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叶片机转子支撑框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72154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8 03:38
一种叶片机转子支撑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叶片机转子支撑框架,包括Y型内支撑环,C型内支撑环,翼型支板,外支撑环;其中:Y型内支撑环和C型内支撑环为整体结构圆盘状,外支撑环为圆环状结构;翼型支板连接外支撑环和Y型内支撑环,通过螺栓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叶片机转子支撑框架,传力稳定可靠,与转子同心度高,并在工作中能够有效吸收振动能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领域,特别涉及了一种叶片机转子支撑框架
技术介绍
转子支撑框架,是转子支承和传力的主要构件。目前的结构无法实现传力稳定可靠,与转子同心度低,并在工作中无法有效吸收振动能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保证支撑框架能够稳定受力、传力,有效吸收转子的振动能量特提供了叶片机转子支撑框架。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叶片机转子支撑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叶片机转子支撑框架,包括Y型内支撑环1,C型内支撑环2,翼型支板3,外支撑环4 ;其中:Y型内支撑环I和C型内支撑环2为整体结构圆盘状,外支撑环4为圆环状结构;翼型支板3连接外支撑环4和Y型内支撑环1,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的翼型支板3的个数为3?50个。所述的Y型内支撑环I上开口的夹角A为30?75°。所述的C型内支撑环2侧开口的夹角B为30?75°。本技术的优点:本技术所述的叶片机转子支撑框架,传力稳定可靠,与转子同心度高,并在工作中能够有效吸收振动能量。【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叶片机转子支撑框架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叶片机转子支撑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叶片机转子支撑框架,包括Y型内支撑环1,C型内支撑环2,翼型支板3,外支撑环4 ;其中:Υ型内支撑环I和C型内支撑环2为整体结构圆盘状,外支撑环4为圆环状结构;翼型支板3连接外支撑环4和Y型内支撑环1,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的翼型支板3的个数为3个。所述的Y型内支撑环I上开口的夹角A为30°。所述的C型内支撑环2侧开口的夹角B为30°。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叶片机转子支撑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叶片机转子支撑框架,包括Y型内支撑环1,C型内支撑环2,翼型支板3,外支撑环4 ;其中:Y型内支撑环I和C型内支撑环2为整体结构圆盘状,外支撑环4为圆环状结构;翼型支板3连接外支撑环4和Y型内支撑环1,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的翼型支板3的个数为30个。所述的Y型内支撑环I上开口的夹角A为45°。所述的C型内支撑环2侧开口的夹角B为45°。实施例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叶片机转子支撑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叶片机转子支撑框架,包括Y型内支撑环1,C型内支撑环2,翼型支板3,外支撑环4 ;其中:Υ型内支撑环I和C型内支撑环2为整体结构圆盘状,外支撑环4为圆环状结构;翼型支板3连接外支撑环4和Y型内支撑环1,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的翼型支板3的个数为50个。所述的Y型内支撑环I上开口的夹角A为75°。所述的C型内支撑环2侧开口的夹角B为75°。【主权项】1.一种叶片机转子支撑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叶片机转子支撑框架,包括Y型内支撑环(I),C型内支撑环(2),翼型支板(3),外支撑环(4); 其中:Y型内支撑环⑴和C型内支撑环⑵为整体结构圆盘状,外支撑环⑷为圆环状结构;翼型支板(3)连接外支撑环(4)和Y型内支撑环(I),通过螺栓连接。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片机转子支撑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翼型支板(3)的个数为3?50个。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片机转子支撑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Y型内支撑环(I)上开口的夹角㈧为30?75°。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片机转子支撑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型内支撑环(2)侧开口的夹角⑶为30?75°。【专利摘要】一种叶片机转子支撑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叶片机转子支撑框架,包括Y型内支撑环,C型内支撑环,翼型支板,外支撑环;其中:Y型内支撑环和C型内支撑环为整体结构圆盘状,外支撑环为圆环状结构;翼型支板连接外支撑环和Y型内支撑环,通过螺栓连接。本技术的优点:本技术所述的叶片机转子支撑框架,传力稳定可靠,与转子同心度高,并在工作中能够有效吸收振动能量。【IPC分类】F01D25-28, F02C7-20【公开号】CN204327215【申请号】CN201420740136【专利技术人】张超, 马增祥, 李鑫, 梁伟, 杨养花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公开日】2015年5月13日【申请日】2014年11月28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叶片机转子支撑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叶片机转子支撑框架,包括Y型内支撑环(1),C型内支撑环(2),翼型支板(3),外支撑环(4);其中:Y型内支撑环(1)和C型内支撑环(2)为整体结构圆盘状,外支撑环(4)为圆环状结构;翼型支板(3)连接外支撑环(4)和Y型内支撑环(1),通过螺栓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超马增祥李鑫梁伟杨养花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