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付勇专利>正文

利用鞍座重力的助力自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6776 阅读:2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利用鞍座重力的助力自行车;其鞍座下端连接一降、升助力机构,它由升降架、传动轴、齿轮、链轮和复位弹簧组成;升降架的主体为一长圆形空心框架,该框架的两侧直框为齿条,该二齿条的齿牙向内,横截面位置相互错开;该框架齿条各与一圆柱齿轮啮合,该二齿轮内各装有传动方向相反的单向离合器,齿轮传动轴的外伸端装有一链轮,该链轮连接固装在后轴上的第二飞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鞍座升、降行程均能提供驱动车轮前进的助力,传动效率较高。(*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助力自行车,具体地说是一种利用鞍座重力的助力自行车。我国是自行车大国,城乡许多地区人民都以自行车作为主要的代步、运物的工具,即使在汽车快速发展、小汽车开始进入家庭的今天,自行车仍以骑行轻便、对道路要求不高、对环境无污染、价格低廉等优势保持发展劲头。现有自行车主要是以脚蹬链轮实现传动的,人体在骑行过程中,在用双脚轮换对脚蹬施力时,人的臀部也对鞍座有起、伏的压力,利用这种压力(重力)对自行车提供助力是许多人努力的方向,已公开的技术有的结构复杂,有的效率不高,且一般只是鞍座下压时提供助力,鞍座上升时不提供助力,现有技术有改进完善的必要,增加新的品种。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鞍座重力的助力自行车,其结构简单,鞍座升、降行程均能提供驱动车轮前进的助力,传动效率较高。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利用鞍座重力的助力自行车,该自行车包括车架;前、后车轮、车把,鞍座,装于中轴上的脚蹬、链轮,装于后轴上的内装单向离合器的飞轮,该车架由上水平管、前支撑管、后支撑管、后斜叉架、后水平叉架构成,其特征在于鞍座下端连接一降、升助力机构,其构造为它由升降架、传动轴、齿轮、链轮和复位弹簧组成;升降架的主体为一长圆形空心框架,该框架的两侧直框为齿条,该二齿条的齿牙向内,横截面位置相互错开;该框架的上端半圆形框顶连接一套管,该套管上部以调整升降的卡座连接鞍座下的直管;所述框架的下端半圆形框底的底部有外突弹簧定位柱,该定位柱套装一圆柱压缩弹簧,该弹簧的下部支承于车架后水平义架上的孔套内,该升降架装在一方形罩内,升降架顶部的套管装在方形罩顶的圆套中,该方形罩固接于车架;所述位置交错的框架齿条各与一圆柱齿轮啮合,该二齿轮内各装单向离合器且该二单向离合器方向相反,该二齿轮固装于一传动轴,该传动轴由装在轴座中的轴承支承,该轴座固接于车架的的后支撑管和后斜叉架,所述传动轴的外伸端装有一链轮,该链轮以链条连接固装在后轴上的第二飞轮。所述复位弹簧的下端设有调节弹簧长度的装置。所述压缩弹簧外套装有筒式防护罩,该防护罩两端固接于车架。所述升降架顶部套管与方形罩顶的圆套的滑动面间有防止相对转动的链和键槽。本技术有以下积极有益的效果1.本产品的鞍座下端连接有两列齿条,一齿条于鞍座下降时经设有单向离合器的齿轮传动助力链轮,另一齿轮于鞍座在弹簧作用下上升复位时经另一设有单向离合器的齿轮传动助力链轮,即鞍座升、降时均能提供助力,因而传动效率较高,骑行轻便;特别是在上坡及道路畸区不平时,增加骑行助力明显。2.本产品结构简单,整车重量增加不多。3.本产品使用的助力机构的构造既可应用于自行车,也可应用于三轮车、童车。现结合附图进行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外形示意图;图2是图1中助力机构的局部详图;图3是图2的A-A局部剖视图;图4是图2中升降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侧视图;图6是图4的俯视图及B-B剖视图;图7是车架安装升降架方形罩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的侧视图;图9是图7的俯视图;图10是图7的C-C剖视图。附图编号1.车架 101.水平管架102.中轴横管103.前支撑管104.后支撑管105.后水平叉架106.后斜叉架2.前车轮3.后车轮4.车把5.鞍座 501.直管6.(中轴上的)链轮7.后轴飞轮8.升、降助力机构801.升降架 802.齿条803.齿条804.顶部套管 805.底部弹簧定位柱806.弹簧807.(弹簧)孔套808.以螺钉锁紧的调节鞍座高低的卡座809.(装有单向离合器的)圆柱齿轮810.(装有单向离合器的)圆柱齿轮811.传动轴 812.轴座 813.链轮814.第二飞轮815.链条 816.方形罩817.方形罩顶圆套 818.