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块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75255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31 01: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背光模块组件,包含背光模块、保护膜与离型膜。背光模块具有相对的出光面与底面。保护膜具有相互层叠的基材与粘胶层,而基材位于底面与粘胶层之间,且保护膜的形状为T型。离型膜贴附于粘胶层的部分上,使部分的粘胶层裸露于离型膜外,且裸露的粘胶层围绕于背光模块外围,其中裸露的粘胶层的形状为开放式循环,且开放式循环的端点为阶梯状轮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背光模块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背光模块组件。
技术介绍
背光模块为液晶显示器的关键零组件之一,其功能在于供应充足的亮度与分布均匀的光源,使液晶显示器能正常显示影像。一般而言,背光模块具有一发光面与背对发光面的一底面,底面可用以与其它工件如系统壳体或触控板等相互搭配。在背光模块与其它工件贴合前,业界通常会以保护膜覆盖于底面,以对背光模块产生一个防尘以及保护的作用。在组装过程中,当背光模块需要与其它工件贴合时,安装人员会把保护膜上部分的离型膜撕除,进而暴露出保护膜可粘贴的部分,以贴合于工件上。然而,传统上,在部分的离型膜被撕除后,剩下的离型膜将不是一体的,因此特别是面积较小的离型膜,容易在接下来的工序中脱落,甚至粘附至背光模块的其它位置上,大大影响液晶显示器的组装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技术样态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块组件,其位于背光模块底面一侧的保护膜与离型膜皆为一体式裁切成形,使得保护膜与离型膜的完整性得以增加。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一种背光模块组件包含背光模块、保护膜与离型膜。背光模块具有相对的出光面与底面。保护膜具有相互层叠的基材与粘胶层,而基材位于底面与粘胶层之间,且保护膜的形状为T型。离型膜贴附于粘胶层的部分上,使部分的粘胶层裸露于离型膜外,且裸露的粘胶层围绕于背光模块外围,其中裸露的粘胶层的形状为开放式循环,且开放式循环的端点为阶梯状轮廓。在本专利技术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背光模块包含凸出结构。基材包含第一主体部与第一撕手部。第一主体部覆盖底面。第一撕手部连接第一主体部,且第一撕手部覆盖凸出结构。在本专利技术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粘胶层包含第二主体部与第二撕手部。第二主体部覆盖第一主体部。第二撕手部连接第二主体部,且第二撕手部覆盖第一撕手部。在本专利技术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离型膜包含第三主体部、第三撕手部与连接部。第三主体部覆盖于部分第二主体部。第三撕手部覆盖于部分第二撕手部。连接部沿一纵向方向连接第三主体部与第三撕手部。在本专利技术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连接部包含第一连接子部与第二连接子部。第一连接子部连接第三撕手部,且第一连接子部具有沿横跨纵向方向的横向方向具有第一宽度。第二连接子部连接第一连接子部与第三主体部,且第二连接子部沿横向方向具有第二宽度,第一宽度大于第二宽度。在本专利技术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裸露于离型膜外的粘胶层包含粘胶围绕区与粘胶内伸区。粘胶围绕区围绕至少部分的第三主体部,粘胶围绕区的内缘邻接第三主体部,粘胶围绕区相对内缘的外缘为外围边缘,粘胶围绕区的外缘与内缘之间定义第三宽度。粘胶内伸区连接于粘胶围绕区的一端,且粘胶内伸区可延伸至第三主体部与第一连接子部之间,其中位于第三主体部与第一连接子部之间的粘胶内伸区在纵向方向具有第四宽度,第四宽度小于第三宽度。在本专利技术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第一连接子部与第三撕手部之间具有至少一导角。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技术样态在于提供一种保护膜组合,其保护膜与离型膜皆为一体式裁切成形,使得保护膜与离型膜的完整性得以增加。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一种保护膜组合包含保护膜、离型膜与撕除部。保护膜具有相互层叠的基材与粘胶层。离型膜贴附于部分的粘胶层上,且离型膜沿着纵向方向上依序连接第三主体部、第二连接子部、第一连接子部与第三撕手部。撕除部贴附于部分的粘胶层上,且至少部分围绕离型膜。第二连接子部在横向方向上具有第一宽度,而第一连接子部在横向方向上具有第二宽度,且第一宽度大于第二宽度,横向方向则大致上正交于纵向方向。在本专利技术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离型膜与撕除部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且离型膜与撕除部之间可完全分离或部分分离。在本专利技术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第一连接子部与第三撕手部之间具有至少一导角。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方式与已知现有技术相较,至少具有以下优点:(1)由于保护膜的基材为一体式裁切成形,而基材的第一撕手部连接第一主体部,因此,基材(亦即保护膜)在结构上的完整性得以增加。(2)由于离型膜亦可为一体式裁切成形,离型膜在结构上的完整性亦得以增加。(3)由于第一连接子部与第三撕手部之间具有至少一导角,位于第一连接子部与第三撕手部连接的角位,因此,应力集中于角位而对离型膜破坏的机会得以减低。