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乐用雪地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7441 阅读:3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游乐用雪地车,包括车身、燃油发动机、摩托车把式驾驶杆、后驱动履带装置、双滑雪板装置、跨骑式座垫;车身由塑胶壳体和车架组成,后驱动履带装置为后驱动单履带总成,设在车身中后部;双滑雪板装置设在车身前部两侧;后驱动单履带总成包括履带托架、尼龙滑轨、专用环状铁芯橡胶履带、主、从动轮、承重轮,其中,主、从动轮安装在车架的前后,承重轮安装在从动轮下方的车架上,主动轮与发动机上装的输出链轮连接;专用环状铁芯橡胶履带以环绕的方式套置在主、从动轮及承重轮上,履带托架安装在该橡胶履带的内侧,尼龙滑轨安装在所述橡胶履带和履带托架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构造独特,美观大方。(*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游乐用品,具体涉及一种游乐用雪地车
技术介绍
目前,普通游乐用雪地车有单履带滑雪板和双履带滑雪板、轮式滑雪板等多种类型,结构和外形差异较大,而我国雪地车的种类更少,且档次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独特、外形新颖的游乐用雪地车。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一种游乐用雪地车,包括车身、燃油发动机、摩托车把式驾驶杆、后驱动履带装置、双滑雪板装置、跨骑式座垫;其中车身由塑胶壳体和车架组成,所述后驱动履带装置为后驱动单履带总成,设在车身中后部;所述双滑雪板装置设在车身前部两侧;所述后驱动单履带总成包括履带托架、尼龙滑轨、专用环状铁芯橡胶履带、主、从动轮、承重轮,其中,主、从动轮安装在车架的前后,承重轮安装在从动轮下方的车架上,主动轮与发动机上装的输出齿轮连接;专用环状铁芯橡胶履带以环绕的方式套置在主、从动轮及承重轮上,履带托架安装在该橡胶履带的内侧,尼龙滑轨安装在所述橡胶履带和履带托架之间。上述游乐用雪地车,其中,所述车架为门型箱体形;发动机及所有构件均安装在车架上;后驱动履带装置安装在该门型箱体内部空腔中。上述游乐用雪地车,其中,所述后驱动单履带总成还包括承重避震扭簧、挡雪块、张紧装置,其中,承乘重避震扭簧安装在履带托架上,挡雪块安装在承重轮轮壳的内侧,张紧装置安装在承重带轮内侧,并以可调节相对距离方式相连接。上述游乐用雪地车,其中,所述双滑雪板装置每一个包括滑雪板、支撑杆、避震弹簧组件和转向拉杆,其中支撑杆的一头与滑雪板连接,减震弹簧组件包括弹簧和保持杆,它的一头连接到滑雪板上,而另一头安装在车身前下方,转向拉杆的一头与支撑杆转动连接。上述游乐用雪地车,其中,还包括制动抱闸,它设在发动机的主传动输出轴上。上述游乐用雪地车,其中,在所述摩托车把式驾驶杆上设置一位于右侧的油门手柄、一位于左侧的刹车手柄和灯光开关。上述游乐用雪地车,其中,在所述车身前部设有仪表、转向灯和刹车灯。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1、构造独特,美观大方;2、可以自行控制快慢;3、既行驶灵活又安全可靠;4、适合各年龄层人们游乐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后驱动履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请参阅图1和图2,游乐用雪地车包括车身1、发动机(图中未画出)、后驱动履带装置2、双滑雪板装置3、摩托车把式驾驶杆4、跨骑式座垫5、制动抱闸(图中未画出)。车身1由塑件壳体7和车架6组成;车架6由金属薄板折成门型箱体形,外面例如两侧和后面焊接有金属管材,车架6用于安装发动机和所有的构件;后驱动履带装置2为后驱动单履带总成,安装在门型箱体下部空腔中;即设在车身1中后部。请参阅图3,后驱动履带装置2是由履带托架21、尼龙滑轨22、专用环状铁芯橡胶履带23、主、从动轮24、25、承重避震扭簧26、承重轮28、挡雪块27、张紧装置29等组成。其中,主、从动轮24、25通过轮轴安装在车架6的前后,主动轮24与发动机上装的输出齿轮连接。承重轮28安装在主、从动轮24、25下的车架6上。专用环状橡胶履带23的构造以平面金属链条为核心,外面硫化有耐低温橡胶,履带表面有齿状橡胶突起,它以围绕的方式安装在主、从动轮24、25和承重轮28上,用于驱动雪地车行驶;所述橡胶履带23的平面金属链条其内下侧设有作为承重部分的尼龙滑轨22,在尼龙滑轨22上面设有用于支承和抵压尼龙滑轨22的履带托架21。主、从动轮24、25的转动通过发动机链轮、链条传递到主、从动轮的力可达到减速的扭矩。挡雪块27安装在承重轮28轮壳的内侧,其设计结构是为了挡住履带23回转过程中甩起的冰雪进入主、从动轮24、25与履带23之间的空间,影响或妨碍履带23的正常运转。承重避震扭簧26安装在履带托架21上,用于支撑驾驶人员和车体重量,并起到缓冲作用;张紧装置29安装在承重轮28内侧,用于张紧橡胶履带23。在图1、2中,双滑雪板装置3设在车身前部两侧,它包括与滑雪板3 1、支撑和固定滑雪板的支承杆32、包括弹簧和保持杆(它的一头也连接到滑雪板上)的减震弹簧组件33、与滑雪板31可转动连接的转向拉杆34,起到滑雪和转向功能。