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移动式操作平台,特别涉及桥梁现浇电缆槽移动式操作平台O
技术介绍
电缆槽施工的外观质量是桥梁施工质量的一项重要内容,电缆槽外观修复与缺陷处理是电缆槽外观质量验收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施工中多采用的措施包括:搭设临时支架、装载机配合装修、吊车配合吊篮和液压支架车装修。以上各种措施的缺点在于,搭设临时支架速度较慢,操作不便,不适合大面积施工作业;装载机配合对桥梁高度有限制,不适应桥梁较高部位;吊车配合吊篮和液压支架车需人工及机械成本较高,浪费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桥梁现浇电缆槽移动式操作平台,它能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制作和使用简便快捷、成本低,无桥梁高度限制,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加工制作和高度调节,方便快捷的进行桥梁电缆槽的装修工作。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桥梁现浇电缆槽移动式操作平台,包括梯形吊篮,在梯形吊篮靠近电缆槽外侧面上固设有第一支撑滚轮;在所述梯形吊篮上端部固设有支撑部,且支撑部的端部位于电缆槽内;所述支撑部靠近电缆槽内壁面的一个端部上固设有第二支撑滚轮;所述支撑部靠近电缆槽的上壁面上固设有行走滚轮。所述支撑部为“7”字形。所述各个滚轮的轴线垂直于电缆槽边线,且第二支撑滚轮高于第一支撑滚轮。所述吊篮和支撑部选用的制作材料为螺纹钢。采用本技术后的技术效果为:采用梯形吊篮可以将分力集中至吊篮的下端,在其上端“7”字形支撑部的作用下,使得使用更加安全;采用螺纹钢制作,成本低廉,而且制作简单;使用时直接挂接于电缆槽外壁上,操作简单快捷,无桥梁高度限制,采用各个限位轮对吊篮进行支持,保证了整个 ...
【技术保护点】
桥梁现浇电缆槽移动式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梯形吊篮(1),在梯形吊篮(1)靠近电缆槽(6)外侧面上固设有第一支撑滚轮(3);在所述梯形吊篮(1)上端部固设有支撑部(2),且支撑部(2)的端部位于电缆槽(6)内;所述支撑部(2)靠近电缆槽(6)内壁面的一个端部上固设有第二支撑滚轮(4);所述支撑部(2)靠近电缆槽(6)的上壁面上固设有行走滚轮(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文光,罗丁,杨孚平,杜子丹,陈详伟,
申请(专利权)人:葛洲坝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