLED背板结构的剖面示意图,包括基板100、设于基板100上的TFT层700、设于所述TFT层700上的第一绝缘层710、设于所述第一绝缘层710上的第二绝缘层720、设于所述第二绝缘层720上的第一电极810、设于所述第一电极810与第二绝缘层720上的像素定义层830、设于所述像素定义层830与第一电极810上的发光层900、设于所述像素定义层830上的光阻间隙物840、设于所述像素定义层830、光阻间隙物840、及发光层900上的第二电极820。所述像素定义层830上对应所述第一电极8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OLED背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1)、设于所述基板(1)上的TFT层(70)、设于所述TFT层(70)上的第一绝缘层(71)、设于所述第一绝缘层(71)上的第二绝缘层(72)、设于所述第二绝缘层(72)上的第一电极(81)、设于所述第一电极(81)与第二绝缘层(72)上的像素定义层(83)、设于所述像素定义层(83)与第一电极(81)上的发光层(90)、设于所述像素定义层(83)上的光阻间隙物(84)、设于所述像素定义层(83)、光阻间隙物(84)、及发光层(90)上的第二电极(82);所述第二电极(82)下方设有与所述第一电极(81)相间隔的数层辅助导电层,所述第二电极(82)与...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