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自动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969725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7 19: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却自动控制装置,包括有冷却器,冷却器的进、出料口分别安装有进、出料阀,冷却器内的上部安装有机械式料位器,包括有控制器,控制器一方面与进、出料阀电连接,另一方面与机械式料位器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可靠,采用机械式料位器来替代传统的感应式料位器,杜绝了冷却器不排料或少排料的现象,从而达到了预期的冷却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饲料生产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冷却自动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在饲料生产加工领域,冷却器是常用的设备。现有技术中通常在冷却器的内部安装感应式料位器,来达到控制冷却时间的目的,但是由于粉料粘结或调节距离过近、过远等因素的影响,感应式料位器易产生感应不到的现象,从而造成冷却器不排料或少排料的现象,起不到冷却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冷却自动控制装置,采用机械式料位器来替代传统的感应式料位器,以杜绝冷却器不排料或少排料的现象,从而来达到预期的冷却效果。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冷却自动控制装置,包括有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器的进、出料口分别安装有进、出料阀,冷却器内的上部安装有机械式料位器,包括有控制器,所述的控制器一方面与所述进、出料阀电连接,另一方面与所述机械式料位器电连接。所述的冷却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械式料位器采用阻旋式料位器。所述的冷却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出料阀分别采用电磁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可靠,采用机械式料位器来替代传统的感应式料位器,杜绝了冷却器不排料或少排料的现象,从而达到了预期的冷却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一种冷却自动控制装置,包括有冷却器1,冷却器I的进、出料口分别安装有进、出料阀2、3,冷却器I内的上部安装有机械式料位器4,包括有控制器5,控制器5 —方面与进、出料阀2、3电连接,另一方面与机械式料位器4电连接。本技术中,机械式料位器4采用阻旋式料位器;进、出料阀2、3分别采用电磁阀。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当冷却器I内的物料达到指定高度时,机械式料位器4感应I分钟后,控制器5关闭进料阀2,开启出料阀3,持续排料2分钟,停止排料,然后开启进料阀2,关闭出料阀3,继续积料,循环往复,达到了预期的冷却效果。【主权项】1.一种冷却自动控制装置,包括有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器的进、出料口分别安装有进、出料阀,冷却器内的上部安装有机械式料位器,包括有控制器,所述的控制器一方面与所述进、出料阀电连接,另一方面与所述机械式料位器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械式料位器采用阻旋式料位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出料阀分别采用电磁阀。【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冷却自动控制装置,包括有冷却器,冷却器的进、出料口分别安装有进、出料阀,冷却器内的上部安装有机械式料位器,包括有控制器,控制器一方面与进、出料阀电连接,另一方面与机械式料位器电连接。本技术结构简单、可靠,采用机械式料位器来替代传统的感应式料位器,杜绝了冷却器不排料或少排料的现象,从而达到了预期的冷却效果。【IPC分类】A23N17-00【公开号】CN204579847【申请号】CN201520202405【专利技术人】王用华, 柯俊, 陈定飞, 尹元锋, 张中海 【申请人】安徽天邦饲料科技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8月26日【申请日】2015年4月3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冷却自动控制装置,包括有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器的进、出料口分别安装有进、出料阀,冷却器内的上部安装有机械式料位器,包括有控制器,所述的控制器一方面与所述进、出料阀电连接,另一方面与所述机械式料位器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用华柯俊陈定飞尹元锋张中海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天邦饲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