在图2中,摩托车把式驾驶杆4上设置一位于右侧的油门手柄41、一位于左侧的刹车手柄42和灯光开关43。车身1上设有液晶显示屏仪表8,左右转向灯9、刹车灯10确保行驶安全。本技术的游乐用雪地车采用燃油发动机驱动,考虑了冰雪易打滑的特点,制动抱闸设计在发动机主传动输出轴上,可以有效的起到制动效果。权利要求1.一种游乐用雪地车,包括车身、燃油发动机、摩托车把式驾驶杆、后驱动履带装置、双滑雪板装置、跨骑式座垫;其中车身由塑胶壳体和车架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驱动履带装置为后驱动单履带总成,设在车身中后部;所述双滑雪板装置设在车身前部两侧;所述后驱动单履带总成包括履带托架、尼龙滑轨、专用环状铁芯橡胶履带、主、从动轮、承重轮,其中,主、从动带轮安装在车架的前后,承重带轮安装在从动带轮下方的车架上,主动轮与发动机上装的输出齿轮连接;专用环状铁芯橡胶履带以环绕的方式套置在主、从动带轮及承重带轮上,履带托架安装在该橡胶履带的内侧,尼龙滑轨安装在所述橡胶履带和履带托架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游乐用雪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为门型箱体形;发动机及所有构件均安装在车架上;后驱动履带装置安装在该门型箱体内部空腔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游乐用雪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驱动单履带总成还包括承重避震扭簧、挡雪块、张紧装置,其中,承乘重避震扭簧安装在履带托架上,挡雪块安装在承重带轮轮壳的内侧,张紧装置安装在承重带轮内侧,并以可调节相对距离方式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游乐用雪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滑雪板装置每一个包括滑雪板、支撑杆、避震弹簧组件和转向拉杆,其中支撑杆的一头与滑雪板连接,减震弹簧组件包括弹簧和保持杆,它的一头连接到滑雪板上,而另一头安装在车身前下方,转向拉杆的一头与支撑杆转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游乐用雪地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制动抱闸,它设在发动机的主传动输出轴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游乐用雪地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摩托车把式驾驶杆上设置一位于右侧的油门手柄、一位于左侧的刹车手柄和灯光开关。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游乐用雪地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身前部设有仪表、转向灯和刹车灯。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游乐用雪地车,包括车身、燃油发动机、摩托车把式驾驶杆、后驱动履带装置、双滑雪板装置、跨骑式座垫;车身由塑胶壳体和车架组成,后驱动履带装置为后驱动单履带总成,设在车身中后部;双滑雪板装置设在车身前部两侧;后驱动单履带总成包括履带托架、尼龙滑轨、专用环状铁芯橡胶履带、主、从动轮、承重轮,其中,主、从动轮安装在车架的前后,承重轮安装在从动轮下方的车架上,主动轮与发动机上装的输出链轮连接;专用环状铁芯橡胶履带以环绕的方式套置在主、从动轮及承重轮上,履带托架安装在该橡胶履带的内侧,尼龙滑轨安装在所述橡胶履带和履带托架之间。本技术构造独特,美观大方。文档编号B62M27/00GK2832655SQ200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游乐用雪地车,包括车身、燃油发动机、摩托车把式驾驶杆、后驱动履带装置、双滑雪板装置、跨骑式座垫;其中车身由塑胶壳体和车架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驱动履带装置为后驱动单履带总成,设在车身中后部;所述双滑雪板装置设在车身前部两侧;所述后驱动单履带总成包括履带托架、尼龙滑轨、专用环状铁芯橡胶履带、主、从动轮、承重轮,其中,主、从动带轮安装在车架的前后,承重带轮安装在从动带轮下方的车架上,主动轮与发动机上装的输出齿轮连接;专用环状铁芯橡胶履带以环绕的方式套置在主、从动带轮及承重带轮上,履带托架安装在该橡胶履带的内侧,尼龙滑轨安装在所述橡胶履带和履带托架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福龙华元琪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福泉车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