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连续COD光催化降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970597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7 2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连续COD光催化降解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设有若干个依次连通的反应室,分别为第一反应室、第二反应室、第三反应室和第四反应室,所述每个反应室的底面呈弧形,每个反应室内均设有一个紫外线灯,所述紫外线灯将反应室分成底部相连通的左侧腔和右侧腔,所述左侧腔体内设有若干相互交错的挡板,所述第一反应室的左侧腔上端设有搅拌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将光催化剂粉末回收并二次利用,可以有效的提高废水的处理效率和大大降低了处理成本,而且可以防止光催化剂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废水处理领域,尤其是设计一种新型连续COD光催化降解装置
技术介绍
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材料在光源激发下能够产生高活性的强还原性电子和带正电荷强氧化性的空穴,从而使溶液中的有机物发生一系列的氧化-还原反应而降解,可分解大多数的有害化合物。将纳米二氧化钛作为光催化剂应用于废水的处理,与其他污水处理技术相比,它具有很多优点:安全、稳定、废水处理效率高、无二次污染等。但由于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可见光的响应值低,将其作为光催化剂应用于废水的处理,处理的效率比较低。为了提高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可见光的响应值低,采用紫外光源的作用使其发挥作用。同时对纳米二氧化钛进行适当的掺杂改性,比如采用La、Ce、Dy、Ag,N或S等其中一种元素的掺杂,可大大提高纳米二氧化钛的光催化活性,相较未改性的纳米二氧化钛更适合工业应用。但是将改性后的纳米二氧化钛粉末应用于废水处理,仍然存在粉末不易回收、二次利用率低、成本高、以及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有必要寻找适当的方法,解决纳米二氧化钛粉末更为合理的改性技术方案以及改性后的合理使用问题,同时解决有效利用紫外光源提高其光催化能力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是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能够回收催化剂并二次利用,成本低、污水处理效率高、不会造成二次污染的新型连续COD光催化降解装置。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连续COD光催化降解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设有若干个依次连通的反应室,分别为第一反应室、第二反应室、第三反应室和第四反应室,所述每个反应室的底面呈弧形,每个反应室内均设有一个紫外线灯,所述紫外线灯将反应室分成底部相连通的左侧腔和右侧腔,所述左侧腔体内设有若干相互交错的挡板,所述第一反应室的左侧腔上端设有搅拌机,第一反应室的左侧腔顶部设有催化剂进料口,第一反应室的左侧腔上端一侧设有进水口,所述第四反应室的右侧腔上端设有一侧设有溢流口,所述第四反应室的底部设有排料口,其还包括材料回流系统,所述材料回流系统包括回流管和水泵,所述水泵安装在回流管上,所述材料回流系统一端连接排料口,材料回流系统的另一端连接催化剂进口。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反应室的右侧腔的上端与第二反应室的左侧腔上端相连通,所述第二反应室的右侧腔的上端与第三反应室的左侧腔上端相连通,所述第三反应室的右侧腔的上端与第四反应室的左侧腔上端相连通。所述第四反应室的深度大于第一反应室、第二反应室和第三反应室的深度。本技术采用材料回流系统,可以将光催化剂粉末回收并二次利用,可以有效的提高废水的处理效率和大大降低了处理成本,而且可以防止光催化剂污染环境。本技术的反应室底部呈弧形,可以有效地避免了粉体材料在转角处堆积聚集的情况发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新型连续COD光催化降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连续COD光催化降解装置,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I内设有若干个依次连通的反应室2,分别为第一反应室21、第二反应室22、第三反应室23和第四反应24室,所述每个反应室2的底面呈弧形,每个反应室2内均设有一个紫外线灯3,所述紫外线灯3将反应室2分成底部相连通的左侧腔和右侧腔,所述左侧腔体内设有若干相互交错的挡板4,所述第一反应室21的左侧腔上端设有搅拌机5,第一反应室21的左侧腔顶部设有催化剂进料口 6,第一反应室21的左侧腔上端一侧设有进水口 7,所述第四反应室24的右侧腔上端设有一侧设有溢流口 8,所述第四反应室24的底部设有排料口 9,其还包括材料回流系统10,所述材料回流系统10包括回流管11和水泵12,所述水泵12安装在回流管11上,所述材料回流系统10 —端连接排料口 9,材料回流系统10的另一端连接催化剂进口 6。