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挤出机及其喂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977231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31 0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喂料装置,包括壳体(1)及至少两根喂料杆(2),所述壳体(1)具有通孔,所述喂料杆(2)放置在所述通孔中,所述通孔的一端为出料口,还包括用于使材料从所述喂料杆(2)的咬合处进料的进料口,所述进料口设置在所述壳体(1)上靠近所述壳体(1)的通孔的另一端的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喂料装置,包括用于使材料从喂料杆(2)的咬合处进料的进料口,壳体(1)的通孔的一端为出料口,进料口设置在壳体(1)上靠近其通孔的另一端处,材料能够从壳体(1)上的进料口进入直接到达喂料杆(2)的咬合处,避免了一根喂料杆(2)先磨损,且加工材料的性能得以提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包括上述喂料装置的挤出机。(*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喂料装置,包括壳体(1)及至少两根喂料杆(2),所述壳体(1)具有通孔,所述喂料杆(2)放置在所述通孔中,所述通孔的一端为出料口,还包括用于使材料从所述喂料杆(2)的咬合处进料的进料口,所述进料口设置在所述壳体(1)上靠近所述壳体(1)的通孔的另一端的位置。本技术提供的喂料装置,包括用于使材料从喂料杆(2)的咬合处进料的进料口,壳体(1)的通孔的一端为出料口,进料口设置在壳体(1)上靠近其通孔的另一端处,材料能够从壳体(1)上的进料口进入直接到达喂料杆(2)的咬合处,避免了一根喂料杆(2)先磨损,且加工材料的性能得以提高。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包括上述喂料装置的挤出机。【专利说明】一种挤出机及其喂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材料加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挤出机的喂料装置。此夕卜,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喂料装置的挤出机。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市场对于材料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其中挤出机在材料加工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尤其是在对双螺杆挤出机的应用方面,双螺杆挤出机喂料特性好,其加工热稳定性差的塑料和共混料时显示出优越性。 但是传统的双螺杆挤出机的喂料装置实行侧喂料的方式将材料加入螺杆之间,当材料接触螺杆后,首先与一根螺杆摩擦,而相对来说材料与另一根螺杆的摩擦较少。这样就会使得一边的螺杆磨损较快,容易造成螺杆断裂,造成安全事故,同时螺杆磨损后更换新的螺杆,会使加工材料的整体费用增加;此外,有的材料在从喂料装置的侧边喂料时,很不容易进入螺杆之间进行混合,造成材料的混合不均匀,从而造成生产出的材料的性能不佳。 因此,如何降低材料的加工成本且提高材料的加工性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挤出机的喂料装置,该喂料装置可以显著降低材料的加工成本且提高材料的加工性能。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喂料装置的挤出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喂料装置,包括壳体及至少两根喂料杆,所述壳体具有通孔,所述喂料杆放置在所述通孔中,所述通孔的一端为出料口,还包括用于使材料从所述喂料杆的咬合处进料的进料口,所述进料口设置在所述壳体上靠近所述壳体的通孔的另一端的位置。 优选地,所述喂料杆具体为螺杆。 优选地,有两根所述喂料杆。 优选地,所述进料口的横截面形状为长方形,且其四个角处开有倒角。 优选地,还包括法兰盘,所述法兰盘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法兰盘的通孔的中心线同于所述进料口的中心线。 优选地,所述法兰盘与所述壳体螺栓连接。 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 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挤出机,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喂料装置。 优选地,其具体为双螺杆挤出机。 本技术提供的喂料装置,主要包括壳体和至少两根喂料杆,壳体具有通孔,喂料杆放置在上述通孔中,上述通孔的一端为出料口,还包括用于使材料从喂料杆的咬合处进料的进料口,进料口设置在壳体上靠近上述通孔的另一端的位置。由于进料口设置在壳体上,则进料时物料不再从喂料装置的通孔的一端进入,避免了进料一侧的喂料杆先磨损的问题,从而降低了更换喂料杆所带来的材料加工成本;且物料从喂料杆的咬合处进入,则物料更容易进入,从而增加了材料的混合均匀性,提高了材料的加工性能。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技术提供的喂料装置还包括法兰盘,法兰盘与壳体连接,且法兰盘的通孔的中心线同于上述进料口的中心线。增加法兰盘,则可以使物料更容易地进入进料口。 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喂料装置的挤出机,由于上述喂料装置具有上述技术效果,上述挤出机也应具有同样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详细介绍。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喂料装置的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喂料装置的结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用于挤出机的喂料装置,该喂料装置可以显著降低材料的加工成本且提高材料的加工性能。本技术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喂料装置的挤出机。 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见图1和图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喂料装置的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喂料装置的结构简图。从图1和图2可以看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喂料装置主要包括壳体I和至少两根喂料杆2,壳体I具有通孔,喂料杆2放置在上述通孔中,通孔的一端为出料口,还包括用于使材料从喂料杆2的咬合处进料的进料口,上述进料口设置在壳体I上靠近壳体I的通孔的另一端的位置。 由于上述设置,则物料可以由进料口进入直接到达喂料杆2的咬合处,从而同时和几根喂料杆2接触。侧喂料时,物料先与一根喂料杆2接触,而其他的喂料杆2后与物料接触,则先接触物料的喂料杆2先磨损,且容易造成喂料杆2断裂,产生安全事故,增加了材料的加工成本。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喂料装置避免了上述问题的发生,降低了材料的加工成本;且喂料时物料很容易地从进料口进入到达喂料杆2的咬合处,材料容易混合均匀,从而能够生产出高性能的材料。 可以设置喂料杆2具体为螺杆,即其外周具有螺旋纹的喂料杆,且可以有两根喂料杆2。螺杆的设计可以进一步增大材料的受力,增加制造出的材料的均匀性。当然,其设置方式也不限于上述方式。 可以将进料口的横截面形状设计为长方形,且在长方形的四角处开有倒角。开有倒角可以使物料容易进入,不至于卡在长方形的四角处。 可以在壳体I上连接有法兰盘3,且法兰盘3的通孔的中心线同于进料口的中心线,法兰盘3的通孔可以设计为和进料口的形状和大小相同,增加法兰盘3能够使物料进入喂料装置的内部相对更容易。法兰盘3可以与壳体I之间螺栓连接。 壳体I可以设计为由两部分组成,即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设计为两部分,可以便于壳体I内部的喂料杆2的安装,且也不限于此。 当然本实用提供的喂料装置可以看成是立式的喂料装置,也可以有其他的放置方式。 除了上述喂料装置,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喂料装置的挤出机,该挤出机其他各部分的结构请参考现有技术,本文不再赘述。 具体地,上述挤出机可以是双螺杆挤出机。 以上对本技术所提供的喂料装置及其挤出机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喂料装置,包括壳体(I)及至少两根喂料杆(2),所述壳体(I)具有通孔,所述喂料杆(2)放置在所述通孔中,所述通孔的一端为出料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使材料从所述喂料杆(2)的咬合处进料的进料口,所述进料口设置在所述壳体(I)上靠近所述壳体(I)的通孔的另一端的位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喂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喂料杆(2)具体为螺杆。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喂料装置,其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喂料装置,包括壳体(1)及至少两根喂料杆(2),所述壳体(1)具有通孔,所述喂料杆(2)放置在所述通孔中,所述通孔的一端为出料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使材料从所述喂料杆(2)的咬合处进料的进料口,所述进料口设置在所述壳体(1)上靠近所述壳体(1)的通孔的另一端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咸旭胜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可益荧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