调节螺钉 819.筒式防护罩820.(防转动可滑动的)键 821.调节弹簧长度的装置请参照图1,本技术是一种利用鞍座重力的助力自行车,该自行车包括车架1;前、后车轮2、3、车把4,鞍座5,装于中轴上的脚蹬、链轮6,装于后轴上的内装单向离合器的飞轮7;该车架由上水平管101、前支撑管103、后支撑104、后斜叉架106、后水平叉架105构成。请同时参照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鞍座5的下端连接一降、升助力机构8,其构造为它由升降架801、传动轴811、齿轮809、810、链轮813和复位弹簧806组成;升降架801的主体为一长圆形空心框架,该框架的两侧直框为齿条802、803,该二齿条的齿牙向内,横截面位置相互错开;该框架的上端半圆形框顶连接一套管804,该套管上部以调整升降的卡座808连接鞍座的5的直管501;所述框架的下端半圆形框底的底部有外突弹簧定位柱805,该定位柱套装一圆柱压缩弹簧806,该弹簧的下部支承于车架后义架的孔套807内,该升降架装在一方形罩816内,升降架顶部的套管804装在方形罩顶的圆套817中,该方形罩固接(以螺钉连接或铆接、焊接)于车架1的水平管架101;所述位置交错的框架齿条802、803各与一圆柱齿轮啮合809、810,该二齿轮内各装单向离合器且该二单向离合器方向相反,该二齿轮固装于一传动轴811,该传动轴811由装在轴座812中的轴承支承,该轴座固接于车架的后支撑管104和后斜叉管106,所述传动轴102的外伸端装有一链轮813,该链轮以链条连接固装在后轴上的第二飞轮814。所述齿轮809、810中的单向离合器的方向是在其分别接合位置,经链轮813传动的第二飞轮便车辆前进。所述单向离合器有棘爪单向超越离合器、滚柱单向超越离合器,此为已有技术,本说明书不详述。实施时,所述复位弹簧的下端设有调节弹簧长度的装置821,该装置可以是调节螺钉818。所述压缩弹簧外套装有筒式防护罩819,该防护罩819两端固接于车架。实施时,所述升降架顶部套管804与方形罩顶的圆套817的滑动面间有防止相对转动的链820及链槽。权利要求1.一种利用鞍座重力的助力自行车,该自行车包括车架;前、后车轮、车把,鞍座,装于中轴上的脚蹬、链轮,装于后轴上的内装单向离合器的飞轮,该车架由上水平管、前支撑管、后支撑管、后斜叉架、后水平叉架构成,其特征在于鞍座下端连接一降、升助力机构,其构造为它由升降架、传动轴、齿轮、链轮和复位弹簧组成;升降架的主体为一长圆形空心框架,该框架的两侧直框为齿条,该二齿条的齿牙向内,横截面位置相互错开;该框架的上端半圆形框顶连接一套管,该套管上部以调整升降的卡座连接鞍座下的直管;所述框架的下端半圆形框底的底部有外突弹簧定位柱,该定位柱套装一圆柱压缩弹簧,该弹簧的下部支承于车架后水平义架上的孔套内,该升降架装在一方形罩内,升降架顶部的套管装在方形罩顶的圆套中该方形罩固接于车架;所述位置交错的框架齿条各与一圆柱齿轮啮合,该二齿轮内各装单向离合器且该二单向离合器方向相反,该二齿轮固装于一传动轴,该传动轴由装在轴座中的轴承支承,该轴座固接于车架的的后支撑管和后斜叉架,所述传动轴的外伸端装有一链轮,该链轮以链条连接固装在后轴上的第二飞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鞍座重力的助力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簧的下端设有调节弹簧长度的装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鞍座重力的助力自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鞍座重力的助力自行车,该自行车包括车架;前、后车轮、车把,鞍座,装于中轴上的脚蹬、链轮,装于后轴上的内装单向离合器的飞轮,该车架由上水平管、前支撑管、后支撑管、后斜叉架、后水平叉架构成,其特征在于:鞍座下端连接一降、升助力机构, 其构造为:它由升降架、传动轴、齿轮、链轮和复位弹簧组成;升降架的主体为一长圆形空心框架,该框架的两侧直框为齿条,该二齿条的齿牙向内,横截面位置相互错开;该框架的上端半圆形框顶连接一套管,该套管上部以调整升降的卡座连接鞍座下的直管;所述框架的下端半圆形框底的底部有外突弹簧定位柱,该定位柱套装一圆柱压缩弹簧,该弹簧的下部支承于车架后水平义架上的孔套内,该升降架装在一方形罩内,升降架顶部的套管装在方形罩顶的圆套中,该方形罩固接于车架;所述位置交错的框架齿条各与一圆柱齿轮啮合,该二齿轮内各装单向离合器且该二单向离合器方向相反,该二齿轮固装于一传动轴,该传动轴由装在轴座中的轴承支承,该轴座固接于车架的的后支撑管和后斜叉架,所述传动轴的外伸端装有一链轮,该链轮以链条连接固装在后轴上的第二飞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付勇
申请(专利权)人:杨付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