所述第一反应室21的右侧腔的上端与第二反应室22的左侧腔上端相连通,所述第二反应室22的右侧腔的上端与第三反应室23的左侧腔上端相连通,所述第三反应室23的右侧腔的上端与第四反应室24的左侧腔上端相连通。所述第四反应室24的深度大于第一反应室21、第二反应室22和第三反应室23的深度。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将废水管连接至进水口,使废水进入罐体内,通过催化剂进口往罐体内加入光催化剂,并启动搅拌机,防止光催化剂粉末与水接触时形成团聚,使光催化剂与废水充分混合,当混合后的废水依次通过挡板时,使得废水的水流紊乱,增加了废水中溶解氧的含量量,从而使得光催化剂表面的02-和羟基自由基的产生量增加,优化了光催化效率,废水依次通过第一反应室、第二反应室、第三反应室和第四反应室,并且通过紫外线灯的照射使废水中的有机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降解,降解后的废水进入第四反应室后,由于第四反应室的深度较深,可减少该废水的紊乱,光催化剂在第四反应室中下沉,从底部的排料口进入材料回流系统,并通过材料回流系统将光催化剂送到催化剂进口,进行二次利用。降解后的废水从溢流口流出。然而,上述仅为本技术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局限本技术保护范围,依照上述实施例所作各种变形或套用均在此技术方案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新型连续COD光催化降解装置,包括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内设有若干个依次连通的反应室,分别为第一反应室、第二反应室、第三反应室和第四反应室,所述每个反应室的底面呈弧形,每个反应室内均设有一个紫外线灯,所述紫外线灯将反应室分成底部相连通的左侧腔和右侧腔,所述左侧腔体内设有若干相互交错的挡板,所述第一反应室的左侧腔上端设有搅拌机,第一反应室的左侧腔顶部设有催化剂进料口,第一反应室的左侧腔上端一侧设有进水口,所述第四反应室的右侧腔上端设有一侧设有溢流口,所述第四反应室的底部设有排料口,其还包括材料回流系统,所述材料回流系统包括回流管和水泵,所述水泵安装在回流管上,所述材料回流系统一端连接排料口,材料回流系统的另一端连接催化剂进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连续COD光催化降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应室的右侧腔的上端与第二反应室的左侧腔上端相连通,所述第二反应室的右侧腔的上端与第三反应室的左侧腔上端相连通,所述第三反应室的右侧腔的上端与第四反应室的左侧腔上端相连通。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连续COD光催化降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反应室的深度大于第一反应室、第二反应室和第三反应室的深度。【专利摘要】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连续COD光催化降解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设有若干个依次连通的反应室,分别为第一反应室、第二反应室、第三反应室和第四反应室,所述每个反应室的底面呈弧形,每个反应室内均设有一个紫外线灯,所述紫外线灯将反应室分成底部相连通的左侧腔和右侧腔,所述左侧腔体内设有若干相互交错的挡板,所述第一反应室的左侧腔上端设有搅拌机。本技术可以将光催化剂粉末回收并二次利用,可以有效的提高废水的处理效率和大大降低了处理成本,而且可以防止光催化剂污染环境。【IPC分类】C02F1-72, C02F1-32, C02F1-70【公开号】CN204588754【申请号】CN201520096565【专利技术人】任松洁,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连续COD光催化降解装置,包括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内设有若干个依次连通的反应室,分别为第一反应室、第二反应室、第三反应室和第四反应室,所述每个反应室的底面呈弧形,每个反应室内均设有一个紫外线灯,所述紫外线灯将反应室分成底部相连通的左侧腔和右侧腔,所述左侧腔体内设有若干相互交错的挡板,所述第一反应室的左侧腔上端设有搅拌机,第一反应室的左侧腔顶部设有催化剂进料口,第一反应室的左侧腔上端一侧设有进水口,所述第四反应室的右侧腔上端设有一侧设有溢流口,所述第四反应室的底部设有排料口,其还包括材料回流系统,所述材料回流系统包括回流管和水泵,所述水泵安装在回流管上,所述材料回流系统一端连接排料口,材料回流系统的另一端连接催化剂进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松洁周立新王一张云鹏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正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