附图说明图1示出依照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背光模块组件的立体图;图2示出依照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保护膜组合的立体图。附图标记100:背光模块组件100A:保护膜组合110:背光模块111:出光面112:底面113:凸出结构120:保护膜121:基材121a:第一主体部121b:第一撕手部122:粘胶层122a:第二主体部122b:第二撕手部123:粘胶围绕区124:粘胶内伸区130:离型膜130a:第三主体部130b:第三撕手部131:连接部131a:第一连接子部131b:第二连接子部150:撕除部150a:贴合围绕子部150b:贴合内缩子部151:拉手D1:第一宽度D2:第二宽度D3:第三宽度D4:第四宽度D5:第五宽度D6:第六宽度L:纵向方向R:导角T:横向方向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以附图揭示本专利技术的复数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也就是说,在本专利技术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附图起见,一些现有惯用的结构与元件在附图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示出。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词汇(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其通常的含义,其含义能够被熟悉此领域的人员所理解。更进一步的说,上述的词汇在普遍常用的字典中的定义,在本说明书的内容中应被解读为与本专利技术相关领域一致的含义。除非有特别明确定义,这些词汇将不被解释为理想化的或过于正式的含义。请参照图1,其为示出依照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背光模块组件100的立体图。如图1所示,一种背光模块组件100包含背光模块110、保护膜120与离型膜130。背光模块110具有相对的出光面111与底面112。保护膜120具有相互层叠的基材121与粘胶层122,而基材121位于底面112与粘胶层122之间,且保护膜120的形状为T型。离型膜130贴附于粘胶层122的部分上,使部分的粘胶层122裸露于离型膜130外,且裸露的粘胶层122围绕于背光模块110外围,其中裸露的粘胶层122的形状为开放式循环,且开放式循环的端点为阶梯状轮廓。换言之,裸露的粘胶层122的形状不为口字型或圆形等封闭式循环,而是具有两端点。裸露的粘胶层122的两端点之间具有离型膜130,使得裸露的粘胶层122形成开放式循环。于本实施例中,保护膜120可通过基材121面向底面112的胶层而固定于背光模块110,但本专利技术不以此为限。由于粘胶层122具有粘贴的功能,因此,裸露的粘胶层122能提供一个粘贴力,使背光模块110的底面112能够通过保护膜120与其它工件(图未示)而搭配组合。具体而言,其它工件可为系统壳体或是其它电子组件例如触控板。于本实施例中,裸露的粘胶层122围绕于背光模块110外围,也就是说,背光模块110与其它工件的粘合,仅限于背光模块110外围的范围,使得粘胶层122不会因裸露过多而使粘合的面积过大,进而不会导致粘贴力过强而影响背光模块110与其它工件的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背光模块组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光模块组件,其特征在于,包含:一背光模块,具有相对的一出光面与一底面;一保护膜,具有相互层叠的一基材与一粘胶层,而所述基材位于所述底面与所述粘胶层之间,且所述保护膜的形状为T型;以及一离型膜,贴附于所述粘胶层的部分上,使部分的所述粘胶层裸露于所述离型膜外,且裸露的所述粘胶层围绕于所述背光模块外围,其中裸露的所述粘胶层的形状为一开放式循环,且所述开放式循环的端点为阶梯状轮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块组件,其特征在于,包含:一背光模块,具有相对的一出光面与一底面;一保护膜,具有相互层叠的一基材与一粘胶层,而所述基材位于所述底面与所述粘胶层之间,且所述保护膜的形状为T型;以及一离型膜,贴附于所述粘胶层的部分上,使部分的所述粘胶层裸露于所述离型膜外,且裸露的所述粘胶层围绕于所述背光模块外围,其中裸露的所述粘胶层的形状为一开放式循环,且所述开放式循环的端点为阶梯状轮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块包含一凸出结构,所述基材包含:一第一主体部,覆盖所述底面;以及一第一撕手部,连接所述第一主体部,且所述第一撕手部覆盖所述凸出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胶层包含:一第二主体部,覆盖所述第一主体部;以及一第二撕手部,连接所述第二主体部,且所述第二撕手部覆盖所述第一撕手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型膜包含:一第三主体部,覆盖于部分所述第二主体部;一第三撕手部,覆盖于部分所述第二撕手部;以及一连接部,沿一纵向方向连接所述第三主体部与所述第三撕手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含:一第一连接子部,连接所述第三撕手部,且所述第一连接子部沿横跨所述纵向方向的一横向方向具有一第一宽度;以及一第二连接子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子部与所述第三主体部,且所述第二连接子部沿所述横向方向具有一第二宽度,所述第一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宽度。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文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苏州有限公司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